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河北满城寸跷秧歌舞蹈艺术的传承与发展

2013-04-29 10:16张彤刘昕欣蔡海波
作家·下半月 2013年6期
关键词:传承发展舞蹈

张彤 刘昕欣 蔡海波

摘要 寸跷秧歌是北方汉民族舞蹈种类中的一种,主要流传于河北省满城县的东渝河村一带。表演时,脚踩七寸小高跷,手持彩扇,灵动秀美;其舞姿以扭、颠、颤为主要特征,伴随着其特有的曲牌音乐,美妙无比。但目前,寸跷秧歌却存在着传承和发展令人担忧的境况,本文就寸跷秧歌的渊源、存在状况、舞姿特点及其传承和发展路径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满城寸跷秧歌 舞蹈 传承发展

中图分类号:J722 文献标识码:A

秧歌历史悠久,是北方汉民族最为典型、普及、也是最具代表性的民间舞蹈形式之一,体现了北方汉民族的地域特色和风土人情。除了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以外,作为专业舞蹈创作的源泉,也一直深受舞蹈艺术家的青睐。

秧歌舞蹈形式多样、种类繁多,通常将其分为地秧歌和高跷两大类。其中踩着寸跷跳秧歌的舞蹈,即寸跷秧歌却是绝无仅有的。正因如此,也使得这一舞种在众多的民族舞蹈形式中独树一帜,脱颖而出。它不像高跷那样具有危险性,却比平地秧歌增加了一定的技巧和难度,从而就显得尤为独特和珍贵。

但在过去的几十年中,由于对民族文化的忽略,寸跷舞蹈几乎无人问津,险些销声匿迹。近些年,随着国家鼓励和提倡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重视,寸跷舞蹈艺术在艺术工作者和当地老艺人的共同努力的挽救下,曾又重见天日。但在文化艺术日益发展的今天,这门独特的民间舞蹈形式,随时都存在着被忽略、遗弃的危险和绝迹的危机,这就需要我们要进一步对其进行整理、挖掘、保护和发展,究其渊源、了解其现状,保护发展这门独特的艺术形式。

一 寸跷秧歌舞蹈的渊源及其主要特点

寸跷主要以女角“拉花”脚踩12厘米高的矮跷舞蹈而得名。人站在寸跷上面表演,比高跷更具有灵活性与安全性,是一门极具地域特色和民风民俗的乡村舞蹈艺术。其舞姿以扭、颠、颤为主要特点,女角手持彩扇,脚踩寸跷,边扭边踏,优雅的姿态萦绕在无尽的韵味之中,舞出了中华民族特有的神韵和气质,也舞出了北方汉民族的风采。

关于满城寸跷秧歌舞蹈的渊源大体有两种说法:一种是据文字记载,在清代出于祭祀“天仙圣母”的需要,寸跷秧歌在河北中部一带应运而生并广为流传;而另一种说法是,寸跷秧歌是由宫廷舞蹈演变而来,距今已有二百年的历史。不管哪一种说法,满城寸跷曾演变成“地平跷”,之后又由于种种原因,这门独特的艺术形式几乎逐渐消失,数十年不为人知。直到1984年冬,经过当地老艺人的传授和文艺工作者的及时整理,才使得这一民间艺术形式得以拯救并重获新生。

传统的寸跷表演是场地表演艺术,为边歌边舞的民间艺术形式。其舞蹈以十字步为基本步伐,角色由“老逗”、“老坐子”各一人;“挑趟”二人;“拉花”四人以上等组成。其中“老逗”、“老坐子”是舞队的核心角色,由“挑趟”率“拉花”做群舞、群唱。晚清以后,受戏曲的影响,寸跷秧歌的表演多为戏曲扮相,所用道具接近生活,舞者挥动乘凉的扇子、蝇帚、毛巾等,模仿妇女走路的姿势,互相调笑嬉戏。后来,又效法高跷,在脚上绑上一副12-15厘米高的矮跷,走起来颠颠颤颤,学缠足女人的行动姿态。之后,又丰富充实了艺术表现,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冀中农民舞蹈。例如,在河北省满城县的东渝河村至今还保留着民间的寸跷秧歌,其舞姿特征除扭、颠、颤外,还有顺手顺脚的主要特征,使其舞姿更具独特风格。

河北民间舞蹈虽然泛称秧歌,但多数是“舞动乃歌,歌罢更舞”的歌舞联体,极少有载歌载舞的形式。可以说寸跷艺术是迄今为止在河北历史上最为悠久、完整的载歌载舞的表演形式。

二 寸跷秧歌舞蹈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0世纪80年代初,寸跷秧歌这门极具悠久历史和地域特征的舞蹈艺术形式,却由于无人问津而几乎销声匿迹。直至80年代中期,为了挽救这门古老而独特的艺术形式,艺术工作者做了大量的挖掘和拯救工作。他们深入河北中部山区,与当地的寸跷老艺人朝夕相处,收集素材,进行挖掘和整理,并在尊重其地域特征的基础上,突出其舞蹈风格和艺术效果,突出扭、颠、颤的主要舞姿特征,整理并创作出寸跷舞蹈《欢乐的花椒园》,该作品首次将这种场地性舞蹈艺术搬上舞台。20世纪90年代,艺术工作者又以河北省满城县实验小学为创作基地,创作出寸跷舞蹈《寸跷娃》、《小羊倌》等。再度将寸跷艺术搬上舞台,并多次在中央电视台展演,使这门艺术重见辉煌。90年代中期,艺术工作者继续以寸跷为素材,以当地实验小学的孩子和民间老艺人为表现对象,创作与拍摄了寸跷舞蹈,并代表河北省赴中央电视台参加颁奖晚会,特地演出了寸跷舞蹈。自此,寸跷艺术才为全国人民所知晓。河北电视台和中央电视台多次以“寸跷的故乡”和“寸跷传人”为题材,进行相关的专题报道,让寸跷这门古老的艺术重见阳光。

但随着经济全球化、城市现代化步伐的加快,我们看到的严酷现实是:外来文化伴随着现代化经济技术涌入,人们越来越重视经济的发展,而忽视传统文化,我们的民间文化正面临被淹没,甚至被摧毁的危险境地。民间文化赖以生存、生长的土壤越来越贫瘠、环境越来越惡劣,民间文化危机已成为目前普遍存在、亟待解决的现状。

对于很多民间文化艺术形式而言,其主要传衍方式,就是口传心授,以接力的形式一代代传承下来。但这种传承特点只要中断,就意味终结。寸跷艺术在经历过一段辉煌之后,慢慢又开始走向衰落,当年表演寸跷舞蹈的小演员们,如今都已奔赴自己的前程,寸跷舞蹈再次出现了断代现象,可以说寸跷艺术又一次濒临着灭绝的危险。例如,传统型的舞蹈动作的要点和特点越来越模糊;舞蹈音乐的特征越来越不清晰;原始的记谱法几乎无人能看懂,寸跷音乐也面临失传的危险,传统技艺后继乏人。又如,寸跷秧歌的传人——李德生、刘连生等老艺人,都年事已高,心有余而力不足,无力承担传承工作;而村子里的年轻人大都外出打工,只剩下老人和幼童,真正会跳寸跷秧歌的人已寥寥无几,缺乏该艺术的传承人。面对这一严重问题,老艺人也异常的担忧和无奈。针对目前的状况,更需要研究出挽救和解决寸跷濒临灭绝的办法,使寸跷舞蹈艺术得以保护和发展。

三 寸跷秧歌舞蹈艺术形式的保护与发展

寸跷秧歌的产生与其所处地域特征和在某一特定时期的生活习惯与审美习性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例如,清代,由于封建意识的束缚,裹脚女性的步态和走姿被认为是一种审美的标志,人们以各种各样的方式赞美、表达、甚至弘扬这种美。寸跷舞蹈中的“拉花”一角,便很好的体现出特定历史时期的审美印证中的艺术形式。也就是说,寸跷舞蹈形式的产生和发展依赖于人类土生土长的审美意识。

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人类的审美意识也在随之发生着巨大的变化。虽然封建社会早已过去,但烙在人类审美印记中的舞蹈艺术却被保留下来,成为人类文明的活化石。

當今社会经济全球化,人们的经济意识也逐渐增强,从而冲淡了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加之快节奏的生活和工作频率,使人们不能够冷静的分析和看待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但正是这历史悠久、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成为人类赖以生存、繁衍、传承的精神支柱和灵魂,所以拯救和保护传统文化,尤其是具有民族特征的文化艺术形式,是当务之急,刻不容缓的。

可以说目前寸跷艺术正濒临着灭绝的危险,传统技艺后继乏人。针对这种情况,我们要在最短的时间内根据其存在特征,通过有效的方式进行救援。

1 寸跷秧歌动作的创新性和特征性研究

对于寸跷秧歌这种极具地域特征的民间舞蹈形式,我们要通过长期艺术实践和采风,了解、挖掘其特征性与其它秧歌形式的舞蹈动作的不同,并以此特征为基础,进一步挖掘、创新、整理出新的舞蹈动作,以丰富这一舞蹈形式,并进行推广。在这些方面,一些优秀的艺术工作者已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将寸跷秧歌当中的特征性动作,由场地性舞蹈动作规范整理为舞台性动作,并进一步突出其特征性因素。例如,在进一步突出其扭、颠、颤动作的基础上,增加动作的美观性和规范性,并且更新设计出符合其特征的舞蹈动作、服装样式、扇花,加大寸跷艺术的观赏性和推广性。

2 寸跷秧歌在舞蹈教学中的传承和应用

为了普及和推广寸跷秧歌艺术,艺术家们进行了大胆的创新,将寸跷秧歌艺术引入到课堂教学中。例如,用废旧易拉罐替代寸跷,让中小学生们进行学习和表演,既赋予了寸跷舞蹈时代性的特征,又便于广大师生学习,并传承这门古老艺术,使寸跷秧歌艺术得以延续。

同时,还可通过艺术家和专业人士的加工提炼,形成其独特的舞蹈风格和体系,引入到高校艺术教育和高校舞蹈专业当中。这一设想可先从高校入手,同高校专业教师共同设计编排出具有寸跷舞蹈特征的系列舞蹈组合,并专门开设寸跷秧歌舞蹈课程,进行试验性的教授。随时发现问题随时解决,从而形成其学术体系,奠定其学术地位。使寸跷秧歌艺术,更有长足的发展空间。

3 收集整理相关资料,传承和保护寸跷秧歌

由于目前我国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相关法律还不完善,法律、法规建设的步伐不能满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需要,从而造成不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收集、整理、调查、记录、建档、展示及人员培养等工作环节的薄弱,使保护管理工作出现了不到位的困难。

从寸跷秧歌艺术的传承来看,它一直是以技艺的传授为主要传播手段,如若能用文字、音像、图片等多种资料形式将这些技艺进行保存,不仅能为其保护和传承提供了更多的途径和空间,更能够将寸跷秧歌的发展和演变过程详实而确切地记录下来。所以积极、及时的搜集和保护寸跷秧歌的文字、音像、图片等资料是刻不容缓的当务之急,也是保护寸跷秧歌艺术的重要手段和方法。尤其是音像资料等形式的出现,可以隔空进行口传心授,为挽救民间艺术资源提供了更多的途径。

4 寸跷秧歌音乐的传承和发展

目前存在的原始寸跷舞蹈的音乐已残缺不全,除了寸跷秧歌的老艺人还能够读懂乐谱并翻译下来外,几乎无人读得懂的这些问题。为此艺术工作者,应虚心请教当地老艺人,将这些记谱法弄通弄懂。并且在尊重原有特点的基础上大胆创新,结合现代音乐的配器及和声特点,创作出富有地方特色,旋律优美动听的寸跷舞蹈音乐。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寸跷舞蹈音乐也将继承其总体特征不断发展、创新。

对于寸跷舞蹈艺术的传承和保护方面,除了要做到上述要求以外,还应尽快提高全民保护传统文化的思想意识和观念,使每个人都担负起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的责任和义务,为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尽自己最大努力,使寸跷秧歌艺术的传承和发展有更广阔的前景和空间。

保护民间文化,抢救濒危文化遗产,是一项迫在眉睫、意义深远的系统性“文化工程”。由于长期以来没有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致使这些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散落在民间并面临流失的危险。所以我们要认真研究,总结出解决相关问题的办法。

寸跷舞蹈艺术是我国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重要一项,是我国众多传统民间舞蹈当中的一颗绚烂、璀璨的珍珠,使我国多彩多姿的民族文化艺术更加熠熠生辉。保护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并发掘、整理、发展它们的价值,不仅使我们生生不息的民族文化血脉得以绵延,还对寸跷秧歌舞蹈艺术及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我们应尽快采取相关措施,使寸跷秧歌舞蹈这种极具地域特色的艺术形式得以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保定民间民俗文化》,北京旅行网。http://www.bjlx.com/BJ_Article/zx05318104638.shtml.

[2] 王克芬:《中国舞蹈发展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作者简介:

张彤,女,1969—,山西临汾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舞蹈,工作单位:河北农业大学艺术学院。

刘昕欣,女,1986—,河北石家庄人,硕士,助教,研究方向:作曲技术理论,工作单位:河北农业大学艺术学院。

蔡海波,男,1957—,河北保定人,本科,教授,研究方向:音乐理论及作曲,工作单位:河北大学艺术学院。

猜你喜欢
传承发展舞蹈
你可曾见过父亲的舞蹈
学舞蹈的男孩子
冰上舞蹈搭档
舞蹈课
校园舞蹈 多姿多彩
中国共产党传承发展我国少数民族文化的思想和实践述论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视野下苗族鼓舞的传承及发展探讨
浅论民间舞蹈的传承与发展
民族声乐创新教学与贺州瑶族民歌传承初探
浅谈湖南民歌的传承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