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学案与数学课本的联系

2013-04-29 21:25戴金秋
新课程·下旬 2013年5期
关键词:导学案课本数学

戴金秋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发展,课堂教学方式也在发生改变,导学案教学越来越多地被应用到数学教学,教材文本是导学案的来源,因此好的导学案和教材是密不可分的,并且好的导学案就是要求学生自己结合教材去解决具体的问题。要想导学案达到上述的要求,必须仔细研究教材,对教材的内容、结构、目标要求要做到心中有数,还要清楚这一章这一节知识在整册书,甚至整个高中阶段的作用,这样才能在导学案的编写上做到知识的上挂下联。让学生明白知识是从哪里来的,要用到哪里去。

关键词:导学案;课本;数学;教学联系

近年来,为提高课堂效率,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试行了数学课堂中的导学案教学。教师在采用这种新的教学方法的时候,必须结合课本,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将教师的教学目标转化为学生的学习目标,把学习目标设计成学习方案交给学生,突出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对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导学案与课本的联系有如下看法。

我们编写的“导学案”要以教育部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数学教学大纲》为指导,以《广东省职高考数学考试大纲》为本,结合职业学校数学教材,做到根植于教材,源于教材但是不同于教材,但导学案属于教师与学生的自主合作。在这里对导学案与教材做比较,分析它们的主要特点或者说优点:

第一,课本是以“两纲”为依据,课本中具体的知识结构比较简单,模式也比较单一,忽略了学生的具体知识水平、能力层次,不能够使学生自主地通过自学去获取知识,而现在教师在编写导学案的时候,就必须考虑到自己所教班级学生的情况,比如学生的知识水平、学生对数学思维的理解层次,因此知识问题化、问题层次化是我们编写导学案的基本原则,我们编写的导学案将教材的科学知识用问题的形式展示出来,正所谓“学起于思,思源于疑”“不愤不启”,问题即是导学,通过问题可以更好地引导学生学。而且我们对问题进行了归纳分类作出层次划分,更有利于学生由易到难的问题探究和知识掌握。

第二,课本知识是一个章节一个章节,章节之间的衔接缺乏具体的联系,有一种脱节的感觉,但是我们教师在制订新课的导学案时,还是要结合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进行复习回顾。也就是说我们教师编写的导学案是对教材的科学知识进行了再现和进一步解析,有利于学生的理解。我们的导学案对教材的科学知识进行了加工,在保证科学性的基础上,用比较容易理解的形式展现出来,对较难的知识点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解析、剖析。对学生的自身学习来说更容易理解、更容易掌握。故导学案尽可能以有利于学生为主,而不是以有利于教师的教为主。导学案中问题的过渡和引导是学生学习的方向标盘。我们编写的导学案非常重视在问题间设置梯子,作出引导,这就为学生的学习做好了路线图。学生在由表及里、层层深入的自主学习过程中,导学案在最关键的地方给予恰如其分的引导提示。“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使学生的思维豁然开朗,从而比较容易地探索到科学知识的本质。

第三,现在我们的课本是面向全部的中职学生,因此也就忽略了学生的具体情况,比如教育的区域性(发达地区、不发达地区)。同一个区域甚至同一个班级的学生也有基础好与一般之分,因此比较单一、笼统。而导学案在编制过程中就更加具体化,针对同一个班级学生的情况,使题目的难易结构合理,有次序,兼顾学生的基础水平,因此导学案在编写过程中不仅强调了课本中知识的建构,而且能更加适应具体的学生情况,将知识有次序地呈现在学生的面前。

第四,课本中的公式概念是通过一个简单的例题呈现出来,也就是一个定义、几个注意,就是现在我们所谓的“填鸭式”教学,学生没有自己主动参与的机会,因此也就没有学生的创新思维。而现在我们使用的导学案就注重了这些方面,引导学生建立知识网络是我们的目标之一。我们编写的导学案将知识点之间的归纳、总结、对教材内容做了进一步的整合,建立了各种层次的概念图和知识网络,更加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在导学案的最后,都留有一定的空间,让学生自己总结本节课的知识掌握情况,并进行反思。

第五,教材中例题的解题思路比较单一,甚至有些解题方法比较难,使学生难以理解。因此,在做作业或者考试中遇到相近的题目,找不到属于自己的方法,丧失了拿分的机会。现在教师已经发现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了,因此在编写导学案时,考虑到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成长,提供了一题多解,发挥学生的自主创造,找到属于学生的解题方法。并且发挥小组学习的积极性,将小组思维整合,并且导学案中还有学生自己的反思、自己的小结等环节,注重了学生知识的归纳、总结,提升了学生对课本知识的理解。

作为一个职业高中的教师,要结合自己班级学生的具体情况,编写出适合自己班级的导学案,并且自己编写出的导学案要以提高学生的运用能力为最终的目的,我们编写的导学案对教材知识进行了进一步的提升和发展,同时增加了针对知识的自我检测题、思考题等等,学生在解决这些问题当中,不仅巩固了教材知识,还提高了利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尽可能达到“学以致用”的教学目的。

参考文献:

婉慧.导学案教学模式简介.中小学数学,2009(7/8).

猜你喜欢
导学案课本数学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撑一支竹篙 向更深处漫溯
浅谈如何提高导学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实效性
构建优质高中数学课堂,实现活力教学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