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永玲
一、略读教学的两种现象
第一种现象:我们现用的人教版课标实验教材从三年级上册开始安排略读课文,32篇课文中有8篇略读,占总数的 25%;到了四年级上册,32篇课文中有14篇略读,约占总数的44%;五、六年级则是五五分成,精读、略读各占50%。从中我们不难发现随着年级的升高,略读的份量也逐步增大,精读则相对减少,而且略读课文也不仅仅只出现在每个单元的末尾,而是融在其中,与前面的精读课文密切联系。
第二种现象:在教学中,存在这样两个倾向,一个也许是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许多老师只重视精读课文的教学,对略读课文的教学研究甚少,不是将其视为“闲文”置于课外,任由学生自己去读,就是轻描淡写、放手自读,然后在课堂上任由学生们天花乱坠地交流,而自己却退让一边,不加指导,不予总结、反思。表面上看,教学很符合现在的教育教学理论,倡导学生自主学习。但是,认真思考这样的课堂就会有这样的感觉,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到底学到了什么呢?这样 “教而不教,读而未读”有什么用呢?另一个倾向是把略读课文“精读”化了,于是加大了教学任务。
略读课文到底该怎么教,一节课仅仅40分钟,什么可以略,什么不可以略?略读课文可以按照精读课文教学吗?这些都是需要我们思考和探讨的。
二、专家解析略读教学
关于略读课文的教学目标,《教师用书》上是这样叙述的“略读课文的教学,不同于精读课文。一是内容上,理解要求要低于精读课文,一般是‘粗知文章大意,只要抓住重点、难点,帮助学生大体理解内容即可,词句的理解不作为重点。二是方法上,教师要更加放手,要让学生运用在精读课文中获得的知识与方法,自己把课文读懂。”正因为这一“放手”要求,搞得教师们不知所措。略读课文到底要“教什么,怎么教,教到什么程度,放到什么程度”更叫我们困惑。为此我学习了几位专家对于略读课教学的解析。
叶圣陶先生对略读教学早就有过精辟的阐述:“就教学而言,精读是主体,略读只是补充;但是就效果而言,精读是准备,略读才是应用。”“精读文章,只能把它认作例子与出发点,既熟悉了例子,又定了出发点,就得推广开来,阅读略读书籍。”叶老的话清楚地表明了精读与略读的关系,精读是略读的基础,略读是精读的补充和延伸,它们同是阅读的基本方法和要求,虽然各自所起的作用不同,但就教学而言同等重要。若从对学生的成长和实际应用作用而言,略读似乎更具有独立阅读的性质,更贴近阅读教学的终极目标需要。
著名特级教师钱正权认为:略读课文教学应把握好两点:一是把握好课文在整个单元中的地位。略读课文应该是精读课文的有机延伸,是将精读学习所习得的方法进行实践运用。二是要把握好方法上的“粗放”。略读课文只有一课时,因此不能求全求深,只要抓住一点,一课一得就可以。至于抓哪一点,单元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前都有“导读”,这既是学生的阅读提示,也是教学的依据。因此教师课前要细细研读单元导读,这样才能做到该“精”的精,该“略”的略。
著名特级教师王崧舟指出,略读课的设计应以大板块、大框架的设计为主,避免精读课的线性设计,教学流程不宜过细过精,要给学生留出整块的自主阅读空间。同时,教学应从阅读技能的巩固运用着眼。阅读活动前,应让学生明确阅读的目标,并在阅读活动之后评价一下目标的达成。阅读活动的设计也要避免精读课的讲析,应以练习设计为主,尽可能多地让学生在自主的言语实践中获得语文能力的提升。
三、理论指导下的初次探索
看了专家的解读以后,在研读教材之后,我在教学六年级下册《我最好的老师》一文时进行了如下设计:
(一)从单元导读出发,制定文本的学习目标
要上好略读课,先要对单元的总体目标有深入的了解。《教师用书》上对于这一单元的目标是这样叙述的“本组教材以‘科学精神为专题编排,既是低中年级科学故事、科普文章的承接,也是上述单元的发展。选编的课文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方式对科学精神做出了阐释。……《我最好的老师》让学生认识到了科学精神的另一个侧面——独立思考和怀疑精神。”
基于以上考虑,我把本文教学目标定位为: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明白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2、引导学生抓住主要线索读懂课文,品读重点句子,探究作者为什么称怀特森先生是他最好的老师。3、抓住文章写作的特点,渗透写法指导。
(二)大板块设计,突破重难点
按照专家所说的,略读课的设计应以大板块、大框架的设计为主,避免精读课的线性设计,教学流程不宜过细过精,要给学生留出整块的自主阅读空间。于是我把整个教学过程设计为四大块:1、初读课文,了解大意;2、再读课文,设计问题并梳理问题;3、解决问题,围绕“他是一个很有个性的人,教学方法独特,常常有出人意料的举动”进行探究,受到科学精神的熏陶;4、学习写法,迁移运用。
理清了这些以后,就该解决如何突破重难点的问题了。文本的重难点很清楚,就是探究作者为什么说怀特森先生是他最好的老师,就是帮助学生理清课文的表达方法,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
那么如何突破重难点呢?
1、以读为本,以读促悟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而且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于是我设计了这样的几次读:
紧扣课题读:“我最好的老师”是题目,含义深刻。教学中,我安排了两次读课题。第一次是在新课伊始,反复读课题,读出他是“我”的、而且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根据我的提示马上就读好了;第二次是在理解了课文内容之后,解决了文中的重点问题——作者为什么说怀特森先生是他最好的老师,让学生心悦诚服地再读课题,升化了人物精神,学生读得很有感情。
紧扣中心句读:文中“他是一个很有个性的人,教学方法独特,常常有出人意料的举动”是文章的中心句,也是解决文中重点问题的突破口。围绕这句话,作者具体写出了他的“教学方法独特”“出人意料的举动”,也写出了自己由不理解怀特森先生的做法,气愤地说:“这算哪门子测验,怀特森算哪门子老师?”到心悦诚服地说:“不,你的看法错了。”分别表达了作者不同的情感。为了体会这样的情感,我做了这样的设计。首先是初读课文,并想想课文写了什么事。接着是小组合作,提出问题,然后是默读课文,找出解决问题的语句和段落。最后是一边是汇报自己的感悟和理解,一边进行感情朗读,尤其是反复朗读中心句。让学生在反复朗读中,深刻理解了怀特森先生的“教学方法独特”和“出人意料的举动”,从而由衷地赞叹“他是我最好的老师。”在看似不经意的一次次朗读中,让学生明白了这就是全文的总起句,文章详写的“猫猬兽”事件,略写的其他科学课事件都是围绕着这句话展开。在这一次次朗读中,学生对文本的理解逐渐深入,读得也越来越投入,真正做到了与文本对话。
2、渗透写法指导,迁移运用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是为了不教。学生在走进文本,调动情感与文本对话的同时,不仅要关注文本的内容,还要关注文本的语言特点,学习作者的表达技巧,从而积累、迁移运用到自己的阅读写作中去。
《我最好的老师》不仅采用了先概括后具体的写法,还做到了详略得当,使文章层次清晰,无疑是指导学生习作的优秀范例。同时,也是“用一件具体事例说明一个道理(或观点)”的优秀范例。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安排了一次探究写法的设计。是在学完文本后,安排学生浏览课文,看看文章在写法上还有什么特点值得学习和借鉴,并进行一次模仿性的小练笔。这样让学生自己发现和探索,既锻炼了学生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又学习了作者的写作方法,为以后习作奠定了基础。
四、探究后的反思
这一次探究,让我对略读课文的教学有了更加明确的定位和认识。其一,略读课文在阅读内容上应“不求甚解”,在阅读技能培养上更强调运用。略的是老师的教,不能略的是学生的学。其二,导读是确立教学目标的依据,教师要吃透导读所包含的教学要求,尤其要把握其中的阅读方法和技能的要求,并以此为重点或主线展开阅读。其三,一篇课文究竟是精读好还是略读好,不同的略读课文又该有怎样不同的“略”,还需要我们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实际,自主把握。其实,万变不离其宗,说到底还是一句话:关注学生的需要,才是最根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