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枫
摘 要:韩少功是公认的寻根文学的倡导者,却拒绝使用寻根文学这个口号,极力淡化与寻根的关联。评论界与韩少功在“寻根”问题上一直存有分歧。还原1980年代的同时把握当下,才能切近韩少功的“寻根”文学观念,发现被遮蔽的真相。
关键词:韩少功 现代性 文学寻根 超越“寻根”
在寻根文学思潮中,韩少功是最具代表性的一位作家,他是公认的寻根文学的倡导者。1985年,正是在他发出《文学的根》这篇激情宣言之后,郑万隆的《我的根》、李杭育的《理一理我们的“根”》、阿城的《文化制约着人类》等等与“根”有关的文章相继发表,配合文学创作,引发一场蔚为壮观的“寻根文学”潮流。
而同时,他又是“寻根文学”潮流中最为特异的一位作家。他反复声称,从来不用“寻根文学”这个口号,“寻根”只是他考虑的诸多问题中的一个,极力淡化与“寻根”的关联。这与当代文学史提及寻根必谈韩少功的现象形成鲜明对比。然而对韩少功而言,寻根终究是一个绕不过去的话题。在一些访谈中,他回溯1980年代的文学图景,表达对批评界之于寻根和他本人的评判的不满与反拨。评论界与韩少功在寻根问题上一直存有分歧,这引发我们追问,在误读的背后潜藏着什么?还有哪些被遮蔽的真相?我们在还原1980年代的同时把握当下,走进韩少功的文学世界,探求他的真实的“寻根”文学观。
一、在中西碰撞中寻找东方文化的思维和审美优势:是现代性还是反现代性?
1980年代,文学界出现大量模仿、复制西方现代派文学的文本,这种横向移植引起韩少功等作家的不满,继而阐发了寻根的主张。然而,在急速奔向现代化的潮流中,韩少功的“文学之‘根应深植于民族传统文化的土壤里”①这一言论被视为倒退和保守,寻根思潮在当时遭遇到了双重批评,罪名分别是“回到‘封建主义文化的危险动作”和“‘民族主义‘保守主义的反动”②。寻根由此一度成为反现代性的代表。
反思1980年代,我们发现将现代化与西化同义,正是当时思想界与文学界对“现代化”概念的简单化理解。而将中国的现实文化语境悬置,去实现文学的现代化,更被虚化为一个巨大的幻象。那种不顾实际、狂飙突进的追赶现代化的梦想无疑是幻想中的乌托邦。而韩少功提出“文学的根”却正是基于对现代性的追求,他认为:“真正有生命力的文明不可能简单复制,只能依据内因外缘等各种条件进行创造。”③
韩少功始终关注本土资源,注重发现民族文化传统和民间资源中的有益因素,在他看来,本土文化与西方文化并不是矛盾的双方,传统与现代也绝非对立的两极。在急促的现代化浪潮中,他冷静自信,在1985年,就发出颇具现代眼光的言论,“在文学艺术方面,在民族的深层精神和文化物质方面,我们有民族的自我。我们的责任是释放现代观念的热能,来重铸和镀亮这种自我”。④
更为可贵的是,他采取辩证发展的思维,既反对全盘西化,也看到在文化寻根口号下回归国粹的现象,将之批评为“西方文化中心主义的另一种表现”⑤。他寻找东方,“所谓寻根就是力图寻找一种东方文化的思维和审美优势”⑥,但同时承认东方文化有糟糕的一面,关键在于“在重造中寻找优势”⑦。而对本土与东方的体认并不等同于拒绝西方,“寻根文学”受到西方文学精神的滋养,“很多作家与批评家对‘寻根摩拳擦掌之日,恰恰是他们对西方文学与思潮如饥似渴狼吞虎咽之时”⑧。对韩少功而言,寻根的目的是以过去观照当下,在世界格局中观照中国,而这正是现代性之精神所在。
二、从闭锁的文学困境到开放的小说公园:是文化寻根还是文学寻根?
1980年代中期,历经伤痕文学、反思文学、改革文学的新时期文学在审美和思维上都陷入继续发展的困境。“作者笔下只有政治的人,没有文化的人。”⑨基于对这种现状的突围,文化开始进入作家的视野。在《文学的根》中,韩少功先后提及楚文化、新疆文化等,在小说创作中将笔触伸向民间和乡土。寻根思潮由此被冠以“文化寻根”称谓。而这也成为评论者批判“寻根文学”的文化复古主义和保守主义倾向的一个理由。
那么,韩少功以及其他寻根作家的文化选择果真是对文化本身的迷恋吗?其实,韩少功已经给出了答案。这是“一种追求和把握人世无限感和永恒感的对象化表现”{10},目的在于“叩问人性与灵魂”{11}。关注人的文化心理和集体无意识行为,正是“寻根文学”的深层次追求。而艺术表现的突破创新也于同期发生。寻根是“一种审美意识中潜在历史因素的苏醒”{12},文化只是一个基点,将文化引进小说的视域,打开另一个崭新的时空,充溢着自觉的现代审美意识和鲜活敏锐的艺术感觉,是一种文学创作转型的策略。
1980年代,韩少功就称“小说应该是一些困境”{13},1990年代初期,声明小说“为现代人提供和保护着精神的多种可能性空间”{14};在新世纪,韩少功又旨在把小说做成一个公园,“有很多出口和入口,读者可以从任何一个门口进来,也可以从任何一个门口出去。你经历和感受了这个公园,这就够了”{15}。这不禁使我们想起米兰·昆德拉在《小说的艺术》中的一段话:“小说家画出存在地图,从而发现这样或那样一种人类可能性。”{16}无论是韩少功的小说公园,还是米氏的小说地图,寻找新的未知的可能性,寻找鲜活、多义、流动而又永恒的文学存在是伟大作家的共同关切所在,正是在这层意义上,寻根文学的“寻找”本身就具有一种永恒性。
三、拒绝主义与流派:超越“寻根”的“寻根”文学观
在充满理想主义气息和文学变革精神的1980年代,韩少功并没有盲目狂热。对于“寻根文学”,他始终保持清醒的认识,在《文学的根》推出、寻根形成潮流之后的1986年,就写下《好作品主义》,拥护各种主义名下的好作品而反对各种主义名下的坏作品。在近年来的多篇访谈中,也一再宣称,“寻根”提法背后存在很多分歧,“有的倾向于继承中国文化传统,有的倾向于否定中国文化传统。介于这两者的兼容状态也有”{17}。他不接受文学史之于他的归类和定位,多次申明不愿过多参与“寻根”讨论。不免让人心生疑惑,究竟是文学史误读了韩少功还是他本人误读了自己?
在我们陷入困惑的同时,他又宣称:“一场讨论降温,也不意味着讨论所指涉的问题从此删除。”{18}他反对“寻根”之作或是非“寻根”之作{19}的分类验收法,追求更广义的“寻根”。{20}拒绝寻根共识性的提法,又提出更广义的“寻根”,看似自相矛盾,实则耐人寻味。韩少功既抽离又融入的双重姿态,意图在于超越具体的文学思潮和表面的文学现象去把握文学发展的内在精神和规律,坚持个人视角{21}和文学创作的独特性,不被各种潮流裹挟、湮没。
而寻的过程从来都不是窄化的,也不是静止的。从对文化问题的关注到更广义的寻根,从对先锋文学形式创新的认同到对技术主义的批判,从1980年代向往个人主义、关心自由问题,到1990年代批判消费主义盛行和文学世俗化,回归深远的社会关怀,他始终是风口浪尖上的开拓者。他创办《天涯》,回归乡村,走向民间,更是对寻根身体力行的实践。
韩少功是“思想型”作家。在寻根思潮盛行之时,他率先而起,入乎其内,在潮流尚未退潮之际,又出乎其外,以一种更为冷静、客观、辩证的视角观照寻根文学以及整个新时期文学。1990年代以来,从广义的文学寻根的角度来看,他从未停止对“根”的思考和寻找。他敏锐的学术勇气、厚重的人文思想和品格在当代文学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与价值,留给我们无限的思索
与追寻。
①④{10}{12} 韩少功:《文学的根》,最初发表于1985年《作家》。《文学的根》,山东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第77页,第84页,第79—80页,第79页。
②⑧{11} 韩少功:《寻根群体的条件》,《上海文化》2009年第5期,第15页,第14页,第13页。
③{18}{19}{20} 韩少功:《文学史中的“寻根”》,《南方文坛》2007年第4期,第78页。
⑤{17} 韩少功,王尧:《八十年代:个人的解放与茫然——韩少功、王尧对话录(之一)》,《当代》2003年第6期,第196页,第194—195页。
⑥⑦ 韩少功:《东方的寻找和重造》,最初发表于1986年《湖南文学》。《文学的根》,山东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第85页,第87页。
⑨ 王尧:《1985年“小说革命”前后的时空——以“先锋”与“寻根”等文学话语的缠绕为线索》,《当代作家评论》2004年第1期,第106—107页。
{13} 韩少功:《胡思乱想》,最初发表于1988年《钟山》。《文学的根》,山东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第108页。
{14} 韩少功:《灵魂的声音》最初发表于1991年《小说界》。《文学的根》,山东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第124页。
{15} 韩少功,王尧:《文学:文体开放的远望与近观——韩少功、王尧对话录(之三)》,《当代》2004年第2期,第194页。
{16} 米兰·昆德拉:《小说的艺术》,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版,第54页。
{21} 韩少功:《文学:梦游与苏醒——在首届上海大学文学周的演讲》,《上海文学》2006年第10期,第63页。
基金项目:教育部“211”工程项目“社会转型期的文学与文论”子项目“国门大开与文学寻根”;2012年辽宁省教育厅重大人文社会科学专项项目“历史转型与中国当代文学思想理论研究”,项目编号:ZW2012007
作 者:张 枫,辽宁大学文学院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在读博士研究生,沈阳航空航天大学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现当代文学与文化。
编 辑:魏思思 E-mail:mzxswss@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