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水田
摘 要:语文教师的素养如何,直接关系到自身和学校的发展,在这个知识飞速发展和事物更新加速的时代,作为语文教师,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如何修炼自身的素质,以满足社会、教学、学生的需要?因此,语文教师成为一名终身读者,成为一种必须。
关键词:语文教师;文本解读者;文学作品
“语文学什么?不就是学几个字吗?只要认识汉字就可以教语文!随便叫一个理科教师都可以代替语文教师上语文课。”在一定范围内,这种说法的轻鄙之情溢于言表。类似言论,我们不止一次听到。撇开上述歪论不讲,我认为,真正当好一名语文教师,要先将自己打造为一个名副其实的读者,即文本的解读者和文学作品的拜读者。
一、当一个文本的解读者
很多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参考书依赖症,被教参牵着鼻子走。负责的教师,还生怕自己独立备课会漏掉什么,便找来更多的教辅资料,按照教参资料的思路和要点循规蹈矩地备课,否则倍感不安。长此以往,语文教师想象力开始退化和思考变得懒惰,加上从师范类院校毕业若干年后,经过一年又一年的遗忘,当年的“老本”都折耗光之后,别无长物,“囊中羞涩”的语文教师哪儿还有魅力使学生为之倾倒?
我在这里毫不客气地说,有些教师教了十几或二十几年的书,一贯疏于学习、懒于阅读,对文本没有进行一次真正地深入的阅读,心中没有一篇熟悉的文章,文言文的背诵更是“胸无点墨”。于是,教学就是依赖参考书,以至于失去了自我。语文教师不应该是参考书和学生之间的中介,这种二道贩子的身份,语文教师应该引以为辱。
我们应该做的是反复地解读文本,即:在每上一篇课文之前,确实要好好读读文章,一定要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去感悟文字中的美点。
我不大欣赏天衣无缝、天花乱坠的公开课和示范课,觉得很多教师的“佳作”是经过备课组和多位教师多次打磨的结果,讲课者最多算得上是一位出色的表演者。但是,值得肯定的是,很多“表演者”在讲课之前,都会对文本进行反复而深入的阅读,文章的内容、结构、主题、写作技巧、表现手法等,都做到了全面而透彻的把握,这样他们才能游刃有余、轻车熟路地进行讲解,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
因此,解读文本,是教师之必须,是教学之必需。教师也只有长期坚持做一个文本的解读者,语文教学的功力才能得到积累、磨砺、提升和内化。
二、当一个文学作品的拜读者
学识的倒退、教学能力的下降如果说还可以通过“充电”来弥补的话,那想象力的“缩水”和思考的“萎缩”则可以说是当今语文教师的最大杀手。因此,语文教师应该是一个好“作者”,也应该是一个好“读者”。
首先,有教师会说:既然职位不是作家,那还劳神费思地折腾个啥?既然第二个“莫言”轮不到自己,还写什么呢?还不如去搓搓麻将。其次,写文章,特别是成年人写的散文类文章需要“惨淡经营”,很费心神,万一写出来的东西不如学生的好,太没面子。最后,自己写文章对于学生成绩的提高,也没有什么直接关系。
可有意思的是,语文教师一方面声言不愿做作家,另一方面却当仁不让地个个都当起了“评论家”,评起学生的作文来,显得非常权威。俗话说,拳不离手,曲不离口。长期疏于练笔,语文教师的想象力严重退化是自然的事。
三、语文教师读文学作品可形成一定的文学修养
“读得万卷书,行得万里路。言由其衷,行不逾矩,见高山而知仰止,望大洋乃悟兴叹,方谓登堂入室。”
比如,看《红楼梦》,宝黛故事让人懂得“情为何物”,看《三国演义》,让人明白三国争雄足智多谋的重要,看《西游记》,懂得孙大圣的法力无边,这些生动感人的名著能极大地拓展人想象的空间。使人遥望山峦、落日余晖,总会若有所思。接触《水浒传》让人我如痴如醉、如梦如狂,会梦想着杀上哪个山头成为绿林好汉。读鲁迅先生的作品,那将是一生受益的事情,从杂文到小说,从做人到立志,无疑要受其正气的影响,这是一代文学宗师给人的莫大教育。语文教师能够做到与作者的心灵对话,与作者共呼吸、同悲乐、齐怒愤,这是一种心灵共鸣。
所以,语文教师一旦有了文学的味道,情感与语言就是丰沛富饶的土地,是充满引力与诱惑的“吸铁石”,是花样层出不穷、永远令人期待和充满惊喜的“魔盒”。
四、教师读文学作品是课堂教学的需要
语文教师既是语言教师,同时又是文学教师,语文教师应该具有驾驭语言的能力,使自己的语言达到较高的艺术水平。语文学科思想性之中应当包括人文精神和审美意识。回顾过去的语文教育,在一些学校、一些教师一度出现过把语文课上成纯知识、纯技术的工具课;把富有生命力充满人文精神和审美情趣的语文课变成无生命无血肉的应试;出现过分重工具轻人文、重思维轻情感、重形式轻内容、重语言轻文学等的现象。这对自身的发展不利,对学生的文字理解和语言表达也不利。
语文教师根据学生身心的发展,利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把自己对作品所产生的心灵对话与共鸣传播给学生,让学生在文学作品中得到情感的熏陶与启发,从而产生共鸣,并挖掘出作者作品中闪现人格美丽的光彩,诱发学生欣赏美、追求美的心智和审美情感,从而批判人性阴暗与丑陋,惩恶扬善,最终达到教育人的目的。
我们很难想象,一名对风花雪月、莺飞草长、纯真情谊、人间大爱无动于衷、无能歌颂的语文教师,他用什么去感染学生空白的感情底片,教会学生用真情草就人生的华章、写就生活的颜色?不成为一个好读者,汲取文学之精华,三尺讲台之上,教师如何面对学生?语文教师要树立一个良好的教师形象,要赢得学生内心真正的尊重,文学素养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
理想的语文教师应该是一个文笔优美、有思想有智慧的博学多才者,一个初级哲学家,思想深刻、风度优雅、谈吐不凡应成为语文教师的标志。
五、窗体底端
“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流,泉源丰盈,溪流自然活泼地昼夜不息。”教师成为文学作品积极的拜读者,升华自身的文学素养、成为学生的崇拜者、提高教育教学的艺术这一形势,已迫在眉睫。
成为一个终身读者、语文教师,你准备好了吗?
参考文献:
[1]张化万.我的语文人生.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12-01.
[2]董远骞,董毅青.幽默愉悦教育艺术和乐育乐学思想的发展.浙江教育出版社,2005-09-01.
[3]于永正.教海漫记:增订版.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5-01.
[4]王太吉.“下水”有感.吉林人民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