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集伟
【我们需要在地铁里拿着报纸沉思】 来自学者胡泳微博推荐:“在得知《卫报》将缩减印刷版业务后,伦敦市长鲍里斯·约翰逊专门撰文:‘如果你们停掉这个以油墨与纸浆为载体、承载着历史的印刷版报纸,那将是一场国家灾难。你不可能用‘在线的方式还原新闻纸上的内容,互联网上充斥着色情与废话,我们需要在书报亭里看到智慧,我们需要在地铁里拿着报纸沉思。”
【光猪跑】 又称“光猪裸跑”,是由网友组织的一项健身活动,它的第二届比赛2月24日元宵节当天在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举办。活动要求参加者须穿着内衣完成3.5公里长跑的。元宵节当日北京空气重度污染,不少参赛者戴着防毒面具参赛。比赛进程中,诡异新奇造型比比皆是。有媒体说,“此种活动源于美国的滑雪胜地——科罗拉多州克雷斯特德比特山的滑雪场,每逢严冬将逝之际,男男女女的滑雪能手将衣服脱得一件不留,毫无遮掩地在雪中穿行。这个传统让前卫人士趋之若鹜,在蓝天白云下脱光衣服滑雪是亲近自然的超级享受,许多恋人更会借此机会坦诚相对。”
【长得莫衷一是显得大大咧咧装不装逼】 语出作家叶三微博:“发现公知和爱好文艺的老男人喜欢的女演员大都是:长得莫衷一是、显得大大咧咧、装不装逼。中国的再加一条爱民主。”这吐槽也算神级了吧?虽来由不明,可以“莫衷一是”定义相貌,委实神异。它留言里的“长得坚定不移”一样别有洞天。至于“装不装”句,其精准在于它清晰标明了此举之难,犹“刻意不刻意”“修饰不修饰”之类,其意念难度技术难度一般人难于企及。
【附条件不起诉】 法律专业术语,又称“暂缓起诉”,因李天一涉案事件,这一专业术语在本周引发讨论。“马律师表示,今年实施的新刑诉法有一项新规定附条件不起诉,这条规定适用于年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未成年犯罪嫌疑人。‘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侵犯财产罪‘妨害社会管理罪,可能判处一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符合起诉条件,但有认罪、悔罪表现,获得被害人谅解的未成年犯罪嫌疑人,检察院对其将适用附条件不起诉。”“马律师称,如果李天一涉嫌轮奸罪名属实,即便他不满18周岁,但该案属于恶性案件,所以不适用未成年人附条件不起诉的规定”……而来自武汉晚报的一则时评认为,“需要反思不仅是收容教养制度,还有拘留、逮捕制度,对未成年人刑罚制度,看守所对未成年人的管理制度等等。”
【一个民族的悲剧其实也可以是它的财富】来自凤凰读书微博推荐,语出学者刘瑜新作品《观念的水位》:“一个国家走向怎样的未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如何面对自己的过去。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一个民族的悲剧其实也可以是它的财富,而拒绝挖掘这个财富则往往导致一个民族在历史的死胡同里原地踏步。很多时候,拒绝反思,‘过去的就让它过去,导致的往往是苦难的死循环。”
【心凉自然静】 语出作家刀尔登微博:“看了会儿新闻,无话可说,这就叫心凉自然静”……刀老师不过将俗语“心静自然凉”语序少许移位,便提示出一个日益泛化为百姓通感的“凉”,好凉啊好凉啊!
【下班沉默症】 来自媒体报道。报道介绍说,某项调查结果显示,一些需与人交往的行业诸如记者、教师、医生等容易出现“下班沉默症”症状。专家分析,除“助人工作”属性外,工作压力、疲劳、交通或工作环境喧哗,也是“下班沉默症”的形成因素。也有专家将“下班沉默症”与“手机依赖症“网络性格说”三病合并互证,并就此发现其间的共同处:逃避面对,逃避互动。
【删帖生意】 来自财新《新世纪》周刊新一期报道,原题“删帖生意:‘千万级的!”报道提示“一条由公关公司、门户网站中高层甚至部分监管官员里应外合联手操纵的灰色产业链。”“删一条负面新闻需要几千上万元,屏蔽关键词业务收费多达百万元之巨,要求删帖的客户既有企业,也有政府官员。公关公司大多通过收买网站编辑以及中高层管理人员、监管部门人士完成删帖业务,有的业务员为赚取高额利润不惜铤而走险,通过私刻政府、监管部门公章,伪造通知要求网站删帖。更有甚者,公关公司自己给自己制造客户,通过外包门户网站频道并在外包频道上转发企业负面新闻,直到企业出钱才给删除——这一行径已成变相勒索,令企业苦不堪言。”
【因为秋刀鱼太便宜了于是顺手也买了几尾】
来自作家沈宏非推荐,语出“吃货研究所”天蓬元帅推荐的一则小故事:“一个日本小青年,百无聊赖,对生活充满了失望,绝望得打算自杀。一氧化碳中毒这种方式看起来不那么痛苦,于是,他去买了煤炭,打算熏死自己。结果好巧不巧,碰上秋刀鱼非常便宜,于是,顺手买了点秋刀鱼……回家把碳烧上,烤着秋刀鱼,顿觉生活美好啊,于是……打算活下来了……(ta)还在网上放了自己烤鱼的照片”……点出链接的朋友可特别留意原帖下那些附言,正能量密密麻麻。
【你这么远来听我骂人,我很安慰】 语出作家冯唐大年初七微博:“我:‘你整天骂人家,人家能舒服吗?老妈:‘他们也不问问自己,我为什么整天骂他们?我:‘四十岁以上的人,能改变的很少了。你骂有什么用呢?老妈:‘心里舒坦……我七十多了,奔八十了,我又能改多少呢?你这么远来听我骂人,我很安慰……作家冯唐各类文字中,偶尔会写到妈妈。在我看,他文字里这一类最特别,除鲜明勾勒妈妈霸气性格外,更迷人的是常顺手传递铺天盖地咬牙切齿之爱,跟金线之类全无干系。
【创伤疗法】 语出学者朱大可专栏文章,原题《春运和“创伤疗法”》。原文说,“这些伟大的长征,大概都无法跟人类的纪录相比。在21世纪,地球生物的迁徙,已被一个全新物种——‘中国农民工彻底刷新。这种高等动物,在每年1月到2月期间的40多天,往返于中国东部和中西部之间,人数多达8亿,总流量超过34亿人次,占世界人口的一半……在某种意义上,春运就是‘春晕,也即一次农历新年期间的自我电击,可以将其视为最剧烈的创伤疗法。它利用一个混乱低效的运输体系,和一种充满苦难的迁徙,来重申改变命运的必要性。每一次返乡,都是一次痛彻心扉的自我告诫,激励着农民工跟乡村道别,成为东部都市的未来居民。但这场悲剧的真正要害在于,无论都市还是乡村,都不是中国农民工的真正家园。只要他们没有找到自己的理想地,这种钟摆式回家运动就将永不停息。”
【发呆和散步也是工作】 语出学者南桥博文,原题“来,出来走几步”:“英文有首歌叫I wonder as I wander(一路走一路好奇)……散步不只是身体锻炼,通常也是头脑的锻炼。佛蒙特大学教授罗伯特·曼宁和他的妻子玛莎合著了一本书,叫《步行距离:普通人可以走的远足路线》,书中说散步是一种简单而深刻的运动,深得梭罗、华兹华斯等作家和诗人的热爱。柯勒律治说华兹华斯一生走了大约18万英里的路。 对作家来说,发呆和散步也是工作:作家的脑子在转,在采集素材,打腹稿,或发现灵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