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数学课堂中“生本时间”的设置策略

2013-04-29 00:44张世明
关键词:小学数学策略课堂教学

张世明

摘 要:走进课堂不难发现这样的现象:为了不影响预定教学任务的完成,有些教师不愿给学生多提供一些动脑、动口、动手的时间和空间;总想让学生少走弯路,不犯错误,急于给足条件、点明思路、唠叨引导;总想把问题当时解决,不想留一些有价值的问题给学生去探究。这些观念和行为是对学生学习体验权的削弱。因此,科学地设置“生本时间”就显得非常有意义。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生本时间;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3)02-0063-04

所谓“生本时间”就是属于学生主体自由支配的时间。课堂上,学生只有有了足够自由支配的时间,才能“消化”知识,弄清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才能潜心体验,在探索和研究中联想、猜想和创新。所以,教学中教师需要深入了解和分析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思维活动,并能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合理有效地设置“生本时间”。下面结合教学案例谈几点“生本时间”的设置策略。

一、给足学生体验学习的时间,让新知在创设的“体验活动”中发现

体验学习是教师引导学生参与体验性活动并在活动中获得各种感受、体味、领悟的一种学习方式。体验学习是一个过程,旨趣就在于体验学习的过程之中。这一过程是学生的参与过程、操作过程、探究过程、活动过程,经历这样的过程能使学生的知识、技能、智慧得以建构。

例如:“统计”教学

一位教师在上苏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统计”一课时,根据小朋友最喜欢看的动画片《喜羊羊与灰太狼》创设了一个情境:

请动画片中最馋的懒羊羊吃饼干。(屏幕出示画面,各种形状的饼干错乱排列。)

师:请同学们仔细看播放的画面,然后回答老师的问题:懒羊羊吃了几种形状的饼干?每种饼干各吃了多少块?

生:懒羊羊共吃了三种形状的饼干,分别是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形。(电脑出示这三种图形)

师:每种形状的饼干各有多少块呢?

生1:我只知道一共有16块。每种饼干各有多少块没数清楚。

生2:因为太乱了,没办法数清楚。

师:看来,光用眼睛不好看清楚,你能想出什么办法清楚地知道每种饼干的块数呢?

生:按顺序将饼干的形状画下来。

师:还有谁能想出与别的同学不一样的方法?看哪些小朋友最聪明!

在教师的激励下,学生学习兴致很高,纷纷开动脑筋。一段时间过后,学生有了各自的方法:

生1:我是按照饼干出现的顺序逐一将饼干的形状画出来的。

展示:△□○△○□○□△□○□△□○□

生2:我也是画的,我是这样画的:三角形画一排,正方形画一排,圆形画一排。

展示:△△△△

□□□□□□□

○○○○○

师:将三种形状分类画,你的方法真不错,请同学们为他鼓鼓掌。谁还有不一样的方法。

生3:我先将三种形状各画一个下来,然后看到一种饼干就在后面打一个钩。

展示:△:√√√√

□:√√√√√√√

○:√√√√√

师:你想到用打钩的方法来做记号真不简单,了不起。(教师竖大拇指)

生4:我和这位同学的方法差不多,但我是用数字来做记号的。

展示:△:1 2 3 4

□:1 2 3 4 5 6 7

○:1 2 3 4 5

这时又有同学好像忽然想起了什么,接着站起来说:还可以用画竖线来做记号。

教师根据他的想法又作了展示: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

师:刚才,你们想出了这么多的方法,记录下了懒羊羊吃的每种饼干的块数。大家都是好样的!这里你们的方法虽然不一样,但效果都相同,也就是都统计出了各种饼干的块数。这几种方法中,你最喜欢哪种方法?

生:我喜欢第二种方法。

生:我喜欢第一种方法。

生:我喜欢第三种方法。

……

师:看来小朋友都有不同的选择,现在懒羊羊还想再吃一些饼干,咱们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再帮他记录各有多少块,好不好?

将刚才画面上饼干的顺序打乱,播放的速度比先前加快了一些,电脑边出示边报图形的形状。

这时,有学生一边记,一边喊太快了,来不及。

画面结束之后,老师问学生:哪些同学没有记下来,你是用什么方法记的?

生:我用的是第一种方法,结果画漏了,

生:我用的第二种,我来不及画。

师:请记录下来的小朋友举手,并请你说出是用什么方法记录的?

有一部分同学举手,表示都是用后几种方法统计的。

师问刚才喜欢第一种方法的同学:你们还坚持自己的意见吗?为什么?

生不好意思地说:画图形太慢了,还是用后面的几种统计方法好。

师:你们刚才想出的画“√”、写数字“1、2、3……”、还有写“1、1、1……”这几种方法中,你觉得哪种记录方法又快又准确又清晰,而且一看就让人能明白当中的意思?

学生经过比较、讨论,最后认为还是用“打钩”的方法最好。

本课把统计方法优化为画钩,是教学的重点,但这一方法如果直接告诉学生的话,学生是缺乏感悟的。鉴于此,这位教师设计了上面这样一个教学环节,让学生去经历、去体验,即当那些图形在屏幕上闪烁速度较快时,学生感觉用画图形的方法来统计就显得很麻烦,甚至就来不及了。这样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在分析、比较的过程中感悟到用画图形的方法进行统计,虽然很形象,很清晰,但是统计起来不方便,速度也太慢,而用打钩的方法进行统计确实又快又好。

二、给足学生思考生成的时间,让思维在多变的“问题情境”中发散

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也是教学资源的重要构成和生成者。课堂上他们发表的意见、建议、观点,提出的问题与争论乃至错误的回答等等,这些也都是教学中的重要资源。不过这些资源的呈现必须借助于具体的教学情境,必须给足学生思考生成的时间,让他们积极地参与学习,这样才能发掘他们在认知、情感、行为等方面的资源,为教学所用。

例如:教学“稍复杂的百分数应用题”

出示:东港小学美术组有42人,比舞蹈组的人数多20%。舞蹈组有多少人?(苏教版六年级下册P12)

师:谁能想办法利用已有知识求出舞蹈组有多少人?(学生独立思考。之后,学生各抒己见,畅所欲言)

生1:我是这样列式的:42-42×20%=33.6(人)。因为我想美术组比舞蹈组多20%,也就是舞蹈组比美术组少20%。(教师板书:美术组比舞蹈组多20%→舞蹈组比美术组少20%)所以,只要用美术组的人数减去美术组人数的20%就等于舞蹈组的人数。

生2:我认为舞蹈组人数不可能是33.6人,因为人数不可能有33.6人。

师:是呀!你们说对吗?(学生点头)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舞蹈组人数是“33.6人”呢?

生3:题目中的数据不对。

生4:也有可能是算式列错了。

生5:我是通过画线段图来解答的。(见下图)

算式是:42÷6×5=35(人)

生6:我想,美术组比舞蹈组多20%,说明美术组人数是舞蹈组的120%,所以算式是42÷120%=35(人)

生7:我是列方程来解的。设舞蹈组有x人。依题意可列方程:x+20% x=42,解得x=35。

生8:我是这样想的:从线段图可以看出,美术组与舞蹈组人数的比是6:5。(教师结合回答板书美术组:舞蹈组=6:5)从这个式子可以知道,现在美术组有42人,前项由6到42扩大了7倍,后项也应当扩大7倍。所以舞蹈组的人数应该是5乘7等于35人。

师:同学们真会开动脑筋,想出了这么多办法。对于东港小学舞蹈组的人数,现在有两个答案:33.6人和35人。你们认为哪个答案是正确的呢?(几乎所有的学生都选择了35人)

师:刚才同学们说:“美术组比舞蹈组多20%→舞蹈组比美术组少20%”,按照这样的理解,列式应该是42-42×20%=33.6(人)。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呢?“美术组比舞蹈组多20%”,能不能得出“舞蹈组比美术组少20%”呢?

师:同学们,“33.6人”产生的原因你们知道了吗?(问题一提出,学生纷纷把手举得高高的……)

在这一教学中,我预测到学生会产生“美术组比舞蹈组多20%,那么,舞蹈组比美术组少20%”的错误类比。我有意不加预防,也没有让学生接受正确的解题方法,把学生的思路纳入某一种框架内,而是给学生留足了时间,让他们从自己的数学现实出发,展开发散思维。

三、给足学生交流碰撞的时间,让智慧在彼此的“沟通理解”中发展

课堂教学要能形成有效的交流碰撞,教师就要善于给足时间,营造一种开放和温暖的话语环境,引领学生沟通与交流,让思维激烈碰撞,让观点充分表达,让个性完全释放,让思维充分活跃起来,实现多种观点的分享、沟通和理解,达到智慧在彼此“沟通理解”中发展。

例如:“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的教学(苏教版二年级下册)

曾观看过两位教师教学这一内容时在交流环节上有不同教学设计。

甲教师的教学设计:

呈现情境图:(图略)

在玩具柜,小明买一辆44元的玩具小火车和一辆25元的小轿车;小芳买了一辆同样的玩具小火车和一辆38元的小汽车。问小明和小芳各要付多少钱?

师:根据题目中给你提供的信息,你会列式吗?(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44+25 44+38)

在学生口算了44+25的不进位加法后,教师接着问:44+38的结果是多少?你会口算吗?并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生1:44+38等于82。我是这样想的:先算40+30=70,再算4+8=12,最后用70+12=82。

生2:44+38等于82。我是这样想的:先算44+30=74,再算74+8=82。

教师对这两种口算方法表示赞许,并让其他同学拍手赞扬。这时下面还有几个学生举手似乎想表达自己的想法,可教师却就此打住,而是这样问道:“大家听懂了这两位同学刚才的想法了吗?谁还会像他们这样来说一说?”接着喊了两名学生依次模仿着说了一遍。教师对说对的学生又进行了一番鼓励:“你说得真好!”紧接着教师进行小结。之后组织了大量的巩固练习。

乙教师的教学设计如下:

在购买玩具车的情境图下产生算式“44+38”。

师:下面请同学口算这个算式的答案,并说出你是如何想的?然后在小组里说给大家听。看谁的方法多?

(在学生小组内充分交流的基础上进行了全班交流)

师:请各组同学之间进行交流,其他同学要注意倾听。

生1:我是这样算的:44+30=74,74+8=82。

师:听懂他的意思了吗?谁能解释一下?

生2:他的意思是把38看成30,先用44加30等于74,再用74加上少加的8,就等于82。

师:有与他方法一样的吗?(不少学生举手表示一样)与他方法差不多的有吗?

生3:我的算法与他差不多。我是把44看成40,用40先加38等于78,然后再用78加上少加的4,就等于82。

师:还有与他们的方法不一样的吗?

生4:44+40=84,84-2=82。

师:谁听明白了他的意思?能解释一下吗?

生5:他是把38看成40,先用44加40等于84,再从84里面减掉多看的2,就等于82。

师:没有听懂的同学还有吗?能提出你的疑问吗?

生6:题目是加法,为什么要减2?

师:谁来解释一下?

……

在进行教学研讨的时候,我们问了甲授课教师为什么不让那些还想表达的学生再说,却让其他的学生去重复了别人的想法。这位教师这样说道:之所以没有让其他的学生再往下说,就是想“免生枝杈”,怕学生没完没了地说,有的说不定说错了还得再帮助纠正,这样便会耽误教学的进程,完成不了预定的教学任务。

其实,甲老师讲的这种情形在教学中经常会遇到。在平时的教学中,有时教师为了顺利完成课前预设的教学方案,就压缩学生独立尝试、探索的时间,挤占学生交流碰撞的时间。长此以往,他们就会丧失参与交流的积极性,而且发散性思维能力难以得到培养。

综上所述,数学课堂上教师要学会了解学生,尊重学生;要学会平心静气,耐心等待。懂得给学生充分探索的时间,自由表达的时间,多向交流的时间,深刻思考的时间……从而让学生牢固地掌握知识,形成数学能力。

猜你喜欢
小学数学策略课堂教学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Passage Four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