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烨
【摘 要】 音乐具有审美、认识、娱乐、教育的功能,对人的政治思想和道德伦理产生教化作用,能激发奋发向上的精神和爱国热情。音色醇厚、圆润的二胡,这种流行于我国广大地区的弓弦乐器所拉奏出的内弦丰满柔和优雅,外弦刚健明亮的民乐也不例外。音乐的审美功能包括以生动活泼的感性形式表现高尚审美理想、审美观念和审美情趣,在给人以美的享受的同时,提高人的审美能力,净化人的灵魂。
【关键词】 二胡;审美;教学
并不是任何一种乐器都能成为一种富有魔力神性的物质,因为那种神性物质会连接出一片宽广的文化和心灵的领域。只有那些以独特灵魂连接物质和精神界的音乐,才能熔铸一方水土,体悟一方灵魂,才能开掘人生中、世界上、宇宙里贯通古今的大哲理和大美感。
众所周知,音乐具有审美、认识、娱乐、教育功能,对人的政治思想和道德伦理产生教化作用,能激发奋发向上的精神和爱国热情。音色醇厚、圆润的二胡,这种流行于我国广大地区的弓弦乐器所拉奏出的内弦丰满柔和优雅,外弦刚健明亮的民乐也不例外。音乐的审美功能就包括以生动活泼的感性形式表现高尚审美理想、审美观念和审美情趣,在给人以美的享受的同时,提高人的审美能力,净化人的灵魂。
《空山鸟语》《二泉映月》《苏武牧羊》是二胡乐曲中的经典,如果我们仔细聆听,就能透过那悠扬而至的音符、如泣如诉的乐调,感受到悲凉与真诚的乐声,穿透神州大地宇宙苍穹……一声声颤抖触碰心底的柔软,演绎生命的波澜壮阔!
一、对自然万物的热爱
一代民族音乐宗师刘天华创设的二胡经典名曲《空山鸟语》,虽标题来自唐代王摩诘的诗“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但把“人语声”改为“鸟语声”。这首技巧性很强的二胡独奏乐曲,创造性地运用弓弦手法,描绘了深山幽谷,众鸟啼鸣的优美意境,富于诗意,极富形象。
一般认为:引子慢速跳进,似空谷回声,刻画出令人神往的幽静、邈远、静穆的意境。深山幽谷,密林荆丛,一片清静世界,具有王摩诘“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意境。
开头部分旋律强,情绪欢,清新活泼,跳跃欢快。从引领者引颈长鸣,腾空而起引吭高歌,到百鸟呼应,声啾嬉戏而尽情欢叫,无忧无虑又各自争鸣。一阵喧闹,一阵寂静,静中似闻鸟鸣,有声更显山静,所谓: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
中间更是以拟声手法模仿百鸟啁啾,运用各种拟声表现技巧,生动形象地展现出鸟声四起、群鸟欢鸣、生机盎然、争相飞鸣的喧闹情境,以一个主三和弦短琵音,向高处攀升,如同众鸟飞离远去,空山复归寂静。
尾声采用分解的大三和弦的上行旋律,明亮有力。
全曲通过这奇妙乐园表达内心的理想境界,表现出人们对美丽自然的热情赞颂,对美好生活的热切追求。
其旋律生机勃勃,乐观向上,如同一幅美妙的水墨卷轴,疏密有序,动静交替,生机盎然。音乐家如在虔诚祝福:愿世界少一点纷扰,多一份安宁,愿人类能像鸟儿一样无忧无虑,快乐幸福。
二、对个人生活的热爱
疾病使华彦钧双目失明,贫病交加,流落街头,生活艰难。他所创作的《二泉映月》这首二胡经典,曲名虽风雅,也部分描写二泉映月的山水秀丽,但更多的却是深刻抒发瞎子阿炳痛苦身世,所谓月光虽明,世道却暗,泉水虽甜,人世却苦,水面虽平,人间不平的现实,泉清月冷,也就充分表现了对生活的热爱。
沉重痛苦的一声叹息作引子,以一种难以抑制的感情讲述一生苦难。仿佛看到:月光皎洁,泉水潺潺流淌,碎玉乱琼,鹅毛大雪飘飞。凄凉哀怨的二胡声,从街头传来,一个蓬头垢面的老媪用一截竹竿牵着阿炳踽踽而来。
所以很多时候听《二泉映月》,都应该在寂静无人的黑夜,伴着月光,伴着孤独,走进流浪的阿炳内心,倾听辛与酸的绝唱。沿着两根弓弦的轨迹,命运是一张沉重的弯弓,被一颗颤抖的心拉着。泉水幽幽,深沉自然,掩映着跳跃的波光;琴声悠悠,气息下行,涉过淙淙流水。
中间四小节的慢步,主题情绪忧伤沉重,如同踌躇街头,边走边奏的步伐。二胡挂左肩,咿咿呜呜,淅淅沥沥,雪花飘飞。凄厉欲绝的袅袅之音,传至江南“青石小弄台门深,乌瓦粉檐廊棚长”的遍地市肆,与“青草池塘蛙鼓稠,莺稚声里碧禾弄”的处处乡野,流进天下苦难人内心,为他们注入一股清泉,一股对生命的热爱追求的光亮,刚毅和深沉,顿挫分明,感受到一种忍耐与坚韧,一种奋进与抗争。
这抗争主题多次呈示,激昂有力,富有激情。当沉重的弯弓悄然拉动,似一声哀怨的叹息,开始倾诉,倾诉世间无法言喻的悲凉与不幸。黑夜里寒风拂过他的衣衫,他在风中似枯枝般摇曳,琴声呜咽,声声触及痛处。饿,是一种怎样的滋味?苦,是一种怎样的况味?痛,又是一种怎样的挣扎?在苦难中奋力挣扎,在人生中艰难徘徊,情形流浪,但内心不甘,不愿向命运屈服,只对辛酸生活沉思,对命运反抗挣扎,对生活充满信心,对幸福向往憧憬。无论白天黑夜,他看不见一丝烛焰的温暖,只感受到世人嘲笑讥讽的目光似猛浪般袭击心头。世态炎凉,人情冷暖,在二胡声中一次次牵动内心的悲伤,唱出一曲震撼人心的绝唱。这不啻是从心灵底层迸发出的激愤怒吼,这生命的呐喊,誓要将这吃人的社会砸个粉碎。
它们交替呈现,高潮逐步铺垫,柔肠百转,喷薄而出。婉转优美的旋律中,虽然时时流露出伤感惆怅的情调,但似乎在拷问苍天,为何愚贤不辨、贫富不公?在行云流水的起伏连绵的律动美感里,道不完苦情话,流不完辛酸泪,叹人世凄苦,独怆然涕下。激昂悲愤的音调倾吐自己的屈辱和痛苦,诅咒现实的残酷和不平。
尾声乐段,轻盈而幻想,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无限表达。在默默倾诉中,自然流露成绝唱,意犹未尽,可谓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二泉映月》成了阿炳的缩影,成了一个时代和一种文化的魂魄。不只是苦难与悲痛,苍凉与孤寂,更是一种忍耐与坚韧,奋进与反抗。它以鲜活的生命姿态矗立,这姿态是时代的标志,足以久久震撼人心……
三、对民族祖国的热爱
《苏武牧羊》是学堂乐歌,充分表现苏武威武不屈、忠诚爱国的品格和气节,表现了一种令人佩服的民族气度和精神。
《汉书》上说“天雨雪,武卧啮雪与毡毛并咽之,数日不死。”“既至海上,廪食不至,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落。”苏武不屈节,在匈奴生活的19年中历经无数苦难,真正印证了一个大丈夫的所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那颗拳拳的赤子之心在19年后“始以强壮出,及还,须发尽白”的他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被后世深深震撼与牵动。
纷纷扬扬的雪花在辽阔草原纷纷飘落,一牧羊人持鞭在风雪中独立。截竹为箫,凄凄箫声穿透茫茫草原,是谁在雪花飞舞的北国遥望汉都长安?是谁持节伫立留一抹孤寂与悲凉?雪花无情掩盖远方,内心荒凉一片。
一片片飞雪带着思念落下,融化;一瓣瓣晶莹雪花,就是一次次遥望故都所洒下的热泪。牧羊的苏武,一次次挥鞭,似心中吹起一场场大雪,带着无尽的思念与悲凉。在冰天雪地中,他,望断南雁,归心难料;他,铮铮铁骨,忍辱负重。沿着竹子的骨节,沿着长箫六孔的倾诉和颤抖,扬起千万朵雪花,扬起人们内心的波浪。苏武牧羊,倒映在历史长河中的一颗真挚的忠心,一段难忘的故事,一种不屈的气节,成就了一篇二胡经典!
当一种乐器赋予了人的灵魂与生命,凝结了一个时代的辛酸荣辱,它往往就会有一种牵动人内心柔软之处的力量,使人无法忘怀,永远铭记,以崇敬虔诚的心一次次陶醉其间……
这三首二胡经典名曲,都是曲式完整、质朴完美。德国的格鲁克说:“质朴和真实是一切艺术作品的美的伟大原则。”旋律或流畅浑厚如歌,或明亮激情有力,或昂扬华彩多姿。日本著名指挥家小泽征尔曾说过,“这首歌是要跪着听的”。深沉地表达了无限深邃的热爱感情。虽然这只是对《二泉映月》说的,但是我们也可以认为这是对这三首经典二胡名曲而说的。
这些旷世音响不仅仅是礼赞祖国河山,热爱个人生活,塑成民族意识,更能使我们听众血脉喷张,热血沸腾。
【参考文献】
[1] 高澄明. 胡演奏的情感表达[J]. 艺海,2012(5).
[2] 唐音. 二胡表演的技与情[J]. 电影评介,2013(3).
[3] 林东坡. 审美心理学视野下的二胡演奏与原型表现[J]. 艺术百家,2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