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寿邦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改革的不断深化,特别是近年来高校扩招,普高升温,使中等职业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问题和挑战,中职教育陷入了办学的艰难困境中。按照格尔木市职业教育总体规划要求,格尔木市职业学校以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为重点,紧紧围绕解决职业教育发展的瓶颈问题,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推动职业教育事业科学发展。
一、格尔木职业教育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近年来,受文凭的价值导向和传统观念的影响,使千军万马共挤“独木桥”,争着上大学,“高中热”直接影响中职教育,造成了严重的损害。一是优秀生源几乎全部上了高中,中职学校生源不满甚至寥寥无几。为维持正常办学,基础及素质再差的学生还得招进来,致使生源整体素质较差。要把这样的学生培养教育成为合格的中职毕业生,其教学难度相当大。二是有的学生在中学就没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进入中职后,更没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学校严格要求,他则退学不读了,又造成生源流失,教学上处于进退两难的境地。三是师资结构不合理,存在教师老龄化和专业技术人员短缺的问题。四是校园精神虚脱。职校生由于大部分在初中就是后进生,长期以来,存在对自我要求低,不良习惯较多等问题。许多学生对自己的行为认识模糊,以为自己追求的就是主流人生态度。
二、格尔木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新举措
(一)拓宽渠道,走多种形式办学之路。中职学校只有坚持多渠道办学,允许学校根据当地人才需求和自身办学能力。一是进入职校就读的学生也按升入高中来计算原初中学校的升学率,这既减轻了初中学校的升学压力,也给职业学校带来了较为宽松的招生环境。二是格尔木本地生源在当地职业技术学校就读的免除了三年的全部学费。三是在不影响义务教育阶段正常教学前提下,根据实际需要,学校可以常年随时招生。四是学校还出台了各种优惠政策,如对下岗职工和特困户子女减收学费、免收住宿费,设立贫困生困难补助、优秀生奖学金等,使职业学校出现了“热招”的好势头。五是与全省各市(县)教育行政部门、周边学校保持联系和接触,通过当地党政部门领导的大力支持,不断拓展办学的新思路、新时空,使学校逐步走出了招生难的困境。六是及时调整专业结构。针对格尔木兴建盐湖城、光伏城、学前教育师资紧缺等实际,学校及时开设了化学工艺、风电场机电运行与控制、学前教育等具有需要性、特色性的新专业。七是实行订单式培养。学校先后与青海盐湖工业有限公司、格尔木豫源公司、格尔木华信公司等多家大、中型企业建立了校企合作关系,使“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常态化、制度化。总之,社会需要什么从才,学校就开办什么专业,培养什么人才,并逐渐向终身学习体系发展,满足社会的各种需求。
(二)深化改革,树立正确的办学理念和培养目标。学校领导经常深入市场,在充分进行调查、论证的基础上,科学合理地确定自己的发展方向、专业设置。从宏观上把握改革大方向,制定出严密的、有指导性的改革方案,教学评估体系、专业评优机制等。
(三)发挥优势,积极打造示范性中职学校。学校将“创办盐湖化工特色专业,打造省级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确立为办学目标。一是坚持德育为首,坚持素质教育,加强科学化管理,从严治校,加强“三风”建设,促使学校管理不断迈上新台阶。二是加强“双师型”队伍建设。有名师,才能创名校,有一流的教师,才能培养出高质量的学生。近年来,学校一方面加大教师培训力度,积极选派年轻教师到广州、天津、青岛等职业教育较发达的地区培训学习;另一方面,积极招聘了50余名懂技术能教学的新教师,进一步壮大了学校师资力量,及时弥补了专业教师不足的问题。三是不断加强现代化教育教学设施建设。现代化的教育更需要现代化的教学设施。没有现代化建设设施,就很难培养出现代化的学生。2010年格尔木市政府投资1.16亿元新建了格尔木市职业技术学校,校区占地面积200亩,总建筑面积3.06万平方米,可容纳100名教师和2000名学生办公学习和生活,学校基础设施建设及教育教学设备全面得到了加强。
(四)创设条件,努力满足学生提高学历的需要。对此,学校采取多种渠道努力提高学生学历层次。一是鼓励学有余力的学生参加广播电视大学学习,学校在助学辅导、教材提供等方面给予方便。二是积极为学生取得“多证”服务。在市就业局等单位的协助下,学校建立了诸如“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等考试站,形成培训考试一条龙的服务系统。学生在毕业时除取得学校毕业证书外,还可取得其它证书,积极推行与多种有效证书对接制度,以此增强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实力。三是积极申报成立格尔木市盐湖化工职业技术学院。积极为学生进一步提高学历层次和技术能力水平创造条件。
(五)能力为本,全面提高学生综合技术教育。学校特别注重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认真搞好实践性教学活动。在全市建立了20多个长期的协作联合企业,作为实习场所,建立了教学科研、生产一体化的办学体系。同时,开辟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开展技能训练,实施技能达标,保证毕业生用人单位的满意,使中等职业教育永葆活力,立于不衰之势。
三、实现格尔木职业教育跨越发展的几点思考
(一)改革办学模式,提高学生综合能力。一是要结合格尔木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劳动力市场的实际,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办出特色。首先要对学生进行择业观的教育,使学生有面向生产、服务第一线,做有觉悟、有技术能力的劳动者和各类技术、管理、服务人员的志向和意识;要大力加强和企业以及各相关部门的联系,在教学工作中重视对学生的综合能力的培养。二是要根据当前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和产业结构、技术结构变化比较大的特点,对现有教学进行改革,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特别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不断更新自己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他们今后的发展打下牢固的基础。
(二)充分利用良好的政策环境,争取更宽广的发展空间。要充分利用教育、劳动等部门给予的政策,结合格尔木盐湖城、光伏城、“两区”建设及学校实际,发挥优势,不断充实壮大教师队伍,提高教师专业教学水平,主动与企业和职业高校联合,与行业沟通,了解人才需求的结构和数量,适时调整专业与课程,加强主动服务当地经济社会的能力。积极利用各类媒体,宣传职业教育,扭转忽视职业教育的倾向。
(三)创建和谐校园文化,提升学校管理水平。学校通过建设书香校园,逐步形成体现人本管理内涵的制度文化,彰显和谐教育之美的校本文化,进一步推动和谐校园文化的构建。树立管理人与关心人的和谐统一的现代管理理念。以可视、可闻、可感的校园文化浸润师生心灵,推动学校向更高、更远的目标迈进。
(四)加强就业指导,提高学生就业率。学校把学生的就业问题作为学校工作的重点内容。一是充分了解学生的就业意愿,并适当给予就业指导,帮助学生拓展思路,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创业意识。二是通过各种渠道全员参与广泛搜集各种招工信息,主动与企业取得联系,并把这些信息及时反馈给毕业生。三是借助于报刊、电视、网络等多种手段积极宣传学校的办学特色、办学成果及毕业生信息,吸引用人单位上门。四是自主组办人才交流洽谈会,邀请企业上门“签约”,与企业充分互动建立良好合作关系,形成自有的稳固的毕业生就业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