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志成
[摘要]
由于当前中学生中常常出现道德缺失的现象。例如道德判断力低、是非美丑混淆。社会责任感不强等。分析原因,与我们的教育方式的偏颇有一定关系。教师在教学中往往忽视对学生心灵的开发、个性的培养以及理想的建造。作为信息技术教师,在教学中更应该技术与人文并重,积极的将人文精神渗透到信息技术课的方方面面,本人对此提出了个人的看法。
[关键词]
人文精神 个性发展 创新 和谐 师生关系 多样化教学
当今社会正处于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人们在享受着经济发展成果的同时,也在承受着人文精神缺失给大家带来的伤害。拜金主义、功利主义的疯长,导致集体主义、重义轻利的传统道德体系受到严重冲击。假冒伪劣商品的频频出现,面对犯罪行为人们的袖手旁观,这一切现象无一不在告诉我们,在加强经济现代化建设的同时,更应加强精神文化的建设,努力培养国民的人文精神。這是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国家现代化顺利实现的保障,因此,必须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更要清楚我们的任务不仅仅是传道、授业、解惑,更重要的是关注学生思想品质的教育,尊重学生个性的发展,培养学生顽强的毅力,鼓励学生积极创新、团结协作,努力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一、人文精神的内涵
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珍视,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具体而言,人文精神是人与自然和谐的精神,人与社会统一的精神,是正确对待自我与他人的精神,是实现自我人格完满发展的精神。人文精神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一种对真善美的追求,以此来谋求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和尊重,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的统一,个人理想与社会责任的统一,以及物质追求与精神追求的平衡和持久发展。对于中学生而言,人文精神也有它特殊的意义。它主要体现在中学生能够养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能够正视自己,尊重他人,团结同学;有辨别是非美丑、判断正误的能力;有顽强的毅力和敢于创新的精神;有集体主义观念和一定的社会责任感;能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信息技术学科需要人文精神
中国科学院院士杨叔子子说:“应该教育学生有崇高的人生价值取向,弘扬崇高的人文精神。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没有现代科学,没有先进的技术,一打就跨。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没有优秀的传统,没有人文精神,不打就跨。”由此可见,技术与精神是同等重要的。我们知道,科技无论怎样发展,都是以人为中心的。而技术对人类文明进程的影响是“双刃剑”,即可以造福人类也可以危害人类,关键在于什么人利用技术去做什么。一个人的人文素养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技术使用的好坏。好人利用技术作好事,而坏人则利用技术做坏事。我们在教授学生知识技能的同时,更要教会学生如何更好使用技术为人类服务。因此,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我们应融入人文教育,坚持以人为本,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只有这样,才能顺应教育现代化的发展要求,培养出德才兼备的人。
三、如何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渗透人文精神的培养
要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渗透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我们需要从教学系统设计入手。正如我们所知道的,从20世纪90年代,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多媒体和网络通信技术的结合,使教学系统设计的理论正在从以“教”为主的教学设计转向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系统设计理论的发展充分体现了未来的教育更加以人为本,更加人文化。教学系统的四个核心要素就是:教师、学习者、教学内容和媒体。因此,人文精神的渗透需要围绕着教师、学生、教学内容和媒体四个方面进行。
1、 教师要明确教学目标,积极融入人文精神理念
信息技术教师要深刻的认识到技术和人文教育不是彼此孤立的,技术同样有人文内涵。要让学生知道科技的发展必须是以人为中心,一切反科学,反人类的利用科学技术的行为都将付出严重的代价。因此,在教学中要引入相关的案例,在学生之间展开讨论,锻炼学生辨别是非美丑的能力。例如:在学习“网络文明与安全”时,教师可以列举具体案例形容网络的巨大力量。当网络上出现某个值得同情的声音时,成千上万的网友会纷纷伸出援助之手。当网络上出现某件另人憎恶、愤慨的事情时,众网友又会愤愤不平,严厉声讨。在使用网络的过程中,任何人都要遵循网络规则,遵守网络道德规范,无论是谁,只要利用网络技术做出违背道德准则的事情,都要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代价。教师要积极要求学生学习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监督学生健康文明的使用互联网,教会学生鉴别网络中的各种不良信息,让学生养成良好的网络习惯,在信息的海洋中畅游,探求真理,重要的是不要迷航。
2、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鼓励学生主动创新
人文不仅是一套知识体系,也是一种精神。在自然科学领域,最重要的是体现了一种创新的精神。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教师必须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为学生建立创新的平台。教师要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欲望,发挥学生学习信息技术课的主观能动性,真正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教师可以对不同的学生设定不同的学习任务和目标,让每个学生知识、技能、信息素养都有所提升。在教学形式上,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鼓励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究,为学生搭建主动创新的平台。例如可以布置一些自主性强的学习内容。高一的实践课中有设计旅行计划这个内容。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以自己的家人或者朋友作为调查对象,了解他们的喜好,选择合适的旅游景点,积极利用信息技术工具去搜集、整理有关景点的各种信息。并参考各个旅行社网站的旅行计划,设计出具有个人特色的旅行计划书。这个活动不仅强化了《信息的获取》这一章的知识,而且通过学生亲自实践体验获取了有关中国的各个景观的知识,对中华景点以及人文景观有了详尽的了解,并对历史遗产的继承和保护有了统一的认识。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爱我中华的民族热情,学生的人文精神进一步提升。
3、积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助于人文精神的培养
教学活动是一种非常复杂的智力和情感交融的过程,而情感交融只在人与人之间进行。信息技术教师在教学中往往容易忽视与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更注重强调计算机操作知识的讲授。然而,要在信息技术课上贯穿人文精神的培养,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是非常重要的。首先,教师在课堂上要建立与学生平等的关系,把师道尊严的教学转化为民主平等的教学,避免一言堂,积极鼓励学生多发言,并注意倾听学生的看法和观点,及时了解学生的想法,并积极引导,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其次,教师的语言要饱含对学生的引导,凝聚对学生的爱与期望。要善于作"倾听者",时时以高兴、满意、慈爱、鼓励的态度欣赏学生个性化的表现,关注学生每一个微小的进步。用诸如“你做的又快又好!”; “你的信息能力驾御能力很强!”“错了没关系,再试试看,好戏在后头呢”等语言来引导、激励学生积极探究,思索,并起到控制学生的教学活动中的情绪,使之处于最佳状态的作用。最后,在教学中,教师还可以积极运用自己的个人情感去带动学生的情感,用自己的行为去带动学生的行为,从言行举止等细微小处去影响学生。
综上所述,在人类文明的历史上,科技和人文就好比飞机的两翼,推动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我们必须深刻的认识到,科技与人文并重。作为信息技术教师,应该更加重视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不断的反思教学,将人文精神融入到信息技术的教学的各个环节中,让学生在掌握技术的同时,人文精神也进一步得到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