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诗性智慧的吟者

2013-04-29 17:08赵林
美文 2013年7期
关键词:美化诗性心灵

赵林

在与全球化相遇的日子里,我们的生活悄然发生着“审美泛化”的质变,并且这一质变包涵着双向运动的过程:“日常生活审美化”和“审美日常生活化”一时成为新世纪以来的美学理论界争议的话题之一。这一命题较早由英国学者迈克·费瑟斯通教授提出。他在一次演讲中谈到,“日常生活审美化”正在消弭艺术和生活之间的距离,在把“生活转换成艺术”的同时也把“艺术转换成生活”。细心的我们发现,日常生活已被越来越多的艺术审美元素所包容。说得武断点,任何事物都可以成为美的消费品,即使我们自己的身体,也被这种审美化的潮流所捕捉。大街上有关美发、美容、亮甲到美体的广告招牌不是随处可见吗?老话儿讲“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转型时代的中国城市愈来愈趋向于物质主义,商业、技术通过金钱和工业力量来主导城市未来的同时,也在制造出摧毁人性的机器。因此,“礼节”“荣辱”等涉及人类心灵美化的问题显得很迫切。

这样的思考发生在“审美泛化”现象讨论最激烈的时候,那时的我刚学会写几行歪歪斜斜的“学术”文字,费力地读着维柯的《新科学》。按理说,在与全球化相遇的日子里,我们每个人分享着它带来的种种“现代性”的便利,没有理由不感到乐观。那时的我却就是这么不会讨别人的欢喜,我常常叹息道,你看看狄更斯的小说《董贝父子》吧,那样的可怕后果不是造就了一批该隐式的人物形象吗?值得庆幸的是,“美与日常生活关联的话题”,在转型时代的中国当下被再度凸现了出来。时下“两会”召开着,“美丽中国”成了一个网络热词。它在政治层面被赋予新内涵的同时,也激起了社会各界的共鸣。有人说,最近的雾霾天气给它开了一个不大不小的玩笑,但美在山川、美在文化、美在历史、更美在人文的呼声深入人心。

最近上课的时候,我给班里的同学推荐了陈平原老师的一本书,书名叫《读书的“风景”》。谈到推荐缘由,除了知识学习上的考量外,还在于陈老师忧心的呼吁深深打动了我。他认为我们的大学教育是“培养有文化、善交流、注重精神生活的读书人”,要着意培养学生的修养、眼界和趣味,要求学生在进入专业研究之前,对人类、历史、艺术、人生有比较好的了解。我觉得,人类心灵美化的关键在于全体公民素质的提升,而人类心灵美化的药方恰恰就在我们的人文素质教育的课堂上。当然,这种认识也与自己求学时期一位老师的谆谆告诫有关。他谈的是时下的文学批评问题,曾给当时的文学批评界敲响了一次警钟,毕竟“以中小学语文老师的眼光来看,我们今天的批评文字中,有着大量的‘病句,有着太多的莫名其妙的的话,有着随处可见的低级错误”。专门从事文学研究的批评家尚且如此,作为普通公民一员的我们的语文素质修养可想而知。

也许有人早已听不惯这么悲观的“说教”,急急地央求我推荐一些提高自身语文修养的“药方”。我觉得,肖达的一组散文《识别》就不错。且不论文本背后的微言大义,单从情怀和语言两方面来看,就忍不住让我拍案称好。《十指连心》中,阴雨天举起双手反思,渴望梦想成功的场景我们每一个人再熟悉不过,让人忍不住想起兵法中“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的警语,而“人,一生能做好一件事,就很幸运了”的体悟也绝非常人能懂。《识别》中的警句更是俯拾即是,比如“识别陪伴着心灵的成长”,“我们需要成长,痛是成长最昂贵的营养液”这些从人生经验中生发出来的感悟。《望星空》《慢生活》《一枚叶子》《写课》《麻醉剂》和《生命诉求》也有着很强的现实针对性,散发着日常诗性智慧的灵光。

谈起文学语言,我忘记了在哪儿看过,大意说古今中外最伟大的小说家同时也是最伟大的戏剧家,他们的语言能够刻画一种人物性格或者描绘一种戏剧化的场景。小说戏剧如此,散文也可作如是观。在《车站》中,远行的我们曾经历的熟悉的离别场景:“深夜的候车室,灯还明晃晃地亮着,有候车的人沉重地低着头,假寐。候车室巨大的电子滚动屏分分秒秒忙着,从这儿到那儿,距离、票价、时间,一清二楚,滚动不停,恪尽职守。”话说回来,洞察体悟日常生活中的禅机,不仅需要我们拥有聪慧的头脑,更需要我们有一手坚实的文字功,顺顺当当地把日常生活中的诗性智慧吟唱出来。

我们能做到吗?

猜你喜欢
美化诗性心灵
SLOW MANIFOLD AND PARAMETER ESTIMATION FOR A NONLOCAL FAST-SLOW DYNAMICAL SYSTEM WITH BROWNIAN MOTION∗
心灵真正的荒凉来自太多的快感
形与影的诗性纠结——庄晓明的诗与诗评
扩充心灵的“兼容性”
美化生活
唤醒心灵
在大地上寻找心灵的栖息
通信天线美化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
诗性叙事与超现实叙事——论《尘埃落定》对于《百年孤独》的超越
《空山》不空——多重文化冲突下的诗性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