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静
一、初识
“上课。”
“起立。”
“同学们好!”
“报……告……”声音细长而无力。
哄堂大笑……
这是我上学期第一节课的“精彩”开头。
门外站着一个矮矮胖胖的小男生,耷拉着小脑袋,一副若无其事的样子。由于这是我给这批新学生上的第一堂课,所以我点了点头,示意他进教室。授课过程中,我暗暗注意了他几次,发现他经常在座位上自顾自地做着一些小动作,对学习内容总是爱听不听的。
他是谁呢?课后一调查,得知他就是赫赫有名的“调皮大王”——杜浩文。哦,原来是他!
可以说,杜浩文给我留下的第一印象差极了:对老师不礼貌,上课迟到也毫不在乎。第一节课就如此马虎,他是我目前工作中最烫手的山芋。
二、摩擦
带着这样的第一印象,我开始了与他的交往。
第二天,一走进教室,我首先向他的座位扫了一眼,还好,他已经坐在位子上了。不过再看一眼,心里又有点来火了:别的学生都端端正正地坐着,唯独他一人趴在那里。
我强忍怒火,给学生上课。这节课的质量,可想而知……
机会终于来了。
“杜浩文同学,请你说一说,刚才我们是怎样推导出三角形的面积公式的?”我尽量用和蔼的语气对他说。
“……”他站起来,两眼茫然地望着我,嘴巴一动也不动。
几次启发,仍然无动于衷。
很难想象,当时我是怎样的表情,只听到自己说:“你给我坐下!下课后到我的办公室来!”
下课后,他低着头跟在我后面来到办公室。几句话过后,我的声调就随即提高了几个八度:“刚刚讲过的内容,你都不会。你上的什么课?!”
无声的对抗。
我愣住了:想不到这小家伙还蛮有个性!
事后,我找了几位熟悉他的同学了解,得知他曾经由于经常给老师和其他同学带来麻烦,别人都比较讨厌他。并且他的家长也蛮不讲理,有事没事常到学校里无理取闹,也影响到了他。所以,上课时几乎没他的事,课后也没有同学愿意跟他玩。时间一长,他变得孤僻、倔强,不爱与其他人交流。
原来是这样!
我不禁陷入了沉思……
三、转变
刚好这几天正在阅读特级教师于永正的《教海漫记》。在读其中的《不妨换个做法和说法》时,我不禁为自己的言行感到汗颜:我不就是于老师笔下的那个反面教材吗?
在后来的一段时间内,我经常提醒自己,要注意自己的言行,要有事没事扎到学生中间,和他们聊天、谈心。当然,杜浩文自然是我的重点关注对象。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终于,我发现他渐渐对我不那么敌视了。有时,我用余光观察到,他听了我们讲的内容,还会在自己的座位上偷偷地微笑。
机会总是会光顾那些勇于创造它的人!又是一节数学课,教学内容是计算组合图形的面积。课堂上,我先让学生们进行小组交流,说说自己是怎样进行计算的。在其他同学交流的过程中,我发现他似乎也有加入的意思,但始终显得非常犹豫。
交流时间很快就结束了。我问:“哪位同学能第一个说给大家听?”很多学生跃跃欲试。我故意迟疑了一会儿,因为我看到他的小手正在那里欲举又放。可想而知,他此刻正作着何等激烈的思想斗争呀!
“杜浩文,请你说给大家听,好吗?”在其他学生的一片遗憾声中,我选择了他。
“我?”他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是的,就请你!”我加重了语气肯定地说。
在其他学生的静息中,在我充满期待的眼神中,他紧张地捧起教材,整张脸都要埋到教材中,随后发出了一阵宛如蚊哼的声音。
这声音对于其他学生来说,简直就像没有声音一样,但对我来说,这简直就是天籁之音。我不敢说这样就能消除他心中的阴影,但我相信这是一个信号,一个消除我与他之间隔阂的信号。我暗自窃喜。
“很好!”虽然我也没有听到什么,“你说得很好!只是你说话的声音低了一点,光是老师听到还不行,其他同学还在等待着你的答案呢!”
在我的鼓励下,他用稍高一点的声音重复了一遍。这次,学生们全都屏住呼吸,总算听清楚了他的答案。
我情不自禁地带头为他鼓掌。随即,教室里响起了更为热烈的掌声。
再看我们的主人公,满脸羞涩,已深深地陶醉在了属于他的掌声之中。
四、和谐
“阳光总在风雨后”“乌云消散的天空更显蔚蓝”。隔阂一经消除,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显和谐!
通过这次事件,我发现杜浩文渐渐变了许多:上课变得爱举手了,作业也能按时交了。虽然回答问题时声音还是不那么清楚,作业错误率还比较高,但这是多么可贵的进步呀!这一点一滴的进步,隐含着他多大的努力呀!
工夫不负有心人。他从本学期第四单元的测试开始,彻底告别了“大红灯笼高高挂”的时代。在他第一次考试及格后的那节评讲试卷课上,我带着所有同学依次向他祝贺。当我把手伸向他的时候,我看到了他眼中隐隐的泪光。
当人的潜能得到发掘,其进步简直可以用神速来形容。最近,杜浩文在新一届班委改选中,竟然击败了多位竞争对手,荣膺班级体育委员。我们还看到了他更为积极的表现:那是一个周四的下午,我由于参加学校的一个会议,未能及时到班上上托管。当会议结束之后,我急匆匆地赶到班上,发现班上静悄悄的。仔细一看,杜浩文正一本正经地坐在我平时坐的课桌前,带领着同学们自习呢。看到我来了,他不好意思地朝我笑了笑,吐了吐舌头,悄悄回到了自己的座位上。
我再一次被感动了:一个多么乖巧懂事的孩子!他理解了老师的良苦用心,用行动向老师表达了真情。一份欣慰充盈心间,一句话语拂过耳际:“教师赤诚智慧的付出是打开学生心灵之门的金钥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