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梦瑶
沸沸扬扬的复旦投毒案尘埃未定,19年前的清华铊中毒案又被人提起,再次引发公众讨论。1994年,清华大学女生朱令在校期间发生铊中毒事件,由于医治不及时而造成终生损伤,公安机关曾锁定其室友孙维为嫌疑人,但后因证据不足而结束调查。朱令家属与关注此案的公众一道呼吁公开或重启案件调查。有人认为,结束调查的原因是孙维家庭凭借权力进行了干涉,应该以舆论向公安机关施压;也有人认为,公众不应该以舆论压力给个人定罪。一时间众声喧哗,两方都强烈要求着“正义”。为何公众患上了这样的“正义饥渴症”?又有谁能治愈?是司法,媒体,白宫,还是公民自己?
新闻叙事与共同经验
我们应该意识到,论手段之残忍、结局之悲惨,有太多的刑事案件比朱令案更令人咋舌;论被忽略的程度、被掩盖的时长,朱令家属的呼声更是众多沉默声音的冰山一角。为何公众独独在朱令案上群情汹涌,久久不能平静?
毫无疑问,媒体是最重要的推手。媒体(包括在公共领域很活跃的自媒体)之所以连篇累牍地报道此事,除去媒体人自身秉持的正义感等个人原因,更多的是因为此案在新闻叙事中是绝好的素材。
有一种观点认为,在叙事层面,新闻是再现的真实,它讲述的是一个又一个具有戏剧性的故事,通常是为了取悦受众而作。新闻由有意义的符号建构而成,运用讲故事的规则和符号在故事结尾追求道德意义,并在这一过程中,唤起公众的共同经验。在朱令案的新闻叙事中,符号意味最明显的有:A朱令——美丽的受害人;B贝志诚——年轻的英雄;C孙维——有权势的坏人;D公安机关、清华大学与协和医院——腐朽的机构;E互联网——有力的武器。其中,AB之间完成了“英雄救美”的叙事,CD之间完成了“沆瀣一气”的叙事,AC之间完成了“阴谋毒害”的叙事,BD之间完成了“挑战权威”的叙事。而E,互联网,不就代表着网民们最推崇的精神——自由、平等、公开吗?这四种叙事之所以挑起公众的情绪,既是因为其戏剧性令人津津乐道,更是因为这些是公众在媒体上每天都看到的新闻叙事。
当今中国,不乏有“沆瀣一气”“阴谋毒害”的现实戏码,而又因为司法渠道的不通畅,令公众极度渴望“英雄救美”和“挑战权威”来重建秩序。某些极端情况下,互联网是有司法诉求的公众唯一能够用来捍卫权利的工具。这些符号在朱令案中拼接组合,产生了独一无二的戏剧张力,同时也唤起了公众关于现实环境的共同经验。正如美国媒介学者Roeh所言:“历史与新闻中的真实故事均属于‘渴望性故事(stories of desire),显露着意识形态、价值观与失落感”。中国公众在要求公开/重审朱令案的过程之中所表现出的渴望和失落,是不言而喻的。
媒体审判与司法独立
正因为媒体的新闻叙事能够唤起公众的共同经验,合成统一的公共意见来影响社会事务,尤其是政府决策与司法判决等,在西方三权分立的政体之下,媒体又被称为“第四权力”。为维护公众的知情权、行使法定的监督权,不断地拷问各类公共机构的媒体,是一个稳定社会所不可或缺的。公众通过媒体看到朱令案中公安机关、清华大学与协和医院的处理行为的不合规范之处,有意无意地认为这是权势在背后施压的结果,于是将矛头指向曾经有嫌疑的孙维。有批评者认为,这是“媒体审判”,既然司法机构已经做出了结论,媒体就不应再用舆论压力来改变这个结论,否则,不仅侵犯了某个公民的人权,还破坏了司法的独立性。
“媒体审判”的说法起源于美国。1965年,美国法院推翻了一起指控诈骗案的判决,其理由是,庭审过程中拍摄的电视录像,对被告做了含有偏见的宣传,损害了他在诉讼中应当享有的权利。此后,人们就把这种凌驾于司法之上、干预和影响司法的新闻报道,称为“媒体审判”(trial by mass media)。然而,朱令案中,公安机关在调查阶段就以证据不足为由结案,并未进入法院审理阶段,司法判决更无从谈起,媒体在19年后的报道也没有产生改变案件结论的效果,不能称为“媒体审判”,即使是含有偏见,也属于言论自由范畴。
公安机关维持原有结论,媒体无法满足公众对“正义”的需求,于是,为了实现某种“结果正义”,即令被公众认为(而不是司法判定)的罪犯受到惩罚,一些人开始寻求其他途径,其中最为轰动的是前往美国白宫设置的请愿网站申请调查孙维。这一过程被形容为具有中国特色的“去白宫上访”。然而,美国无论从文化上还是从司法上,都更讲求“程序正义”,即使十万人甚至更多人请愿要调查某个公民,白宫也不可能因此干涉司法,不经司法程序就动辄调查、处罚个人。看来,美国也无法治愈某些人的“正义饥渴症”了。
我们需要警惕和批评的是,患上“正义饥渴症”的公众肆无忌惮地对孙维进行指责和谩骂,极个别人还对其私生活进行干扰。“正义饥渴症”并不是自生的,是因不健康的现实环境而起,公众对公开/重审案件的吁求正是出于对目前司法现状的焦虑和担忧,这种情绪通过媒体有意为之的新闻叙事,传染给了更多的人。因此,只有司法独立、信息公开和理性讨论,才不致全社会都陷入舆论狂潮,走向正义的反面,而忘记最初的出发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