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立军
【摘 要】中国高校扩招其具有特殊的历史背景和社会环境。目前虽然接受中国高等教育的数量不断增多,但是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数占总人口的比例仍然偏低。高校扩招带有两面性,一方面高校扩招可以我国培养更多高素质人才,为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奠定基础;另一方面高校扩招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高校教育质量,对大学生就业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关键词】扩招;高校;影响
目前我国正处在快速发展的时期,对人才的需求量较大,在长期发展过程中,我国人口众多,给国家造成了巨大的就业压力。为了解决高人口就业率,便需要最大限度的开发劳动密集型产业,充分利用劳动力资源,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正确对待我国就业模式的转变。在国家稳定健康发展的过程中,对于总人口就业率不断下降,国家需要建立更加科学实用的学习制度,让更多的人能够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只有当教育和就业结合起来,当高等扩招有社会做基础时,才能够真正促进社会进步。
一、高校扩招的现状
1999年,中国政府启动了高校扩招计划。截止到2002年,即高校扩招计划实施三年以来,高校招生率总体提升了15%。招生总人数从扩招前的1998年108万增长到2002年的260百万;而到2010年至今,已突破千万人数。可见,高校扩招后,我国大学生人数增速极其迅猛,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大学生能否顺利就业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也成为高校校园建设安定和谐发展的关键。
在高校扩招过程中,高等教育系统发生了相当大的变化。高等教育赞助商的种类也逐渐多样化,个人和组织也可以经营教育机构,国立综合性大学、地方性大学和私立大学组成了中国教育的三大支柱。其中以地方性大学为主,招生人数为总招生人数的30%。通过联合和兼并社区大学、独立四年制学院和高等职业技术院校,高等教育机构的规模大幅扩大。2012年,高等教育机构的平均入学人数超过了133万人。招生人数在 或以上的高等教育机构的数量也超过了46万,占高等教育机构总数的27.5%。
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科教兴国这一战略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推动我国教育快速发展。当我国的教育取得历史性的突破过后,国家便制定了高等教育管理体制,为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便确立了高校扩招的方针。在高校扩招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对社会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专家从各个领域对高校扩招进行了分析:
二、高校扩招对就业的影响
对于就业而言,就业是现阶段的一个热点课题。很多人觉得可以尝试延迟初次就业的时间,从而降低社会所带来的就业压力,促进大学生专业技能的增强可以让他们找到更好的工作,更容易寻求工作岗位。最近几年来大学生的失业率的逐渐提升与高效的扩招行为之间存在着细微的联系,大学生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就业的层次越来越低,但是社会各个行业对于高素质人才的需求量以及要求却越来越高。加之企业的管理人员也偏向于选择那些文化层次较高的人才来从事一些实际能力要求更低的工作,这无疑也造成了人才的浪费。在高校扩招后,虽然中国的宏观经济保持着一个稳定增长的趋势,但是大学生的待业人数却越来越多。
(一)数量增加,劳动力市场供需失横
高校扩招后,劳动力数量不断增加,加剧了劳动力市场供需失横。随着扩招不断发展,我国高等教育事业进入了全新发展的阶段,每年连续以几十万的数量的增加。根据调查显示,我国非国有单位接收毕业生的数量虽然有所增加,但是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却在不同程度的下降。在市场经济发展的背景下,国家不再对大学生进行分配工作,这就造成了很多大学生必须要走向社会,再由人才市场、就业市场不断进行调节,配置就业。但是在市场经济条件还不健全的情况下,就导致大学生的就业更加严重话。
(二)学历层次、专业结构失衡
在经济飞速发展的背景下,我国的教育的规模仍然比较落后。同时,因为长期积累的问题,造成我国高等教育结构失衡。很多高校在发展的过程中,办学自主权不断扩大,很多高校为了获得更大的招生效益,在没有论证是否属于热门专业的情况下,也加快申办的步伐。比如说:这几年经济、财会、法律、计算机就出现过招生时报考的人数众多,而毕业时就面临失业的情况。
高校扩招加剧了结构性就业。结构性就业主要表现在工作岗位和就业者文化技术部适应的现象。其中特别是一些理科专业的学生,因为缺乏基本的实践条件,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只注重理论的学习,忽视了实践能力的提高,这样也就给结构性就业失调留下了隐患。
三、总结
总之,上文主要是从各个领域来分析高等教育产生的影响。通过加快高等教育的发展来满足日益高涨的高等教育需求,通过扩大政府和个人在高等教育上的投资来维持经济的高速发展。对于高校扩招带来的影响,仍然需要在不断实践的过程中总结和反思,这样才能够推动中国人才与教育发展,然后更好的服务于社会。
参考文献:
[1]李娜.我国高校扩招政策的经济学分析[D].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2]陈德静.基于科技创新的高等教育改革与创新研究[D].河海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