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为锋
摘要:21世纪是日新月异、最能决定人类未来的时代,处于这样一个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无论在生活还是学习中,只有敢于创新、善于创新,才能以高姿态和饱满的热情迎接未来的挑战。学生是国家未来的建设者,作为一名地理教师,有把学生培养成新世纪高素质人才的义务。所以,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除了向学生传授课本上的知识外,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以此适应现代教育的发展,把学生培养成新世纪高素质的人才。
关键词:高中地理;教学;创新能力
所谓创新能力,指的是运用掌握的知识和理论,在科学、技术以及各种实践活动中不断提供具有经济价值、社会价值、生态价值的新思想、新理论、新方法和新发明的能力。高中地理在学生学习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那么,我们该如何做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下面,就我几年地理教学经验,在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这一问题上与大家进行沟通和探讨。
一、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目前存在的问题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目前还存在着很多问题,作为地理教师,如果不及时解决,会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产生阻碍作用。现在还有很多教师没有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意识,尤其是一些教龄比较长的教师,他们没跟上时代的变化,仍然停留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认为不需要对学生进行其他方面能力的培养,正是这种教学思想,导致学生创新能力无法提高;从另一方面讲,有的教师因为过于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从而忽视了基础知识在地理学习中的作用。基础知识是根基,如果学生的基础知识都掌握不好,那么,学生的创新能力就无从谈起了;还有很重要的一点,现在很多学校都在进行教育改革,但有部分教师仍然遵循过去灌输式和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把学生当作听课和做题的机器。这种教育模式早已被社会所淘汰,已经不适应现代教育的发展了,所以,更不能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产生积极作用。
二、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策略
1.在地理教学中,如果想把学生培养成具有创新能力的人,那么身为教师的我们,首先自身要有创新意识,进而才有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资格。在新课改的背景下,为了使学生各种地理学习的要求得到满足,现在,地理学科开始注重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以及地理问题的探究能力。所以,作为地理教师,首先要在地理教学中进行创新,争取成为一名具有创新意识的新型教师。例如,我们可以在教学课件、教学目标等方面进行研究,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并对它进行不断完善,争取达到创新效果。不过教师要先有扎实的教学基本功,才能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也只有具备了创新意识,才能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这一问题上得心应手。所以,教师自身要有深厚的知识底蕴,才能在教学能力、讲课技巧等方面进行提高和改善,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奠定基础。比如,在地理教学中,我们肯定会碰到与其他学科相融合的地理要点,这个时候如果我们运用与此相关的课外知识对此要点进行讲解,不仅丰富了学生的视野,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也产生了积极作用,因此获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2.地理学习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要建立在基础知识的掌握上,这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学生只有基础知识掌握好了,才能在创新能力上进行提高和发展。如果学生基础知识学不好,那么创新能力更是无从谈起了。只有学好基础知识、能够对课本上的知识进行不断思考和大胆想象,才能对学生的创新能力产生促进作用。
3.在地理教学中,仍有很多教师在采用灌输式和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教师在讲台上讲,学生在下面认真听、记笔记。这种传统的教育模式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产生了严重的阻碍作用。所以,作为一名地理教师,我们应该摒弃传统的教育思想,在教学方法上进行不断创新和发展。例如,在地理课堂上,我们可以把教材上的内容转换成与我们日常生活接近的话题,这样在跟学生进行交流时,也就变得更加顺利了。我们可以以多变的提问方式对课本内容进行讲解,这样学生就不会局限于单一的思维模式,会在学生对教材理解的基础上,打破常规、拓宽思路、激发学生创新的潜力。地理课堂情境的创设现在已经成为了众多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之一,它无论是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方面还是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方面,都有着积极的作用。例如,在讲环境与环境问题这一部分时,我们可以给学生展示几幅有关环境的漫画,引发学生对环境问题的思考。学生在学习起来时也就会更加用心,学习效果也会大大增加。
4.传统的教学思想中,教师和学生之间不是平等的关系,教师高高在上,与学生无法进行正常的沟通和交流。而现在新课改要求教师把课堂还给学生,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要放下教师的架子,把学生当作朋友,让学生在课堂上有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机会,营造一种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在课堂上,教师应该做到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不偏袒成绩好的学生,也不放弃成绩差的学生,用宽容、友好的态度引导学生进行地理学科的学习。例如,我们可以采用分组的形式进行课堂教学,使成绩、智力等不同的学生分在一个组,让他们对学习的内容进行交流和沟通,这不仅拉近了学生之间的距离,也形成了学生之间互相帮助、共同学习的良好风气。学生在交流过程中交换了彼此之间的不同看法,碰撞出不同的思维火花,展示了学生不同的个性,创新的品质也就在不知不觉中形成了。
5.如今,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工具已不再是黑板加粉笔了,多媒体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广大学校课堂教学中。因为传统的教学工具已不能形象地表达出教材内容的实际情况,必须采用先进的教学工具进行教学活动,多媒体技术可以把声音、动画等融为一体,这样不仅能为学生提供更多丰富多彩的教学素材,也改变了地理在学生心中枯燥乏味的印象。这对吸引学生注意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例如,在学习“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这一章节时,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播放几段有关自然灾害的影像资料,比如,2008年汶川地震、2011年日本地震、美国飓风等,这会对学生这一章的知识产生极大的兴趣。在播放这些视频资料时适时地向学生提问一些与此章有关的问题,对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有着重要的作用。使用多媒体技术作为教学主要手段,可以根据教材内容的需要把事物的本质完全展现在学生面前,比如,可以用多媒体演示地震的成因等,这种先进的教学手段将会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学生是国家未来的建设者,他们每个人身上都有着无限的潜力以及创造力。所以,作为一名地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极其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要先从我们自身开始反省,只有我们具有创新意识,才能担负起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责任。与此同时,不能忽视基础知识在这一目标中的作用,这两者相互促进、缺一不可。只有具备了扎实的基本功,才有资格去谈创新能力的培养。在教学方法上我们也要跟上时代的脚步,摒弃传统的教学模式,通过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技术,使学生具有创新意识,保证我们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工作能够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裴新生,殷培红.地理教育中的思维·实践·创新:创新教育丛书.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
[2]胡剑飞.高中地理课堂教学行为的理论与实践.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3]曾建明.浅谈地理教学中的有效交往活动.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3.
[4]杨士军.高中地理活动创新设计.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
[5]杨玉东,田宏文.大教育·高效创新学习高中地理.电子工业出版社,2012.
[6]周慧.有效的地理课堂教学.暨南大学出版社,2010.
(作者单位 福建省福清洪宽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