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新中国军旅影视看英雄文化的变迁

2013-04-29 20:51:55袁诠徐莹
名作欣赏·学术版 2013年7期

袁诠 徐莹

摘 要:自古以来,世界上每一个民族都有丰富的战争文化和崇尚英雄的情结,影视作品作为现代工业的产物成为当下最为普及的文艺样式,对于战争的表现也成为影视作品的一个重要主题。本文梳理了建国以来我国影视作品对英雄形象的表现,尝试揭示影视作品英雄形象塑造的变化及其规律,透视军旅文化随时代文化变迁而呈现出的时代特点。

关键词:军旅影视剧 英雄形象 英雄文化

影视作品以直观生动的影像表现和对视听感官的刺激赢得了社会各个阶层人们的青睐,并通过对现实生活的视像表达反映社会文化的变迁、影响人们内心的价值取向和生活态度。在众多的影视作品中,表现战争和战争中的英雄成为影视作品表现主题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我国来看,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之际,100部经典红色影片中军旅题材的作品就占了半壁江山,许多脍炙人口的经典之作都是军旅影片。即使在改革开放之后,军旅题材的影视剧作仍然层出不穷,《亮剑》《士兵突击》《集结号》《我的名字叫顺溜》等表现军人朴实、勇敢、敢于牺牲精神的主旋律军旅电影仍然在影响和吸引着一大批观众,使其在物质追求中浮漂躁动的心得以平静和纯化。本文从梳理建国以来我国军旅影视作品对于英雄文化的表现入手,尝试揭示军旅文化随时代变迁而呈现出的不同特点。

一、“为了新中国,前进!”——“十七年”军旅影视中的英雄集体

“十七年”是中国当代文学史常用的一个时间概念,指的是从1949年建国到1966年文革之前这一个时间段。从1950年的《赵一曼》开始,一大批反映战争生活的影片成为中国电影的经典之作,它们的影响力从诞生之日起一直持续至今,即使出生于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青年一代对他们也是耳熟能详,这些经典老电影中塑造的英雄形象:王成、董存瑞、张忠发、杨冬、张嘎子、李向阳、杨子荣等等也都是大家再熟悉不过的人物。

1956年拍摄的《董存瑞》是这一时期经典军旅影片的代表作。影片表现了主人公董存瑞从一名普通的民兵成长为革命英雄的过程,着重表现其从不成熟到成熟的思想变化过程,在成长过程中,性格得以突显,人物的精神和思想也得到了升华。《红色娘子军》讲述了一个受压迫的女性吴琼花的个人反抗与成长历程。在洪常青的指引下,她从一个农奴成长为一名革命战士,走出了个人复仇的狭隘,成长为一名为跟她一样受压迫、受剥削的劳苦大众而革命的战士。个体动机完全消融在集体的历史使命当中。《小兵张嘎》塑造了一名儿童英雄的形象。影片最能表现嘎子的嘎劲儿的是在缴获胖翻译手枪又被区队长没收前后。当嘎子和其他孩子发生纠纷的时候,他的身份表现出特殊性:孩子们把嘎子喊八路,这在强调嘎子代表集体的身份,他不是一个普通的小伙伴,他是革命队伍中的一员,跟一般的孩子应该是不一样的;咬人后,胖墩儿说,你算什么八路,这也是在强调这一点,区队长的批评更是说明了嘎子的做法违反了组织纪律,伤害了群众感情,这些内容告诉我们影片是要通过这些行为表明嘎子还没有真正地从思想上成为一名八路军战士。影片对于嘎子的表现在形象上是一个孩子,但是在精神上则仍然把他作为一名真正的八路军战士来看待,一个英雄来表现。

通过回顾三部影片中的英雄形象,我们不难发现:这些英雄形象都是逐步成长起来的,他们往往带着个人复仇的动机入伍,有一定的个人主义倾向,但通过领导的教育帮助、革命战争的磨炼,最终成长为真正的革命战士,同时也完成了个人融于集体的过程。人物身上最终都集中了英雄主义的元素:勇敢、无畏、不怕牺牲。这些正是十七年时期所需要的。

这一时期的影片中还塑造了另外一种智慧型的英雄形象,从外在形象上来看,他们总是浓眉大眼、高大魁梧,从个人能力上看,集英勇智慧与一身,襟怀坦荡,有勇有谋,不畏牺牲,总是能预见敌人的阴谋,将敌人牢牢掌握在我军的计划之内,这一类英雄人物很少受到挫折,即使牺牲或者暂时的失利也是因为叛徒高密、敌人过于强大或者经验不足,最终的结局要么是以个人的牺牲换取重大胜利要么就是克服了暂时的困难,取得了最后的胜利。

不管是成长型的英雄还是智慧型的英雄,十七年军旅影片中的英雄都是集体的英雄,对于英雄人物的塑造有着某些共同的特征,呈现出不同程度的脸谱化、模式化。这在很大程度上由当时的政治所决定,建国初期,一方面,当家作主的中国人民还仍然处于胜利的喜悦和革命的火热激情当中;另一方面,新的国家百废待兴,旧社会的残余势力还没有完全铲除,各行各业都面临着新的困难,可以说全国人民又投入到新中国建设的战斗当中,革命战争时期的革命乐观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仍然十分需要。所以,宣传革命战争时期的巨大成就,树立英雄典型,从而教育和激励大众成为这一时期电影作品生产的重要目的。“为了新中国,前进!”不仅是董存瑞牺牲前的高昂口号,也是十七年电影艺术所秉持的宗旨。但这并不是说十七年的军旅电影对于英雄文化的表现都是失败的,英雄的神圣化表现符合那个时代人们内心对英雄的幻想,英雄就是具有超出常人的非凡力量。因此,这些电影对于战争亲历者和生长于建国初期的人们有着特殊的吸引力,其中洋溢的革命英雄主义的激情和革命乐观主义的昂扬向上也同样对80、90年代出生的青年一代也有着强烈的感染力。

二、走下神坛——70年代末到80年代末的英雄形象

十七年的英雄形象是神圣的,而普通人的世俗情感和某些性格层面的内容都几乎被遮隐在神圣的光环之后。这一趋势在文革其间被推向极致。粉碎四人帮,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人、人性被重新发现,随之而来的改革开放更是将人本主义思潮推向高潮,在这一历史背景下,对于战争和英雄的表现,也开始采取不同的视角和方式。

从70年代末开始,整个社会普遍开始反思,“人性”开始复归,对之前的英雄观开始有所反思和转变。影片《小花》《归心似箭》都有对英雄爱情的细致表现。而集中体现了英雄文化困惑的是谢晋导演的《高山下的花环》。

电影《高山下的花环》中,我们看到的英雄绝不是简单的平面化形象,而是丰满的圆形人物。影片将军人的世俗情感进行了浓墨重彩的表现,让最朴实的世俗情感成为英雄形象的注脚。军人的外在形象总是被多多少少地英雄化、神圣化了,其实身处军营的军人们内心也有普通人的情怀,也有世俗生活的纷扰,更有比一般人更难以抉择、难以克服的种种困难。真正现实生活中的英雄不是各个方面都完美无缺的,他们就是很普通的,甚至有比普通人更窘迫的一面。

《高山下的花环》中塑造的英雄,真正走下了神坛,他们不再是光辉闪耀、完美无缺的高大形象,而是回归现实人生,变得立体可感、鲜活可亲。连长梁三喜,牺牲后用生命换来的550元抚恤金,也被全部用来偿还他生前欠战友们的账款。靳开来,为了给战士们砍甘蔗,不幸踩雷牺牲,死后却因为无组织无纪律,不被允许授予英雄称号,他的死没有得到官方的认可,但这丝毫不影响他在战士们心中包括观众心中的英雄形象。这一时期的英雄就生活在我们的身边,我们在敬佩他们的同时,还会为他们的世俗情感所感动,甚至会为他们流下叹息、怜悯的泪水。看十七年的英雄形象,带给我们的是充满激情的壮美,而看70年代末到80年代末的英雄们,则从心底生发出的是带有悲剧感的崇高。正是在世俗的困扰中,这些付出了努力和牺牲的英雄,才显得更为震撼人心。

三、个体英雄——90年代以来的英雄形象

90年代以来,转型期的中国走出政治话语一统天下的局面,影视艺术的文化取向呈现多元化格局,各种文化的交织融合使得电影中的人物形象越来越丰富,对“人”的认识的丰富性在塑造英雄形象上也有所体现。与过去影片中的英雄形象相比,90年代以来影视作品塑造的英雄人物都不同程度地表现出对个体英雄的推崇。《历史的天空》中的姜大牙凭着大刀片屡建奇功;《狼毒花》中的常发单枪匹马闯入鬼子老巢打他个天翻地覆;《亮剑》主人公李云龙领导刚组建的新一团战胜了精兵强将的本田联队;《士兵突击》中的许三多,刚开始是个怂兵,但他没有放弃努力,用自己的执著和努力带动集体。这与十七年个人只有融入集体才能成才的主题模式相比,显然张扬了英雄的个体力量。

另外,英雄形象也出现了多样化:有李云龙式的传奇英雄,有许三多式的励志英雄,有谷子地式的无名英雄,也有《DA师》《鹰击长空》等塑造的甘于奉献、有胆有识、知识渊博的精英英雄。90年代以来的影视作品塑造的英雄形象既没有光环的笼罩,也不再陷于世俗的困惑中,影视作品很自然、很坦然地表现英雄们普通生活的一面,把他们作为英雄完整形象的一个重要方面来描述,毫不避讳。

通过对新中国不同时期的军旅影视中的英雄形象进行分析,可以看到不同时代塑造的英雄形象有着不同的特点,每个时代都塑造了自己的经典英雄形象,我们不能简单地用好与坏、对与错对这些形象进行评价,因为时代不同,影视作品作为反映现实的窗口,作为教化、娱乐的一种方式,它必定受到时代的规范和要求。变化的是英雄的内涵,不变的是对英雄的期盼。不管任何时代,英雄赞歌总是艺术作品表现的重要主题,这是因为英雄情结是人类精神家园中常开不败的奇葩。

参考文献:

[1] 韩骏伟.军旅影视艺术的现状与思考[J].电视研究,2003(1).

[2] 郭星.中国当代军旅影视剧发展历程及前景[J].声屏世界,2008(12).

[3] 沈云霞.论军旅题材影视作品精神内涵的嬗变[J].中州学刊,2010(6).

[4] 史博公.论当代军旅题材电视剧创作观念的嬗变[J].当代电影,2003(4).

基金项目:军械工程学院科学研究基金资助项目,基金编号YJJXM12016

作 者:袁 诠,军械工程学院人文教研室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文学理论、影视文化理论;徐 莹,任职于军械工程学院人文教研室,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文学。

编 辑:魏思思 E-mail:mzxswss@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