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语文课程的灵魂

2013-04-29 00:44林婧影
关键词:概化语言文字语文课程

林婧影

摘 要: “用”之道,是语文课程的灵魂。语文教学要围绕语言文字的运用来展开,包括激发运用心、寻找运用点、运用的适法、运用的反思和“用”的概化。

关键词:激发“用”心;寻找“用”点;“用”的适法;“用”的反思;“用”的概化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3)05-0026-02

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可见,“用”之道,是语文课程的灵魂。语文教学,要围绕语言文字运用的“用”教学,包括激发“用”心、寻找“用”点、“用”的适法、“用”的反思和“用”的概化。[1]

一、激发运用心

在语文学习中,首先应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或兴趣,激发他们运用自身的心理资源、知识经验,提出和解决问题的兴趣。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伯特·J·斯滕博格指出,让学生找到他们爱做的事情,从事他们感兴趣的活动,能在最大程度上激发他们的创造性。[2]

激发“用”心的策略因学习内容而异,但最基本的还是要以特定的方式,构建学生语文学习动机的有效激发与维持策略。

1.以教师本身的语文能力和人格魅力吸引学生。教师本身要热爱语文和有较高的语文素养,能以较高的教学语言艺术吸引学生,能以手不释卷、率先垂范读书激励学生。

2.引导学生认识语文学习的价值。把语文学习与学生的生活联系起来,把语文学习活动与学生的兴趣结合起来;利用目标的作用、标杆作用吸引学生达标。

3.培养学生树立学好语文的信心。让学生确信自己能够取得学业成功,让学生理解语文学习及其过程,教给学生学习语文的方法调节教学,还有让学生体验成功等。

二、寻找运用点

在教学中,教师应认真分析教学内容,确定哪些知识点是运用的知识生长点。然后围绕知识生长点,确定一个个知识点。

学生的语文学习,主要是书面语言的读写的学习。人生智慧识字始,语文教学从识字开始,学生掌握了一定汉字才能阅读、写作。一篇课文的教学,从识字开始,然后才是阅读的学习、阅读能力的培养。因此,阅读教学,要把识字和词语积累、扩展作为重要学习任务。随着年级的升高,要围绕阅读的基本技能并根据教材体系的编排,确定一个个知识点。比如,人教版小语四下册,教材在各组课文依次安排了下列阅读技能点:体会作者是怎样用优美词句表情达意的;学习抓住重点词句和段落体会文章所要表达的道理;进一步提高学生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的能力;体会句子表达的思想情感作为本组训练的重点;学习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词句的意思,发现并总结体会句子含义的方法;体会作者是通过怎样朴实而又生动的语言展现乡村生活的;留心人物外貌、动作等方面的描写;体会故事中道理。第一组课文的“重点词句的表情达意”是本册阅读能力培养的根知识,后面的阅读知识(程序性知识)的编排都以重点词句的表情达意为根基而生长。教学中,要充分意识到教材知识编排的这一特点。

三、运用的适法

学习者通过实际的“用”,发现知识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运用可以分为多种类型。从运用的主体来看,可分为个体独立的运用与小组合作的运用;从运用的目标来看,可分为知识获得的运用与知识具体化的运用。其中,个体独立的运用是以学生个人为主进行的创造性学习过程;小组合作的运用则是以小组为单位协作进行的创造性学习活动。知识获得的运用是学生在教师引导下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进行探索并最终形成某个方面的知识的过程;知识具体化的运用则是运用特定的知识分析新的文本,进而促进知识迁移、加深理解的过程。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文本特点和课文编排特点,指导学生选择学习方法。比如,文本内容是纵深式的,可以独立探究为主;文本内容为并列式的,可用小组合作方法;文本人物描写只突出一人的,以独立探究为主;文本多人物描写的,可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知识的获得,可多独立探究;知识的具体化应用,可更多运用小组合作学习。

四、 运用的反思

教师应引导学生对运用过程进行反思,完善自己的创造性学习过程,学会更有效地应用和投入自己的心理资源,更好地应用各种环境资源。

心理反思。反思自己的学习动机,学习兴趣,比如,我对这部分内容为什么没有多大兴趣?原因是什么?

运用知识经验的反思。比如,对这部分新知识的学习,我是怎样运用生活经验的,或运用了以前学过的哪些阅读方法,这样的应用合理吗等等。

运用环境的反思,就是自己从教学环境中得到什么启发,有什么收获或有什么遗憾等。比如,刚才同学的交流应该会给我启发,我为什么当时没有反应过来?

运用的反思既包括在运用的过程中进行对学习过程的即时的反思或自我反省,也包括在运用之后进行的反思。前者反映了对学习过程中的心理活动的自我监控,后者则反映了对学习结果的总结、评价。

五、运用的概化

运用的概化,是指教师引导学习者把语文学习中学到的听说读写技能、文学欣赏能力扩展到日常的生活中,形成自觉运用知识的习惯、自主学习新知识的习惯。这反过来又会促进上述各个环节,使之变得容易。“概化”可以说是“用”的最高境界,也是创造性教学的基本目标。

比如,人教版小语三下册第三组课文是蕴含道理的故事,可介绍寓言故事读本给学生阅读。 人教版小语五下册第七组课文是来自小说的文本学习,教学本组课文的同时,可介绍学生课外阅读儿童小说。

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实际上是培养学习者运用 语言文字的能力和素质。教师遵循激发运用心——寻找运用点——运用的适法——运用的反思——运用的概化的基本步骤,循序渐进,有助于学生形成以运用为核心的语言文字学习的认知能力和人格倾向。

参考文献:

[1]谷传华,周宗奎,范翠英.用得其所:促进创造性学习的教学模式[J].教育研究与实验,2010,(6):65~69.

[1]罗伯特·J. 斯滕博格.智慧,智力,创造力[M].王利群 译.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7:140~141.

猜你喜欢
概化语言文字语文课程
语言文字运用题的变与不变
小题精练(四) 语言文字运用
小题精练(三) 语言文字运用
基于MIKE21二维数值模拟的不同桥墩概化方式下河道壅水计算结果对比分析
大学语文课程的“思化”品质认识
项目教学法在小学语文课程中的应用
结构化面试中多源变异的概化分析
拦污栅条概化试验
语言文字
语文课程改革深化中的学校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