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盈盈 李天贤
摘 要:本文从认知语言学的视角,系统考察和对比了汉英语言中“耳”的概念隐喻。研究发现,相同的身体结构与感知器官使汉英两种语言共享“耳”概念的大部分隐喻投射;地理位置及认知的参照点等方面的不同使两种语言有各自独特的隐喻投射;汉英语“耳(ear)”共投射到三个域:智力知识域、社会关系域和情感态度域。
关键词:人体词 “耳(ear)” 概念隐喻 对比研究
一、引言
隐喻既是一种普遍的语言现象,也是一种普遍的思维方式。生活中的众多概念、活动和语言表达都通过隐喻的作用表征。王寅(2005)认为,概念和意义系统是基于感知体验,而感知体验又是基于人的身体构造。王文斌(2007)指出,人们总是采取“近取诸身、远取诸物”的方式表达新事物和新概念从而认知和感知外界事物。也就是说,人类最先通过眼、耳、口、鼻、手等身体器官来认识世界和发现世界。
近年来,身体部位词受到众多学者们的关注,如王迎春(2005)、张少姿(2009)探讨汉语中人体部位词的隐喻现象;陈家旭(2005)从英汉对比的角度思考英汉语中人体隐喻化认知;高明乐、朱文俊(2005),李瑛、文旭(2006),覃修桂(2008),齐振海(2003)探讨了一些重要人体词如“头/head”“手/hand”“眼/eye”“心/heart”等的隐喻,却鲜有学者涉及人体词“耳”的研究。“耳”是对声音刺激作出反应的身体器官,是仅次于视觉的重要感觉形式。“耳”在人类感知、辨别声音、收集信息以及进行语言交际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本文借助语料对汉英语中的“耳(ear)”的隐喻进行对比研究,探究汉英语中该人体词隐喻的认知共性与差异。
二、汉英“耳(ear)”概念隐喻的认知共性
覃修桂(2009)指出,在汉英两种语言中,人们都可以用听觉器官与外部世界互动所获取的经验指称我们内在的情感或认知状况。汉语中的“耳”常指听觉和平衡感觉的器官“耳朵”。《牛津高阶第六版》对“ear”的定义是“either of the organs on the sides of the head that you hear with”。相同的身体结构与感知器官使两民族在使用“耳(ear)”时存在认知共性。
1.“耳(ear)”喻“能力”
“耳”最主要的作用是分辨声音,从而获取信息。获取的信息为人们形成某种能力提供了丰富的原始材料。如:
(1)为将之道:身临战场,务要眼观四处,耳听八方。
(2)赏勿漏疏,罚勿容亲,耳目人间,知外患苦。
(3)But I think I have an ear for talent.
(4)You need a good ear to master the piano.
汉语中的“耳”主要是指“审察、了解、收集”信息方面的能力,而英语中的“ear”主要是指“识别、欣赏、辨别”的能力。虽其都喻指能力,但侧重点不同。原因在于两民族在认知事物时采用的认知视角不同。汉民族关注收集信息的能力,英民族却是关注耳朵分辨声音、欣赏的能力。
2.“耳(ear)”喻“窃听、打探”
“耳”在获取信息的过程中,采取的可能不是直接的,而是间接的方式,即窃听或者打探。如:
(5)遍地都是他的耳报神,他岂有不知之理。
(6)蛇头大都是黑道上的人,他们耳目灵,眼线多,手段辣。
(7)Be very careful not to swear in front of little children.Little pitchers have big ears.
此处,“耳”不是指具体的耳朵,而是耳朵所具备的不同寻常的获取信息能力。“耳报神”“ 耳目”和“big ears”都是从耳朵的功能隐喻出来的。“隔墙有耳”中的“耳”也喻指“窃听、打探”。
3.“耳(ear)”喻“注意力”
“耳”的功能“听”是信息输入的重要方式。人们只有在信息接收传到大脑处理后才能形成想法。若人们对某件事注意,就会用耳朵将关于这件事情的信息都记在脑海里面;若不想注意,他们常常会低垂着头、耷拉着耳朵,即关闭自己耳朵对外界信息的获取之道。如:
(8)我说的乃是金玉之言,外交秘诀,你老哥千万不要当做耳边风。
(9)我没料想到他对同志们的批评竟充耳不闻。
(10)Everything I tell them just goes in one ear and out the other.
(11)She decided to shut her ear to all the humors.
“耳边风”“充耳不闻”“go in one ear and out the other”及“shut ones ear”都是指对某事不予以注意。其他如“两耳不闻窗外事”“声声入耳”“洗耳恭听”和“keep an ear to the ground”“with half an ear”和“have sb.s ear”等都喻指“注意力”。
4.“耳(ear)”和其他词一起喻“亲密的关系”
人们日常交流一般隔着一定距离的,但若其想要和对方沟通自己的意见或者秘密但又不想让他人得知时,往往会在耳边悄悄耳语。这证明两个人之间的关系是十分亲密的,所以“耳(ear)”可以喻“亲密的关系”。如:
(12)咱们从小耳鬓厮磨,你不曾拿我当外人,我也不敢怠慢了你。
(13)别人说他俩是耳不离腮,影不离形,好的活像一个人。
(14)He claimed to have the ear of several top ministers.
“耳鬓厮磨”“耳不离腮”和“have the ear of sb.”指与某人的关系十分亲密,相互信任。汉语的这两个成语中都用双源域“耳”和“鬓”/“腮”来指出这种亲密的关系,英语中只是用单源域“ear”就能表示。说明了表达同一个隐喻概念时汉英语之间的细微差异。
5.“耳( ear)”喻“羞愧、窘迫和兴奋等情感或者态度”
“耳(ear)”是人类五官的一个重要部分,所以“耳(ear)”是与人类各种各样的情感态度密切相关的。当人们在生活中遇到兴奋、窘迫及紧张的情景时,心理状况会发生变化,身体状态也会发生变化。当某人遇到紧张的事时,脸会变红,耳根也会变红。如:
(15)忽见禁子走来,轻轻的向倪完耳边说了几句。倪完吃了一惊,不觉耳红。
(16)说到婚事,姑娘顿觉脸红耳热。
(17)“I bumped into your ex-wife last night.”“I thought I could feel my ears burning!”
“耳红”“脸红耳热”和“sb.s ears are burning”中的“耳(ear)”喻指一种情感或者态度。这种态度和情感是由某种情景导致的。“耳朵发烧”“面红耳赤”指某人由于尴尬或生气使得五官的生理状态发生变化,强调情感或态度。英语中表示这种意思的表达虽存在,但却没那么丰富。
三、汉英“耳(ear)”概念隐喻的认知个性
覃修桂指出,体验哲学和认知语言学虽强调人类具有类似感知体验,但也突出认知主体的作用。王寅指出,“人类有想象力丰富的大脑,有种种认知方式(如隐喻等)和高度的思维能力,在范畴和概念化的过程中,可从相同角度来认识空间、事体、事件等,也可从不同角度来认识它们的不同特征和不同部分,并对其进行词汇化。”由此得知,两者虽具共性,也存在个性。
(一)汉语“耳”概念隐喻的认知个性
相同的基本义使两者存在认知共性,但不同的思维视角会导致词的意义发生变化。汉语中的认知个性分析如下:
1.“耳”喻“类似耳的物体”
“耳”位于头的两侧,像头的装饰物一样附属于头。人们通常用“耳”喻指形状类似“耳”的物体或附属于某物两边的物体。“木耳”“银耳”和“猫耳朵(一种中国小零食)”带“耳”是因为其外在的样子和人类的“耳”有类似的地方。“耳房”和“耳门”中带“耳”是指“附属于某物两边的物体”。“耳房”指跟正房相连的两侧的小屋,“耳门”指“大门两侧的小门”。小屋和小门都有两个且附属于中心物两侧和“耳”附属于“头”一样。英语“ear”却无此用法,这可能是因为汉民族重感性思维,英民族重理性思维。
2.“耳”喻“理智和聪明”
“耳”的作用是让人们听见外界的信息,接收至耳朵,进入人脑。其中有用的信息让人们变得对外界事物具有敏锐的感知能力,人也越来越理智和聪明。如:
(18)他耳聪目明,什么事都很难瞒住他。
3.“耳”喻“没有主见、容易轻信他人”
“耳”的作用是让人们听见外界的信息,形成自己的判断。当人们对自己没有信心或者对某件事难以肯定时,他们在“耳”接收信息的过程中会重点听取别人的意见和想法而不通过自己的理智思考。形容词“硬”修饰“耳”一般表示正面的、积极的意思,而“软”则是负面的、被动的。如:
(19)她耳朵软,听人家一说就信以为真了。
(20)那司棋也曾求了迎春,实指望能救,只是迎春语言迟慢,耳软心活,是不能做主的。
4.“耳”喻“通過虚假手段欺骗他人”
“耳”和“眼”是人类认知外界最为直接的两种方式。当人们想要欺骗他人时,可以制造一些假象让他人看到或者听到,从而起到误导的作用,才使其具有“通过虚假手段欺骗他人”的隐喻意义。如:
(21)必须假手他人,死于道路,方可耳目。
(二)英语“ear”概念隐喻的认知个性
英汉民族思维方式差异极大。英语中“ear”的隐喻有其独特的认知。
1.“ear”喻“反应”
“Ear”是人们接收外界信息的器官。信息接收后要对其作出相应的反应。英语中“ear”表示“反应”,汉语则无此用法。如:
(22)I dont know what theyll want when they arrive—well have to play it by ear.
2.“ear”喻“缺乏经验”
如果比喻一个人缺乏经验,英语会用“wet behind the ears”,汉语则无。如:
(23)At that time he was still wet behind the ears.
四、结语
综上所述,汉英“耳(ear)”的隐喻既有认知共性(如喻为“能力”“窃听,打探”“注意力”“亲密的关系”“羞愧、窘迫和兴奋等情感或者态度”),也有认知个性(如汉语中喻为“类似耳的物体”“理智和聪明”“没有主见、容易轻信他人”“通过虚假手段欺骗他人”,英语中喻为“反应”“缺乏经验”)。进而可得,“耳(ear)”的隐喻投射范围主要包括智力知识域(能力、理智与聪明、缺乏经验)、社会关系域(亲密的关系)和情感态度域(窃听打探,注意力,羞愧、窘迫和兴奋等情感或者态度,没有主见、容易轻信他人,通过虚假手段欺骗他人,反应)。
参考文献:
[1]王寅.语言的体验性——从体验哲学和认知语言学看语言体验观[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5,(1).
[2]王文斌.隐喻的认知构建与解读[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3]王迎春.试论汉语中表人体部位词的隐喻现象[J].语文学刊(高教版),2005,(9).
[4]张少姿.汉语人体器官名词的隐喻研究[J].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4).
[5]陈家旭.英汉语人体隐喻化认知对比[J].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
[6]高明乐,朱文俊.汉语“手”和英语“hand”的领域转移比较[J].外语研究,2005,(1).
[7]李瑛,文旭.从“头”认知——转喻、隐喻与一词多义现象研究[J].外语教学,2006,(3).
[8]覃修桂.“眼”的概念隐喻——基于语料的英汉对比研究[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08,(5) .
[9]齐振海.论“心”的隐喻——基于英、汉语料库的对比研究[J].外语研究,2003,(3).
[10]覃修桂.英汉语听觉概念隐喻的共性与个性[J].外语学刊,2009,(1).
(陈盈盈 李天贤 浙江宁波 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学院 315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