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彭祖述的《石头记》微雕,融书法、篆刻、绘画、雕刻、装饰为一炉,以全新的综合效果展示于世人。他在选择故事情节、精彩段落时,能准确概括地把原著精神用微雕刻画出来,在选石上充分利用石质的天然纹理,把石头的壮美揉进人物的情境中,把人物的情感变化,通过优美、细腻、圆润的娴熟雕技,恰到好处表现出故事中人物的七情六欲、悲歡离合的阴柔之美。这套微雕作品是对《石头记》这一伟大著作的弘扬,并展现出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关键词:微刻作品 寓情深邃 内涵丰富 选材优良 独辟蹊径
中图分类号:J529 文献标识码:A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彭祖述的《石头记》微刻作品,寓情深邃,内涵丰富,选材优良,独辟蹊径,是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艺术佳品。微雕艺术家彭祖述将戚廖生序本《石头记》80回微刻全文,并用82块各具特色的名石,60余万字全部微刻在精美绝伦的彩石上。曾被著名红楼梦学家周汝昌评价:“其字如蝇头,其笔若蛛丝,琳琅璀璨,叹为观止”。彭祖述的《石头记》微刻将书法、篆刻、雕塑等艺术融会于一部“石书”中,他的微刻作品由材、质、技、匠,上升到情、趣、韵、神的境界。其作品表现出古典名著的文化精神,为我国工艺美术史上增添了一页宏伟诗篇。
中国微雕的历史早在殷商时期的甲骨文中就有出现。篆刻边款艺术是微雕艺术产生和发展的基础。明、清以来,不少文人雅士在印章这方寸之中,用铁笔题书作画,寄托情趣,自娱自乐。后来更有人在印章方柱的四边,以极细微的文字雕刻古人诗词作为边款。进入新时代,随着科技发展,精密细微的微雕刀具不断创新,随着放大镜等先进科学仪器在微雕领域的运用,加之一些可用作微观雕刻的新材料的产生和发现,使微观雕刻新门类不断发展。微雕艺术便成为一种别具一格的崭新艺术。
用石头雕刻《石头记》符合了一段典故:《石头记》中借用“女娲炼石补天”开场,把《石头记》故事扎根在了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泥土之中。故事的前面,有一段类似楔子的文字。故事中说,当初女娲炼石补天,炼了“顽石三万六千五百零一块”,在补天时“用了三万六千五百块,只单单剩了一块未用”。贾宝玉的前身就是女娲补天剩下未用的石头。这是一段很有寓意的文字。以女娲炼石、遗石,幻化入世后演绎出贾宝玉这一“通灵宝玉”的典型形象。
一 彭祖述微雕艺术设计与选石的特色
彭祖述把情结寄托在石头之上,他用十年的心血创造出了《石头记》的微雕巨作。其实石头就是中国古代文人士大夫的精神载体。在石头身上寄予了古代文人无尽的雅兴和理想。以宋代而言,苏东坡画石、颂石,米芾恋石、拜石,连皇帝艺术家宋徽宗赵佶更有石狂、石癖之称,他对画石题诗题跋,极尽颂扬之情。恋石情节与《石头记》开篇选用“女娲炼石补天”灵犀相通。
彭祖述说:“在微刻《石头记》诸多环节中,哪一部分最费心力、最辛苦艰难?一是设计,二为选石”。82块石料选取全国名石,有质地坚实红艳绚丽无比的鸡血石,有纹理洁净、温润剔透、高雅宜人的封门青石,有细嫩滑腻、光彩夺目的芙蓉石,还有可与田黄相媲美的巴林福黄石。其余多为昌化、寿山、青田等各类冻石,亦绚丽多姿,各具特色,堪称佳品。下面本文以几件构思独特精彩、设计奇妙、选石精到、雕刻生动的代表作品加以评述。
彭祖述设计的第八回《通灵宝玉》:通灵宝玉被视为通达灵气的宝物,是贾宝玉的命根子,并与薛宝钗的金锁纠葛出“金玉之缘”。为设计这个图稿,作者三起三伏,常痴痴迷迷,苦思冥想。但几个春秋过去,终未遂意。初时,想要刻一方通灵宝玉,刻一方金锁,两物交相叠起,但又感觉太直白,所以一直没能刻字。这是一块浙江昌化田黄石,这块石呈椭圆形,近于一掌之大,整块石被一层黄皮包裹。几次举刀不定,最后索性只将中间的皮层去掉,刻上文字,其它一概不动。这不只因它是一块宝石,不忍去损,更主要的是可以起到“大象无形”法其自然的意味,给观者多留下遐想的余地。这是在82块刻石中,唯一一块未加雕饰过的作品。
彭祖述在设计第三十四回《黛居潇湘》:刻画章回体小说《石头记》是个系列工程,既要有统摄全局的构想,又要善于利用每块石头的色彩形状来衬托和渲染每一回的中心思想。这一回刻潇湘馆,作者选用了一块巴林灰冻石,石质明透细腻,杂有灰白色。就像林黛玉的一生的灰色色调,能反映出她的环境与心态的颜色,也只能是灰色。刻画潇湘馆,不宜繁琐,轻轻的几刀,刻出几竿瘦弱的细竹,片片飘摇的竹叶遮掩了潇湘馆的文士之气。一轮淡月,半掩在竹林中,几缕惨淡的月光,洒在通往潇湘馆的石板路上,这似乎就是林黛玉身世、性格、命运的写照。表现《黛玉焚书》那个凄惨的画面,远处传来宝玉与宝钗婚庆的鼓乐声,室内黛玉泪流满面焚烧诗稿,室外竹林摇动,烟雾漫漫、寒气阵阵的意境。
彭祖述在设计第五十七回《枯叶飘零》:本回近万字,是《石头记》文字较多的一回,所以作者设计画面追求简洁,只有几片枯黄的叶子飘落石上,这种意境不正是黛玉无依无靠的身世写照吗?作者精心的挑选一块上等的浙江青田封门青石,色淡偏黄,晶莹剔透宛如春天萌发的嫩叶尽显笔意。
综合上三回《石头记》中有代表性的微雕作品,可以清晰的看出彭祖述先生对原著内容、文化、精神内涵理解的极为深刻。他抓住了“《石头记》是写情爱,以情为灵魂,描写情的升华。并打破了大团圆的传统结局,如实描写人生悲剧,肯定人欲,置身现实,追求创新,回归宇宙大爱,走向人生的天地境界”。所以他在选择故事情节、精彩段落时,能准确的概括出原著想要表达的精神并用微雕的手段刻画出来,在选石上充分利用石质的天然纹理,把石头的壮美揉进人物的情境中,把人物的内心世界的情感变化,通过微雕的优美、细腻、圆润的娴熟雕技,恰到好处地表现故事中人物的七情六欲、悲欢离合的阴柔之美。万物皆有灵性,灵石亦可变人,美玉也可投胎做人。他的微雕作品给欣赏者以妙在天然的艺术享受,这套微雕作品的面世,是对《石头记》这一伟大著作的弘扬,并展示出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石头记》在当时主要还是一部面向上流社会,写给有文化修养又有空闲时间的贵族读者的作品。《石头记》中的人物,多是贵族或者侍奉贵族的奴仆,大家都生活在一个与贵族为中心的环境中。因此,人物的语言在总体上有相似之处,既注意技巧、幽默和含蓄,又注意身份、场合分寸,显示出高雅、智慧和自重的特征”。所以,彭祖述先生选择名贵的石头雕刻《石头记》是符合《石头记》中人物身份的。而相比《金瓶梅》写的多是具有市井无赖特征的暴发户,主要人物缺乏文化素质,也不具有高贵气质。他们的语言是粗鲁、俗气的。如果用名贵的石头作雕刻选材就不合适了。
二 彭祖述微雕艺术审美特征
彭祖述微雕的藝术审美特征:一是把其它艺术门类集中体现在微雕上。熔书法、篆刻、绘画、雕刻、装饰为一炉,以全新的综合效果展示于世人。二是把微观与宏观相结合。石经刻字虽微,但石书作品博大。近看如丝丝细雨,远望似茫茫雾雪。三是把形式与内容相结合。将微刻的书文中心提炼凸现,形成图案布刻于石上,使之图文并茂。四是在选石上力求石质上品,具有传世价值,把作品创造价值与收藏价值相结合,把文学作品上升到艺术境界。
彭祖述微雕作品工艺娴熟,制作精致,打磨光滑,刻文细如毫发,图案十分精美令人惊叹叫绝。作者熟练的掌握微雕的新技术将线刻、浅浮雕、圆雕、镂雕、掏雕和整体高度抛光等工艺发挥得炉火纯青。还刻画了意蕴丰富的微雕形象,他的作品适应了观众反复观赏和深入创作意象的要求。彭祖述的微雕作品有别于其它尝试在象牙、发丝、米粒上镌刻,这样的作品因书法、篆刻和艺术含量不足,可复制性强,而且匠气十足,这种绝活只能算是以奇取胜,更重要的是这类作品缺少艺术内涵和感染力。彭祖述的作品吸收了中国哲学老庄审美思想“道法自然”的影响。他的很多作品都融进了老庄的美学理念。“老庄认为这种‘道法自然的道家学说不是依靠知识的学习所能掌握的,而是必须通过心灵的体悟,精神的修炼,从而达到一种摆脱物欲、超然物外的精神境界。这也恰是一种审美的境界与态度,从而使老庄的‘道法自然的生态存在论同审美恰好相融合,成为一种生态存在论的审美观”。
彭祖述的微雕作品以书法为主要构成因素,书法功力的好坏直接影响其微雕的创作水平。书法是以汉字为题材的平面造型艺术。从彭祖述的《石头记》微雕字体中,能看出作者具有深厚的书法功力,他以汉代隶书雕刻每回章目,以行草书雕刻文字内容,书法既保留传统又有自己的变化。在雕刻的技法上是阳刻与阴刻并用。例如,序言之石的开篇,是著名书法家启功题写的“石头记”是行书字体,用的是阳刻。配以整篇的浮雕大观园的建筑群,构图饱满、壮观大气,起到了开门亮相精彩的重头戏。其余的从章回标题到文字及内容,全部是以阴刻的形式通览全篇,并以60余万字的行书为主,草书字体为辅。从大处着眼,看整体的布局气势使之浑然一体。从小处琢磨,通过放大镜可以清晰的看出,其点画笔法的工夫,从间架结构看字型体态的美观,从字里行间看通幅的意境效果。每篇微雕的字与面、面与雕间处理的均匀协调。字的章法既整幅书法雕刻作品的“布白”。他非常讲究字与字、行与行之间以笔势连绵、气脉畅通、节奏分明若如“行云流水”。彭祖述的《石头记》微雕的成功首先是得益于他的书法艺术功力。
彭祖述的《石头记》微雕的每一章回中都有篆刻,朱红精美的小篆刻,在画面中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他的篆刻初学秦玺汉印,之后受吴昌硕、宁斧成、李骆公等人的影响,在印文方面,上溯钟鼎彝器,碑额等。其特点为章法新颖,内涵丰富,个性强烈,敢于突破陈规旧律取,其精彩之法,独树一帜,硕果累累。然而《石头记》微雕的成功,更多的也得益于他的篆刻功力。
国家博物馆曾七次想收藏这套《石头记》微雕作品,并充分说明了收藏此套作品的四点价值:
(1)有独创性,艺术上独辟蹊径,有自己的东西,石刻光彩夺目,标新立异,至今还没有人创作这么宏大的微雕作品。
(2)传统与现代艺术结合点处理比较好,将传统的东西融入了现代的艺术点结合非常适当。
(3)一件艺术品贵在有内涵,有文化底蕴,所有心力都要下在刀尖上这不仅是技巧的展示,更是内心外化的展现。做到了石外有言,石外有意。
(4)名贵的石头不雷同,可遇不可求,很难再找到同样的石质,所以不易复制,材料石头的成本越高收藏的价值就越高。
彭祖述的微刻作品《石头记》,这件珍宝最后被长春雕塑公园永久收藏。并建立了彭祖述微雕艺术馆,这82块玉石上雕刻了《红楼梦》全书,并配有精美的插图展示,现场在高倍显微镜下目睹此奇观的人无不瞠目。此作品将供游人长期观赏。彭祖述微雕艺术馆的开馆,不仅圆了彭老的梦想,也凝聚了人们的良久企盼,为长春市增添了宝贵的艺术财富。该馆将致力于彭祖述先生艺术成就的推广和传播,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彭祖述先生的美名与“红楼石经”将永久珍存,代代传颂。他更为吉林省长春市留下了一部传世之作,千秋万代功德无限。
著名红楼梦学家周汝昌写诗赞彭祖述的《石头记》微刻曰:“文归石上彩云红,百万微雕复夏冬,也似十年辛苦尽,古今奇志辟鸿蒙”。
参考文献:
[1] 静轩:《红楼梦中的东北风神》,北方妇女出版社,2006年版。
[2] 王汝梅:《〈金瓶梅〉〈红楼梦〉合璧阅读》,《光明日报》,2013年1月7日。
[3] 扎拉嘎:《满汉文化交融的伟大结晶——〈红楼梦〉》,《红楼梦学刊》,2003年第2期。
[4] 曾繁仁:《老庄道家古典生态存在论审美观新说》,《文史哲》,2003年第6期。
[5] 李一:《中国古代美术批评史纲》,黑龙江美术出版社,2011年版。
作者简介:杨峰,男,1959—,大专,副研究员,研究方向:民族艺术学,工作单位:吉林省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