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中国设计师结束了自己在米兰家具展上的“看客”生涯,正式以参展商的身份融入到这场家具的饕餮盛宴中,80款来自中国设计师和家居企业的作品以著名设计师朱小杰策划的“坐下来”为主题,齐齐亮相于米兰家具舞台,让一度怀疑中国原创设计的国际人士大为惊艳。而在2013年的米兰设计周上,同名展《坐下来:品茶、品道、品设计——20]3米兰设计周中国原创家居品牌及作品展》再次大放异彩。展览将主题细化到“品茶、品道、品设计”,用“中国茶道”演绎家具与当代人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之间的精神互动——“坐下来、静下来、慢下来”。其现场包括陶瓷茶具,家居装饰以及空间陈设等丰富场景。
参展的20名国内知名设计师针对传统、材料和技艺等方面采用多元的设计概念及形式策略,探索各种表达方式背后所蕴含的“味道”,以展现中国家具设计的新人、新品、新故事。忠于原创的民族设计及其背后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是本次展览所想呈现给米兰国际家具展鉴赏者的亮点。“茶桌、茶具、茶饰……各个细节无不映射着中国古老茶文化与当下生活的融合,与家具的融合,与手艺的融合”,策展人朱小杰如是说,“不同于去年的设计师的个展,今年我们以品牌展示为主,请君入座品茶,品一品真正中国设计的味道。”
事实上,中国从来不缺少好的创意,只是缺乏一种坐下来的心态,静心屏气,来反思我们为什么会被人打入“拷贝大国”的行列?为什么总是处于“一直在模仿,从未去超越”的尴尬境地?为什么真正好的设计总是湮没在如山似海的赝品中不见天日?为什么我们没有可以在国际上声名远扬的民族品牌?当某一天,这些问题都得到了证据确凿的答案,离中国设计在国际舞台的崛起之日便为时不远。坐下来,品茶,悟道,品设计的意义正在于此。
坐下来
去年的坐下来以“椅子”作为主打,让世界从微处看中国的生活方式与思考方式,看中国对美的理解如何。而今年,坐下来更多是对自我的剖析与探索;去年是对独立设计师的展示,今年是对品牌团队的推广,相同又不同,个中奥妙,尽在一“坐”。不妨停下在各大展厅拍照的步伐,停下不知疲倦“COPY”的认真与专注,驻足、入座、看一看、品一品、想一想:中国设计,路在何方?
喝杯茶
茶在中国文化中象征一种闲适安逸的生活态度,也代表了一种对生活的思考与琢磨。龙井、乌龙茶、碧螺春……茶叶的名字本已诗意翩翩,再兼耐人寻味的陶瓷紫砂器皿,何等惬意?何妨在这繁忙的世界里休憩片刻,回到生活的原点,坐下来,喝杯茶,品一品茶文化中的中国设计之美。
对话设计师
(以下《现代装饰·家居》简称“现”、朱小杰简称“朱”)现:此次中国设计在米兰家具展的大主题之一是“大中国味道”,能为我们解释一下这个主题的具体含义吗?为什么会选择“餐饮”作为此次参展的切入点,它与“大中国”根上的联系在哪里?
朱:中国设计展的主题为“大中国的味道”,有二个版块,我负责的是其中的一个“坐下来-喝杯茶”。去年我们给米兰设计周带去了椅子,让大家“坐下来”看看中国的设计、看看中国的生活。今年我们带什么呢?朱哲琴说讲讲中国吃的文化也蛮好,于是我想到了喝茶——不仅是一种生活态度,更有博大精深的茶文化耐人寻味,这样的话不妨坐下来喝杯茶,体验饮茶过程中的中国当代设计。
现:纵观此次参展的中国作品,融入了很多中式古典元素,但从现代审美角度看,是否因其外观的古雅而局限了受众面?你认为,我们应该怎样让“中国元素”与世界接轨?
朱:照搬所谓的中国元素,可能会把当下的中国设计变得混沌,犹如一味搬进西方的元素一样。中国元素只是一种符号,不要刻意地运用符号去做设计,那是很表面与肤浅的,我们要去感悟传统的精神。只有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忠实于自己的传统文化,又能与当下结合的设计,才能与世界接轨。
现:此次展会,大家对重新整装的中国设计评价如何?你觉得此次参展的中国设计与上一届参展作品相比有哪些变化?
朱:风评如何不太了解,但展览的场面很受欢迎。中国一直被家具同行认为是一个拷贝大国,一个以拷贝出了名的中国,居然有这么多的设计,让他们很惊讶。去年我们是以设计师的作品为主,今年展览以品牌为主题。只有品牌才可能让设计师发挥的更好。让大家知道,无论是手工制作,还是批量生产,中国设计都是可量产的商品。
现:此次参展的中国设计与国外的家具设计相比,优势和差距都在哪里?
朱:在产品的造型上,由于东西方的审美不同,很难去做比较。工艺也是设计的一部分,而且是重要部分,这方面中国是远远落后的。落后的原因并不在于没有工业基础与技术,而是从不重视也从不跨界联手,从不忌讳山寨,也从不分工协作,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现:你认为我们应该从哪些方面来取长补短、让世界看见中国的家具设计?
朱:其实中国并不缺少设计,只是缺少行业间的沟通,特别是缺少将设计师的作品变为商品的市场操作沟通,这是我们的缺陷。在西方一个好的设计会被迅速推上市场,而在中国就很难,何况在如今山寨成风的年代,设计更成了一个有巨大风险的行业,让从事设计行业的人如履薄冰。改变环境这是中国目前亟需做的事。要使本土的民族品牌起来,除了品牌自身要不断的努力,还需要民族自尊的唤醒、全民审美的提高与媒体关注度的加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