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文香
“新老师来了 ,新老师来了!”
当我走到三年级一班门口的时候,听到室内有几个同学大声地喊道。等我把门推开时,教室里立刻鸦雀无声,一双双充满童真的眼睛齐刷刷地盯着我看,正像我的心情一样,他们也许在揣摩新来的老师会是什么样子?经过短暂的对视之后,我想还是让气氛轻松一些,于是我让孩子们逐个介绍自己的姓名、爱好及对新老师的希望,孩子们的反应不是太积极,感觉有些怯场,于是我改变策略,让胆大的孩子先介绍,慢慢带动其他学生。老实说,场面真的很让我失望,除了有一个叫王福星的小男孩比较主动外,其他学生都没有准备发言的样子。我的心一下从头凉到脚,从教二十五载,每次碰到的学生各有不同,但是像这样整体没有活力,不愿配合老师的学生,还是“大姑娘上轿,头一回”,尽管学生不到30人,却让我这个从未认输的“强人”内心受到重创!!
怎么办?!冷静之后,我不断地向另外两位老师了解这些孩子的情况,才知道孩子们的情况各有不同:魏慧珍是个善良的小姑娘,胆小,作业字迹不工整;张世杰家中父亲残疾,父母都在牧区,只有奶奶监管他的生活、学习,学习起来吃力,属于记得慢、忘得快的类型;侍世杰热爱劳动,父母干个体,又生了二胎,所以没时间管孩子的学习,孩子寄宿,一星期回家一次;其其格相当善良有爱心,学习反应较缓慢;吴东亮脑子很聪明,但是自律能力差,经常写作业丢三落四;徐靖翔比较聪明,只是学习习惯差,所以成绩一直不理想;我又把学习优秀的孩子缕了一下:刘世博、尚悦、秋瑾在以前的班级能起带头作用。面对着这么一个半路途中新组合起来的班集体,排斥与怨言都毫无用处,只有相信自己,依靠自己,勇敢面对。于是,我在做好基础调查的基础上,斟酌再三,终于制定了一套适合3.1班孩子的方案:
一、让鼓励成为一把钥匙。不是说“鼓励是金盘子里的银苹果”吗?从此,鼓励就成为了我教学中的第一件“法宝”。在平时的教学生活中,我从不放松任何一个孩子进步的细节,时刻捕捉他们的闪光点:有的孩子上课回答问题主动积极了,我会称赞他们为“勇士”;有的孩子作业干净整洁了,我会抚摸着他们的小脸说:“宝贝,你真棒!老师真喜欢你”……我尽力使自己走进孩子的内心,让他们信任我、喜欢我。
经过一个月的努力,我惊喜地发现,孩子们有了变化:魏慧珍露出了让人难忘的甜美的微笑,作业也愈来愈干净、整洁了,每次课前测试生字她总能拿100分;张世杰愿意走到我身边告诉我:“老师,我发现我学习进步了,我想让你给我补课。”开学时测试20个生字,他能错十五六个,现在错七八个,有一次竟考了100分,这是多么好的转机啊!说明孩子喜欢我了,愿意好好学习了;牛书人自从担任语文课代表后,不仅作业干净整洁了,而且错误也越来越少……看到孩子们对学习有了信心,我高兴之时突然顿悟:这就是每个孩子的“隐形的翅膀”啊!就是这双无形的翅膀才能让他们展翅,才能让他们积极主动的去学习。
所以,首先,教师要学会鼓励。鼓励是对他人的进步和成功所表示的一种发自内心的赞赏和肯定。心理学家认为:鼓励往往能使一个萎靡不振的人突然得到自信和进步的力量。心理学研究还表明,缺乏鼓励,一个人自身的潜能只能发挥20%-30%,而正确与充分的鼓励则能使人发挥出潜力的80%-90%。教师对学生的鼓励真是太重要了,一个教师若毫不吝惜自己的鼓励,那他的学生无疑是最幸运的。
二、为孩子提供展示的平台。每个孩子不管自己学习好与不好,都有自我表现的愿望。尽管不是班主任,我总是努力搭建许多平台,满足孩子们的愿望。上课时创设情境让男女生打擂台赛,看是男同学识字快还是女同学识字快;学生自己找一个竞争对手比赛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刚开始效果不令人满意,但久而久之,孩子们也慢慢融入这种学习氛围,由刚开始的被动变为主动。对于学校开展的活动,我也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书法比赛、国庆节诗歌朗诵比赛、绘画比赛、口算大王比赛、手抄报比赛,不管能否得奖,我都要求孩子们认真准备,并和班主任商量好先在班级评比,再推到学校参赛,每次赛后孩子们都有或多或少的收获。孩子们的信心也越来越足,他们开始相信自己的能力,他们似乎也懂了“付出与得到会成正比”,在“国庆节诗歌朗诵比赛”中当孩子们脱颖而出,独占鳌头的时候,这群可爱的小鸟更是卯足了劲,开始抖抖自己的小翅膀,准备迎接下一次的挑战!
三、让孩子每天与书为伴。“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三年级对于一个孩子的一生来说都是很关键的转折点,因为这是学生从学习阅读转换到在阅读中学习的一年,孩子们掌握的书不再是简单的识字课本,而是关于太阳系、了解中华民族的历史古迹、文物的内容充实的课文,若想了解更深奥的知识,必须读书,去读去找关于这方面的知识,所以每天的“读书”是雷打不动的作业,不仅要读还要记“读书笔记”。
如果我们认真地反思,就会发现:学校教育的缺点之一,就是没有那种占据学生的全部理智和心灵的真正的阅读。没有这样的阅读,学生就没有学习的愿望,他们的精神世界就会变得狭窄和贫乏。我们教师的责任在于力求使每一个学生都找到一本他“自己的”书,这本书应当在他的心灵里留下终生不可磨灭的痕迹。帮助学生遇到他“自己的”那本书,这是需要教育艺术的。阅读这样的书是一种自我总结,是自我的开端,是面对自己良心的自白。
通过引导学生读书,我们会进一步发现,学生对所读的东西的领会取决于阅读过程的情绪色彩:如果一个人渴望读书,阅读的时刻给他带来欢樂,那么所读的东西就会深印在他的意识里。精神高涨的状态、研读书籍时的喜悦——这些是一个强大的杠杆,用它能够把大块的知识高举起来。一个人在中小学年代里读过哪些书,书籍在他的心里留下什么痕迹,——这一点决定着人的情感的培养,决定着学生对待同年龄的人,对待长者以及对待生活的态度。
一个人在少年的年代里,就应当开始深入钻研人类知识的某一个领域。只有通过独立阅读来满足学生多方面的智力兴趣,才能在此基础上进行深入的钻研。要让学生多读、多想、多探求,他才能似乎偶然地发现自己最感兴趣的某一个专门领域。
经过师生的共同努力,孩子们明显进步了许多,作业整洁干净了,成绩也提高了,尤其张世杰同学很少考试及格,却在期中测试中考了70分,期末测试中考了78分,其他孩子都在80多分,我们与同年级两个班的距离也越来越小,期末成绩一跃而上,排名年级第二,我很意外也似乎在预料之中,看来每个孩子的这“双隐形的翅膀”一旦开始展翅,其力量之大将是无法想象的,关键在于教育者怎样去挖掘,只要坚持不懈,惊喜也就会在不断的努力中出现。
一学期飞快即逝,我为自己庆幸,为孩子们骄傲,我们的努力没有白费,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会继续挖掘孩子们的潜力,开启他们那双“隐形的翅膀”,让他们变得更结实、更有力,让他们能够“搏击长空”“展翅高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