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呼啸山庄》中的象征主义

2013-04-29 12:35王雪
作家·下半月 2013年6期
关键词:象征手法呼啸山庄

摘要 象征主义是文学创作手法中不可或缺的美学技巧,它使意念从无形变为有形实体,化空洞为生动,广泛应用于诗歌、散文和小说创作之中。《呼啸山庄》奠定了英国著名女作家艾米莉·勃朗特的文坛地位,作者用暴风雪、树木、窗户、炉火等自然景观和人文事物刻画希斯克利夫和凯瑟琳之间的强烈情感,巧妙地揭示人物冲突、情感色彩和小说主题。这些实体化的隐喻一层层地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而《呼啸山庄》之所以被称为“最奇特的小说”,与神秘、生动的意境象征手法运用密不可分。

关键词:《呼啸山庄》 象征手法 自然景物 人文事物

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

一 作品简介:“失而复得”的明珠

一部好的作品犹如一座孤傲凌云的山峰,远看令人向往,近看令人敬畏,觉得好奇又难以攀登。1874年,勃朗特三姐妹之一的艾米莉·勃朗特创作的《呼啸山庄》一经问世,在维多利亚时代就掀起了不小的风波,它神秘莫测的恐怖隐喻色调令“正统”的鉴赏家不寒而栗,艾米莉也因此受到孤立。直到作者逝世后30年,文学思想变迁,读者对这部著作才有了新的看法,并逐渐蜚声海内外,成为英国文坛史上的一颗明珠。

《呼啸山庄》是一部刻画爱情与复仇的故事,通过三十多年的时空跨度,讲述了林顿、恩肖两家人历经几代的情感纠葛和爱恨情仇。文章开篇以女管家埃伦·迪恩的口吻讲述了这个故事:呼啸山庄的主人乡绅恩肖带回来一个身份不明的孩子,他对这个孩子的关爱引起了亲生儿子的嫉妒和恨意,老先生死后,儿子亨德雷将希斯克利夫贬为奴仆,并且千方百计地刁难。在青梅竹马的凯瑟琳嫁给别人后,希斯克利夫远走他乡奋斗,三年后致富回乡,开始对山庄里的人展开疯狂报复:亨德雷醉酒而死,凯瑟琳难产去世,夺走了两个家族的财产。一连串的报复得逞后,主人公希斯克利夫却并不快乐,最终抑郁而终。

艾米莉的文笔流畅、优美,作者家乡荒原景色優美,完全不见维多利亚时代的保守风格,复杂重叠的叙事手法层层递进,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思索空间。这篇文章里的人物行为、情感关系、矛盾冲突等都用自然景物、人文事物实体化起来,进行象征性的表述。

二 气象变化象征人物关系

艾米莉生长在约克郡的乡间,家乡的山山水水、风风雨雨不止是一派景观,更是具有生命活力的象征。艾米莉没有插手小说的一景一物,而是借助大自然之力表现那种难以言喻的情感关系,或暗示、或烘托、或对比,抑或联想,在乌云密布、电闪雷鸣、春光明媚之间推动情节的发展。

1 飘飘白雪

《呼啸山庄》整个故事中先后提到过两次大雪天气,一次是在故事的开篇洛克乌德拜访呼啸山庄之时,因为大雪被迫逗留在山庄里,他睡在了凯瑟琳曾经安眠过的床上,梦见了凯瑟琳的魂魄在外流浪了二十年不得而入,这使得文章基调恐怖、惊悚,又夹杂之一丝丝神秘色彩。

另一次出现大雪天气是在凯瑟琳下葬的那天,本来三月和煦的天气在凯瑟琳下葬时骤然变化,下起了漫天大雪。天地间一片冰冷,雪花纷纷飞舞,本是生机勃勃的春意一片凄凉之感,这里的雪可以说是人性冰冷的象征,用来暗示主人公希斯克利夫冷酷无情的内心世界,下雪预示着他人性封冻的开始,因为失去了曾经的至爱凯瑟琳,过去的一切爱与恨都尘归尘土归土了,在这个世界上也就再也没有他挚爱的对象,黑暗的深渊笼罩着他。雪天的突变正是人物情感变化的真实写照。

准确地说,两场雪正象征着人性冰封的开始与结束。在这段间隔里,人性的冰冻阻却着希斯克利夫与凯瑟琳之“魂”的交流,隐约可见却不能交流。而在这场大雪之后,希斯克利夫开始对复仇产生了懈怠情绪,发现从前的一切不值一文,甚至对小凯瑟琳与儿子的相恋也不再干涉。希斯克利夫的人性慢慢复苏,最后终于实现了交流,我们相信他最终与心爱的人走到了一起,旷野就是他们的天堂,像小时候一样自由奔跑。

2 暴风骤雨

希斯克利夫失踪那天,天气骤变,而凯瑟琳不顾下雨打雷在墙外高喊希斯克利夫的名字,接着在雨中嚎啕大哭,正如小说中描写的:“午夜时分,人们还在安睡,暴风雨来势汹汹的在山庄上空隆隆作响,一根粗大的树干掉了下来压在房顶上,轰的一声。”这场突如其来的暴风雨是凯瑟琳内心的真实写照,在精神上她只剩下孤零零的一个人了,就如电闪雷鸣把她的世界变成一片废墟。

这次暴风雨为故事后来的发展埋下了伏笔,淋雨后的凯瑟琳得了一场重病,生命岌岌可危,不能再受刺激。因此,四年后,当丈夫与昔日的爱人发生冲突时,她无法承受折磨,把自己关起来不吃不喝,最终抑郁而终。正是这一场暴风雨引起了凯瑟琳之后的重病,埋下了祸根,最终带来了死亡结局,成为之后故事情节推进的诱因。

三 自然景物象征情感变化

除了风雪、暴雨,月亮、树木、荒原、石楠、醋栗等自然景物也具有象征意义。

1 月亮:平安与宁静

月亮在人们的意识中象征着宁静、和谐,凯瑟琳与林顿结婚不久,希斯克利夫从外地回来了。在九月愉快的夜晚,月亮照耀着男主人公的回归。月亮象征着凯瑟琳和林顿生活在一片平静、和谐之中,这时希斯克利夫的回归暗指宁静将被打破。月亮的再次出现是在林顿去世的晚上,弥留之际他看见了自己的女儿,带着安详与满足死去了,像中秋的满月时刻一样,月亮大而圆,可以说林顿是在宁静中离去的。第三次月亮出现在小说的结尾,洛克乌德再次拜访呼啸山庄,当时九月天气晴朗,月光皎洁,他看见一对年轻的恋人在散步,双双沉浸在快乐之中。

月亮的柔和、平静总是在狂风暴雨之后,风暴之后取而代之的是祥和,小说也在这种气氛中接近尾声,暗指一切报复、怨恨都会最终归于平静。

2 荒原:人性的游荡之地

艾米莉生活、成长在乡村田园,荒原是《呼啸山庄》中最基本的原始意象,艾米莉崇尚自然,并把这种情谊融合在人物和情节之中,紧扣大自然的原始味道。

艾米莉将人物命运建立在自然荒原与精神荒原的勾连之下。凯瑟琳死后,她的灵魂在荒野上游荡,久久不肯离去,这种寂寥、激情给故事增添了一份诡异与怪诞。而对于希斯克利夫来说,没有凯瑟琳的呼啸山庄就是地狱,山庄更是一片可怕气息:恶魔般的白狗露出尖牙,人们脸上冷若冰霜,充斥着精神的压抑和孤独。荒野与山庄相对应,冷酷的世界比外在的自然荒原更加可怕,象征精神的荒原、人性的荒原。原本富有的山庄沦落得比荒原还可怕,更神秘地意味着希斯克利夫在一个雨夜死去,与凯瑟琳的鬼魂相遇。

广袤的荒原是人性自由的一面,作者将男女主人公的死亡设置在意象化的荒原背景中,达到巧妙的艺术效果,用荒原表达人物内心的痛苦和呐喊。

3 树:扭曲的人性

树在《呼啸山庄》中多次被描写,本身具有深刻的象征意义。小说开头对山庄做出了细致的刻画:“只需要远远地望一眼,房子尽头那几棵树斜得厉害,一排一排瘦削的荆棘倒在一边。”树本身与人类有着共性,那就是在强大的压力之下会被压弯。

凯瑟琳的父亲死后,环境发生了变化,所有的人都在变。希斯克利夫的脾气越来越大,人也变得冰冷,判若两人。希斯克利夫和树木一樣,是在接连的打击下变得扭曲,在人性的压力面前不得不变形。

4 石楠和醋栗:坚韧与新生

石楠在野外生长,是一种干旱环境下生长的植物,看起来毫不起眼,却具有独特的意义。艾米莉生长的乡村四处可见这种植物,它象征着自由、孤独和坚强。

《呼啸山庄》中,石楠象征着男女主人公坚忍不拔、放荡不羁的自由个性,也象征着希斯克利夫与凯瑟琳的浓浓爱意,超脱世俗的评判,因为这种非世俗的爱是不被祝福甚至不被容忍的,但他们还是努力坚持,坚信这样的爱情会开出比玫瑰还要绚丽的花朵。

醋栗是文中另一种植物,看似不起眼,却象征着新生力量。随着时光的流逝和一代人的离去,笼罩在山庄上空的萧条气氛消失了,新的一代年轻人开始新的生活,新生力量恢复了上一代儿时的和谐。

四 人文事物的铺垫与象征

1 窗子

窗子是一种中介,象征着一个隔阂,将里面和外面分开,不相连却能相互看见。洛克乌德躺在棺材一般的床上,睡梦中凯瑟琳的鬼魂在玻璃窗上骚动,试图钻进来,洛克乌德显然比任何人都想阻止,紧接着这场噩梦又出现了希斯克利夫和凯瑟琳的儿时时光,他们透过窗子向屋里窥探,看到的是那时的富贵与安逸。

接下来,凯瑟琳进入屋子,她的人生也开始充满了束缚,和林顿的结婚就像把自己关在了看不见的牢笼中,她痛苦绝食,最后在寒风瑟瑟中尽情呼吸,灵魂也终于幻灭。此时的窗子是凯瑟琳前后变化的转折点。

窗子的又一次隆重登场是作者提到希斯克利夫的眼睛——“地狱之窗”,我们常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这里就象征希斯克利夫的灵魂已经到了“外面”,与凯瑟琳结合了,只剩下孤独的一扇窗。因此,此时的窗子隔开了两个世界,也是一种中介,连通着自由和束缚这两个世界。

2 炉火

炉火是贯穿于故事始终的重要意象。当洛克乌德走进山庄时,一眼就看到了正面的大壁炉,周围生活气息浓郁。他第二次拜访山庄的时候,女仆把灰烬压在了火焰上,弄得满屋都是灰尘飘荡。此时他看到大壁炉里木炭烧得正旺盛,满屋都是炉火映出的火光。正是这个热量的来源使洛克乌德对山庄中的人们做出了偏差的判断,以为他们热情、温暖。其实,这炉火与人们冷漠的态度形成对比。

在当时寒冷的季节里,炉火是家庭里最舒适的基本配置。作者向我们揭示的不仅是温暖、光明,也跟随人物变迁铺垫情节,承担表意功能。例如,文中提到的:“看到那白坯的地板,看到那烧得非常旺的壁炉,那白锡盘,那彩瓷的缸,还有那狗窝,看到他们常坐的所在那一大片宽大可以活动的地方,都表示非常开心。”在一片黑暗、冰冷的山庄里,仿佛只有炉火这一点点热源,散发着令人们畏惧、恐惧的力量。

小说最后出现炉火是在希斯克利夫死后,第三代人开始在山庄里生活,日子平静又和谐。这时洛克乌德又一次来到山庄,看到红彤彤的炉火照亮了整个屋子,那么温暖,那么舒适,再也没有违和感。这时燃烧的不再是躁动的冰冷之火,而是照亮人心的明亮之光,预示着新生力量的形成。小凯茜在炉火边教哈里顿读书,熊熊的火光让他们暖暖一片,十分漂亮,生机勃勃的暖黄色映照在脸上。可见,炉火的先后变化与文章背景密不可分,协调配合着与故事一并发展。

3 奔跑的孩子

迷路的孩子代表凯瑟琳自我的失落、迷茫和痛苦。凯瑟琳第一次出现在洛克乌德的梦中是以一个无家可归、迷路的孩子形象;呼啸山庄是远离喧嚣的纯净、野性之地,但也是在这里,凯瑟琳和希斯克利夫不屈地成长着,一次次奔跑在旷野上,他们的精神早就结合在一起,而凯瑟琳嫁给林顿的选择也就是与另一个自己的分离,背弃了深层次的自我,这使她必然体会到失落、迷茫。

迷路的孩子总是渴望回家的,印证在凯瑟琳身上表达了与恋人结合、认同的合一,试图在对方中找到“自我”,甚至高烧时,她都心心念念飞过石楠回到家中。艾米莉笔下的人物多具有宇宙的象征力量,这种自我迷失又失落在寻找的过程中,是一种深层意味的流放感,也是故事悲剧的源泉。

五 结语

从天气变化到自然风景,再到人文事物,小说里随处可见作者的匠心独运。人物设定、情感变化、情节演进等重要部分都在这些繁多的象征中生根发芽。毫不夸张地说,艾米莉·勃朗特将象征主义手法运用得炉火纯青,在《呼啸山庄》的创作中达到了顶峰。这种将广袤的自然环境、繁多的事物与复杂、痛苦的人物内心相结合的手法生动、形象,使小说读来不乏味、不空洞。变无形为有形,有形中又蕴育无形之感,才是精彩著作的奥妙之处。

参考文献:

[1] 常金艳:《〈呼啸山庄〉的象征手法赏析》,《新闻爱好者》,2010年第7期。

[2] 肖霞:《一个深蕴情感的象征世界——试论〈呼啸山庄〉的象征表述》,《徐州教育学院学报》,2012年第3期。

[3] 段园园:《浅析〈呼啸山庄〉的自然景物的象征意义》,《产业与科技论坛》,2011年第5期。

[4] 张耘:《荒原上短暂的石楠花——勃朗特姐妹传》,中国文联出版社,2002年版。

[5] 汪杨文:《〈呼啸山庄〉中象征手法的运用》,《小说评论》,2011年第12期。

[6] 张薇:《〈呼啸山庄〉主人公性格解读》,《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年第12期。

作者简介:王雪,女,1981—,河北唐山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英语教学,工作单位: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猜你喜欢
象征手法呼啸山庄
中英双语阅读 呼啸山庄
从审美角度剖析《呼啸山庄》中悲剧的崇高性
“黑压压的恐怖感”:《呼啸山庄》中复仇者的形塑与爱情悲剧的书写
浅析《呼啸山庄》凯瑟琳的人格特征
象征手法在张艺谋电影中的运用分析
浅谈海明威作品中象征手法的运用
探析海明威作品中象征手法的运用
遵义会议题材宣传画中的象征手法运用研究
赏析《呼啸山庄》背后的爱与宗教
《呼啸山庄》闪回叙事文体功能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