张雁
摘 要:将地方传统音乐资源引入地方高校音乐教学是地方高校发展特色办学的明智之举,也可为地方传统音乐的保护和传承搭建平台,有利于打造地方特色的文化产业,促进当地旅游业及经济的发展。菏泽学院音乐系立足地方,以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为指导思想,明确办学定位、更新教学理念、改革课程设置,将地方音乐资源引进课堂,积极开展了教学、科研、艺术实践相结合的系列工作,探索出了一条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发展之路。
关键词:地方传统音乐 地方高校 特色办学 保护传承 探索
将当地传统音乐资源引入地方高校音乐教学具有很大优势及意义。地方高校隶属地方,对于当地音乐资源的种类及分布较为熟悉,拥有很大的地理优势,便于开展优秀资源的引入工作。将地方传统音乐资源引入高校,具有很大的意义。首先,对于地方院校来说,是发展特色办学和优势办学的重要途径;另外,也可为地方音乐的传播搭建平台,使地方珍贵的音乐遗产从更加广泛的层面得以保护和传承,为传统音乐的保护和传承工作培养新生力量;其次,有利于打造地方精品文化、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产业。对于树立地方形象、提高地方知名度、促进当地旅游业及经济的发展将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菏泽学院音乐系近几年发展迅猛,在寻求特色化发展的道路上,立足地方,以服务地方经济为指导思想,积极与当地优秀资源相融合,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探索,取得了不小的成果。
一、菏泽拥有丰富的传统音乐资源
菏泽地区拥有丰富的传统音乐资源。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这里的音乐兼有齐鲁文化、中原文化及其江淮文化之特点。流行在这里的传统音乐形式有民歌、戏曲、曲艺、舞蹈、民族器乐等,有很多已申请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被誉为“中国民间花腔女高音独唱曲”的《包楞调》就产生在这里,成武儿歌《花蛤蟆》被编入小学教材,在2006年第22届贝拉·巴托克国际合唱比赛暨国际民歌节上,中国队演唱的《花蛤蟆》荣获儿童组优秀表演奖,2008年奥地利维也纳国际青少年音乐节上,中国队演唱的《花蛤蟆》荣获国际优秀表演奖。
传统戏曲有山东梆子、枣梆、大平调、大弦戏、两夹弦、柳子戏、定陶皮影戏等;舞蹈类的商羊舞、羊抵头舞、撅老四、抬阁、担经、三皇舞;传统器乐有古筝乐、菏泽弦索乐、鲁西南鼓吹乐、巨野唢呐艺术、牛屯鼓乐等;曲艺形式有莺歌柳书、山东琴书、山东花鼓、山东落子等。这些优秀的传统音乐形式很多都已入选国家级及省、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有的已经流传了几千年的历史。如此积淀深厚的音乐资源,可为菏泽学院音乐系特色教学的开展提供坚实的材料支撑。
二、将地方传统音乐引入高校音乐教学的举措
菏泽学院音乐系根据自身特点,立足地方,以服务地方经济为目标,在开展地方音乐进课堂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有益的探索和尝试。
1.更新教学理念、实现与地方资源的融合 教学理念是人们对教学和学习活动内在规律的认识的集中体现,同时也是人们对教学活动的看法和持有的基本态度和观念,是人们从事教学活动的信念。正确的教学理念对教学活动有着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长期以来,很多地方院校的音乐学院(系)都沿袭专业音乐学院的课程设置,西方音乐理论体系占主导地位,忽视中国传统音乐的教学。我们将传统音乐引进课堂,就是对这种趋势和观念的颠覆。我们首先做的就是更新教学理念,根据自身优势发展特色教学。明确地方高校的办学定位、教学目标、培养模式,立足地方,以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和建设为人才培养目标。
2.改革课程设置、增加地方传统音乐课程 菏泽学院音乐系根据自身特点和生源状况,把“为地方培养合格的中小学音乐教师”作为人才培养目标,进行了课程设置的改革。在《民族民间音乐》课中,适量加入鲁西南地区流传的主要曲种的讲授,如枣梆、大弦戏等;并开设了一学期的《鲁西南传统音乐赏析》课,要求学生能掌握并演唱部分所学内容;另外,还专门开设了《山东琴书》课,将山东南路琴书引进课堂,特聘请原菏泽市群众艺术馆副馆长、省曲艺家协会会员李巧莲教授和著名民间艺人孙明祥老师授课,并指导学生排演了一些传统唱段和一些适应时代发展、弘扬社会正气的新作品,如《送金匾》《菏泽学院走向辉煌》等。
3.积极开展地方传统音乐研究 在开设地方传统音乐课程的同时,菏泽学院音乐系的师生们积极进行相关领域的研究工作,主持承担了多项国家级及省、校级相关课题的研究工作。已主持完成了山东省文化厅艺术科学重点课题《鲁西南民间艺术担经的词曲研究》《枣梆与上党梆子的渊源关系及发展状况考》《山东琴书传统曲牌的遗存研究》《大弦子戏及其曲牌研究》和校级科研项目《鲁西南民间音乐分类研究》《菏泽地方戏曲文化的发展与传承》《菏泽曲艺研究》;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传统音乐曲牌索引及其统计研究》也正在研究阶段。
公开发表的论文有《鲁西南担经艺术》《论鲁西南乡村担经与农村社会建设》《对山东琴书进大学课堂的现状简述及思考》《山东琴书首次走进大学课堂的调查报告》、《扬琴在山东琴书中的伴奏艺术特色》《菏泽-城县什集镇山东琴书的传承与发展研究》《菏泽大弦子戏历史渊源新考》《浅述山东派筝乐的文化源流与地域特色》《浅析山东筝乐地域风格的历史文化成因》《大平调·梆子腔·古代军乐》等。
另外,在历届学生的毕业论文中,以菏泽地方传统音乐为研究素材的也占很大比重。老师带领学生们采用田野调查的方法,深入到民间、戏台、庙会、剧团等进行采访,得来第一手的真实资料,然后进行整理分析,着手论文写作,使学生们亲身感受到真实存在的、原汁原味的“活态”的传统音乐文化,从而激发他们对于本土音乐文化的热爱,坚定其研究和保护本土文化的决心。总之,全系师生都非常注重本地区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播和研究,形成了一个良好的学术氛围。2008年音乐系被山东省文化厅授予“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
4.聘请专家、艺人来系讲学 为了活跃学术气氛,音乐系经常聘请一些专家和艺人来系讲学、授课。如聘请首都师范大学博导王安国教授,讲授“高等院校人才的培养与地方发展的适应性”;聘请中国艺术研究院项阳研究员,讲授“鲁西南鼓吹乐、胶东秧歌”等传统音乐知识;还聘请了菏泽传统戏曲研究专家王宪涛老师,给我们讲解地方戏曲的发展;聘请山东筝派的代表人物、著名古筝演奏家赵登山先生,来系举办个人独奏音乐会并指导学生古筝演奏技巧;邀请大平调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何西良副教授来系演出,使同学们欣赏到了最正宗的大平调唱段。另外,音乐系还邀请了交响乐《包楞调》的曲作者、中央音乐学院博导唐建平教授,带领中国国家交响乐团,在菏泽市大剧院为师生们演出了一场风格别具的《包楞调交响音乐会》,并与音乐系教师进行了交流座谈,使我们对地方传统音乐的发展传承有了新的认识。专家的到来,为菏泽学院音乐系带来了新文化、新思路、新理念,给音乐系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很好地促进和推动了音乐系关于地方音乐的发展研究工作。
5.积极开展师生艺术实践活动 菏泽学院音乐系师生在理论学习的同时,还开展了一系列的艺术实践活动,以琴书班最为出色。2006年8月,在“趵突泉杯山东省首届曲艺大赛”上,我系琴书班同学表演的《送金匾》荣获优秀创作奖和优秀表演奖;2008年11月,在山东省第二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中,《亲上亲》荣获艺术表演类节目一等奖;2009年8月,在全国第二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中,山东琴书《新村新事》,荣获艺术表演类甲组三等奖。2011年,在菏泽市元宵晚会暨菏泽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活动中,我系舞蹈队排练演出了舞蹈《包楞调》,以艺术实践的方式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了传承和创新。
我们还积极加强与台湾等地的交流合作,将山东琴书及古筝乐等带到了台湾。与台湾艺术大学的交流使我们在加强艺术交流的同时,也加强了对于本土音乐文化的实践和传承。我们也将当地民歌引入课堂,音乐系合唱团排练演出了根据山东民歌改编的合唱曲《包楞调》。另外,我系师生还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在2012年菏泽市首届文化艺术节系列展演活动中,音乐系的师生们观看了枣梆、大弦戏及莺歌柳书等的演出,在菏泽学院建校六十周年文艺晚会上,声乐老师排练演唱了山东琴书《断桥》《水漫金山》等传统经典唱段,在全校进行了一次传统音乐知识的普及和传播。
音乐系利用地方音乐资源开展特色办学的个案探索,为传统文化引入高校教学提供了启示和参考。将传统文化引入教学实践是地方高校发展特色办学的重要途径,也是高校教育的大势所趋。在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中,我们应重视传统文化,尤其是“无形文化”。因为只有传统文化才是滋养我们并让我们生生不息的根脉,所以,我们应当肩负起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的责任,并尽可能地让其发展和创新。
{1}{2} 菏泽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料汇编:《菏泽市文化局、菏泽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内部资料》,2009年7月。
参考文献:
[1] 刘伟.地方曲艺引入高校音乐课堂的模式研究——以平顶山学院音乐系为例[J].音乐创作,2011(5).
[2] 杨永贤.绍兴地方戏曲音乐文化引入高校音乐教学的尝试[J].中国音乐,2008(1).
作 者:张 雁,硕士,菏泽学院音乐系讲师,主要从事声乐表演与教学工作。
编 辑:魏思思 E-mail:mzxswss@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