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秀凤
一、创设有效生活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对于小学生来说抽象的知识是很难理解掌握的,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当根据数学教学需要和学生实际,从学生身边的事物和现象中选取素材,创设新的数学情境,引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探究意识。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在儿童感到惊奇和赞叹的时刻,好像有某种强有力的刺激在发生作用,唤醒着大脑,迫使它加强工作。的确,当我从衣兜里掏出1立方厘米的小橡皮时,当我的手中神奇的变出一个1立方分米的盒子时,孩子们的目光里饱含着惊奇和赞叹,当11个孩子挤进1立方米的空间时,他们的惊奇达到了高潮,这时我已经知道他们对体积单位的认识已牢牢印在大脑里了。
二、设计熟悉问题情境,引导进入最佳学习状态
在学习用简便方法计算时,总有孩子问:“我不用简便方法计算行不行?我能算出来不就行吗?”我没马上回答,我举了一个例子:从1+2+3+……+99让孩子们试做,然后把他们的不同做法展示在黑板上,先展示从左到右依次算,接着展示凑整百,最后展示等差数列求和来算。同学们一起评析那种方法好,自然会说第三种,这时可不能一个好字了得。得抓住机会夸大简便方法计算的好处,而且要加深学生对“简便”二字的喜欢程度。我说:“从左到右依次算就像牛车,凑整百就像火车,而等差数列求和就像飞机,你要从长春到北京,你是选择牛车得驾嘎吱嘎吱呢,还是选择飞机“嗖”的一下到了呢?自然是选择飛机了。那么在以后的计算中要先选择简便、有效的方法再下手。”
三、用你的博学吸引孩子
让孩子们折服你,想从你这获得更多的知识,就要把自己打造成一块磁铁,从而吸引他们,如果能让他在每天的数学课堂上获得数学知识外,还有意外收获,可谓是一举两得。做法是:每次上课借助例题题目或练习题内容,适当地给学生一点星星之火。如,前几天学习分数加减混合运算,例题是云梦森林公园地貌类型所占面积,有乔木林、灌木林、草地各占几分之几,读完题目我很自然地问说说什么是乔木,什么是灌木?孩子们面面相觑,我就说:“站起来向外面看看景阳大路边挺拔的是什么树?杨树,像这样高大的树木就是乔木,如松柏杨等。而我们教学楼外那些被园丁叔叔修剪得整整齐齐的低矮树丛就是灌木。”孩子们不由自主地“噢!”计算后,一个孩子说:“这个云梦森林公园高大树木比较多有点儿像咱们长春的南湖公园。”这就是意外收获。又如,学习亚洲、非州、南美洲的面积各占陆地面积的几分之几时,孩子们计算得又准又快,作为奖励,我说:“谁能说出两个亚洲国家、两个非洲国家、两个南美洲国家的名字,在计算全对基础上再加一朵红花。”虽然这朵小红花与他的数学学习无关,但从这个小问题却能延伸出他的求知兴趣,这种涟漪式的延伸学习法,一旦被孩子们真正掌握,将受益一辈子。
四、充分调动每一个孩子的积极性
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不同的个体,对一个学生来说,“100分”是成就的标志,而对另一个学生来说,“70分”就是了不起的成就。所以,对不同的个体,应提出不同层次的要求,以帮助每一个孩子点燃心中“想成为一个好人”的火花。要在教学中保护每一个孩子的自尊感。我的做法是:在本班范围内自选pk对象,每人根据自己的水平和自己平时的观察了解,在班内选择一个pk对象,以小纸条的方式通知我,如果我认为他们势均力敌,就通过了,否则,我会给他合理的建议,这样一来,每个人都有一个实力相当的竞争对手,无论在以后的作业,周测,单元练习,还是月考中,每超过对方一次,就有不同层次的奖励,小考一朵红花,月考、单元测直接上墙贴,这样一个月下来,每一个孩子都能找到自信,尝到成功的喜悦。
五、拓展知识面,满足高智商孩子的需要
利用每个课后思考题讲解的机会,关注每节练习册中的能力提高题,抓住训练要点,旁征博引,举一反三,就像英语的一个词根会引出很多单词一样,让以这个知识点为中心的雪球,越滚越大。
要想使学生对你的教学感兴趣,教师就必须时时处处做个有心人,亲其师才能信其道,这已经被证明是提高教学成绩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