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加华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实验不仅有助于化学知识的掌握,实验技能的培养,而且在提高学生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我国著名化学家、教育学家戴安邦教授说:“化学实验教学是实施全面教育的最有效的教学形式。”实验教学能为学生正确认识物质及其变化规律提供实验事实,具有目的性、探索性、现实性和易感知性。由于实验条件的限制,實验的科学性、直观性、探索性和操作性的特点在教学中未能真正体现,现有的实验不能完全发挥作用。因此,把多媒体技术应用于化学实验教学中,克服实验条件的限制,有利于丰富学生实验知识,最大限度地发挥实验的作用。
一、利用多媒体技术提高学习兴趣
利用多媒体实验教学,可以集声音、画面、文字、于一体,展示微观世界,模拟化学反应,突破了时空的限制,让学生动用各种感官感知信息,有利于学生的主动参与,激发学习兴趣。例如有句谚语“雷雨发庄稼”,怎样解释这个谚语呢?由于空气中的氧气和氮气在雷电的作用下,有小部分发生反应生成氧化亚氮,氧化亚氮遇空气中的氧气转化为二氧化氮,二氧化氮遇雨水转化为硝酸,硝酸遇土壤转化为能被庄稼吸收的硝酸根离子,雷雨后相当于给庄稼施了一次氮肥,这就是“雷雨发庄稼”这种说法的科学依据。如:电解CuCl溶液时,通过多媒体,同学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在阴极的碳棒上有一层红色的铜覆盖在表面;在阳极的碳棒上,有气泡放出。又如:在讲“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时,将两个都盛有FeCl溶液和KSCN溶液的混合溶液的培养皿放在投影器上,可以看到溶液呈红色,在一个培养皿里加入少量的FeCl或KSCN晶体,可以看到溶液的红色变深,再向另一个培养皿里加入少量的KCI晶体,可以看到溶液的红色变浅。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完成了教学任务。
二、利用多媒体技术强化实验操作规范
有些实验对操作步骤和操作规范都有一定的要求,一旦学生操作失误,不仅会引起实验失败,而且会引起实验事故,更会引起学生的恐惧心理,影响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应用多媒体网络技术,对操作易出错的后果进行模拟。这样,让学生在计算机前先进行模拟操作,以掌握正确的操作,加深对不正确的操作的理解,再进行实验,从而大大提高学生实验的有效性。例如:氯气的实验室制法中,实验结束后应先将导管移出水面再移去酒精灯的操作,一旦失误,有一定的危险性。为了解决这一难题,通过多媒体技术演示、氯气的实验室制取的方法,对这一操作做了特别的处理,在课堂上,让学生进行反复模拟实验,一旦操作正确,计算机给予奖励提示,鼓励学生,而一旦学生操作错误,计算机则对水倒流试管底部,试管破裂的危险场面进行模拟。再如:对点燃未检验纯度的氢气发生爆炸进行模拟,使学生加深对操作错误引起危害的认识,然后进行正确的实验。通过多媒体技术的模拟,不仅提高了实验的成功率,而且深刻地理解了正确操作的重要性。
三、利用多媒体技术帮助设计实验教学
多媒体技术在化学实验中,帮助实验设计教学,对学生进行化学知识和实验操作技能的演示,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相互协作能力和创造能力,在多媒体“实验室”中让学生在实验室中畅游,发挥自各自的才能,探索化学世界的实验。如《原电池》一节可设计以下实验:①观察锌板和稀硫酸的反应;②在锌板和稀硫酸的反应中用铜板接触锌板,有何现象?③在锌板和铜板在稀硫酸中不接触,用导线在外电路通过电流计连接,观察现象;④将稀硫酸换成蒸馏水重复上述实验,发现什么问题?上述实验问题是按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设计的,学生在完成一系列实验的进程中,经过多次讨论、总结,不但掌握了知识,更重要的是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分析能力都得到了训练和提高。
四、利用多媒体技术模拟有毒、有害物质的实验
有些有有毒、有害物质生成的实验无法在实验室里完成,学生可以应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模拟实验。例如:如氯气、一氧化碳的毒性是无法让学生感知的,这时可借助计算机设计三维动画片小白鼠中毒死亡,告知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要谨防煤气(一氧化碳)中毒。还有甲醛在生活中的危害,利用多媒体技术,既掌握原理又掌握实验操作方法,不断促进学生实验技能的提高,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巩固、应用和发展,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
当今是网络化时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最丰富的信息资源,使学生的知识来源更广泛、更丰富,使学生可以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对有关实验问题进行探讨、推理,同时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分析、归纳、整理信息、运用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安宝生.教育信息技术的掌握与运用.北京:中国和平出版社,2001.
[2]中学化学实验也要注意环保.新华网.2001:01-21.
[3]王屹,韦海伟,黄敬东.教育信息资源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3(1-2).
[4]张建新.中学化学实验教学反思.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