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方博弈易陷困局

2013-04-29 01:39项保华
管理学家 2013年6期
关键词:昌盛韦尔奇决策者

项保华

当决策问题涉及到多方互动时,决策者需要对其他相关决策者的意图与行为进行正确的预测,有时做到这一点非常不容易:决策者有时以为自己是超人,而其他各方相对低能,结果就会在无意中导致盲目冒进;人际互动可能引发即时的情绪反应,并导致令人事后追悔的决策;等等。涉及多方博弈时,以下就是人们易陷的几类困局。

市场有限:慎扩张过度

在创业投资决策中,通常存在着这样的现象:提出构想的企业家往往表现得比较乐观,而项目投资者则表现出更多的怀疑态度。在这里,企业家由于长期关注项目,个人激情高涨,非常了解项目的细节,对项目过程与成果有着令人愉快的憧憬,结果有点变得当局者迷,反而看不到项目所处市场的竞争性;而投资者作为旁观者可能对项目有着更为清醒的认识,由于需要付出金钱,更容易考虑失败的风险,特别是行业总体上存在的基础风险,注意到企业家个人素质对于风险的影响。

充满激情的决策者往往较为相信自己的能力,却不愿承认别人也同样有能力,这样,在考虑竞争性对抗时就会在无意中高估自己胜出的几率!在许多快速成长的行业中,就存在着同行企业竞相进行产能扩张的情况。一旦市场总需求变得难以持续增长时,整个行业就只能容纳少数企业扩大产能并取得效益,若大家仍继续扩产,结果就易导致全行业产能过剩,引发激烈的市场争夺价格战,结果带来全行业利润水平的下降。有报道称,国内软件业中就曾因各厂商间的相互竞争、价格恶拼,项目报价不是按照真正完成项目的需要,如产品和人/天成本加合理利润的原则去计算,而是依靠“两问”(一问用户预算数字,二问竞争对手报价)得出自己的开价。甚至还出现这样的极端情况,有两个国内软件市场巨头企业为竞争某地一家大客户,其中的一方头天刚报出200多万元的“天价”,第二天便改成了30万元,结果把客户都给彻底搞糊涂了,甚至怀疑是否存在真正客观的项目报价。

傲慢假说:防并购陷阱

在企业并购中,卖方比买方更了解目标企业,按常识看,只有买错没有卖错,并购成功率不高的事实似乎也说明了这一点。既然如此,现实中为什么还会频频发生并购案?从表面上看,并购意味着成功,可能起到消灭对手、做大企业甚至提升股价的作用;从实质上看,如果被并购业务与并购企业原有业务存在着一定的互补性,在并购后可以更好地发挥其效能,那么对于卖方而言不具价值的劣质业务,对于买方来说也许可以成为很有价值的优质业务。除了这些考虑之外,还有一个影响并购决策成败的因素是高估自我。

早在1986年,理查德·罗尔就提出“傲慢假说”,认为并购企业管理层高估了自身的管理才能,在规划改造目标公司时过分乐观,以致在资本市场上花大价钱大规模地高价收购其他公司,最后改造失败,无法收拾残局,把并购过程的绝大部分利益拱手让给了目标公司股东。“傲慢假说”在后来的实证研究中被多次验证,即当并购消息传出后,收购方股价不涨反跌。傲慢假说涉及的是决策者对于目标公司与自身企业情况的误判,这就是高估自己对于目标公司的控制力,而低估原先在被并购公司中任职的经理们的能力,从而愿意溢价收购。2004年,TCL满怀豪情并购法国汤姆逊彩电,却一度陷入经营困局;同年6月22日,在北京中国大饭店,李东生问杰克· 韦尔奇:“韦尔奇先生,我们如何能把汤姆逊在北美的业务扭亏为盈?”韦尔奇回答说:“我当时因为赚不了钱才把这个企业卖掉了,所以,我没有任何办法让这个业务再赚钱。”

多方竞购:破赢家诅咒

人们争取项目的本意往往是为了赢利,但在竞标中,有时会把目标转换成在竞争中胜出。多方博弈会在无意中激发出争斗心,最终出现所谓的“赢家诅咒”现象,也就是最后的竞争胜出者尽管似乎挣得了面子,却由于出价太高而使项目变得不合算。当投标金额偏离了底线要求时,即使拿到了项目,结果却并不能给公司带来实质性的好处。

据报道,广东昌盛集团曾经坚持做商业地产和高档住宅,几乎是“做一个赚一个”,其董事长邹锡昌信奉李嘉诚“第一是地段,第二是地段,第三还是地段”的地产投资理念。2006年,一度拒绝上市的昌盛集团与高盛签下对赌协议,身负上市压力。为满足上市所需的土地储备要求,邹想以2.46亿元拿下广东省中山市一块土地,该土地所处区位并不符合邹锡昌的投资理念,但受上市憧憬影响,一贯稳健的邹一反常态,将投资风险抛到脑后。2007年9月,中山地块举行拍卖会,为与另一地产巨头争地(双方轮番举牌,历经一个多小时,前后共计举牌308次),昌盛集团最后以7.9亿元得到这块地,是原预算的三倍多。这次高风险的投资给昌盛集团带来了很大压力,加之后来2008年的金融危机,昌盛集团遭重创。

实际上,在考虑多方博弈问题时,如果不能正确识别其他行动者的目标意图,并采取相应的有针对性的做法,就很难取得预想的决策效果。索罗斯甚至认为,正是由于人际行为之间存在着反身性(reflexivity)作用,即参与者和事件互相影响,构成了双向反馈的环路,才形成了个人偏好及经济泡沫的自我强化机制,导致了整个经济体系的内在波动性。为了确保实现稳健的有机式增长,企业需重视各层次领导、创新、增长能力的提升,建立灵活应用的管理体制,加强风险管理和成本控制,从而提升整体组织的运行效率与效益。

猜你喜欢
昌盛韦尔奇决策者
让下属安心工作
不要抱怨
热浪滚滚:新兴市场决策者竭力应对通胀升温 精读
Surface active agents stabilize nanodroplets and enhance haze formation*
认准这个“壹”,才是正宗的昌盛“海南壹号”
“最关键”的施工力量——决策者、执行者与实施者
倪昌盛论
决策者声望寻求行为、团队努力与团队绩效
充耳不闻与从谏如流:建议采择研究述评
杰克•韦尔奇:掌控人才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