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海霞
摘 要:在新课程的背景下,高中历史作为一门人文学科,必须打破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新的形势下,采取创新的教学方式,重视教育资源的开发,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结合多年教学经验,谈了高中历史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高中历史;开放式;高效
一、在教学中采用创造性教学理念
传统的高中历史教学往往是采取单一的教学模式、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不能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得教学的内容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这就要求在新课程标准下,转变教学观念,使用新的具有创造性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主动投入学习。在教师的教学过程中,要树立现代教学理念,设计具有创新型的课程教学教案,采用多种教学媒体,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从视觉、听觉等多个感官上让学生体验到历史、了解历史、发现历史、把握历史规律。与此同时,教师应深入钻研教材和课程,设计有针对性的教学主题。比如,在进行“工业革命”的课程讲解时,教师就要通过各种渠道收集相关材料,让学生去探索,去回答一些具有广泛性的问题,主要问题是:工业革命总共进行了几次?工业革命给世界造成了什么影响?工业革命对现代的生态环保产生了什么不利的影响?等问题。在教学中让学生采取讨论等多样性的学习方式,让学生自由发言,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参与性,在遵循历史的基础上,探讨历史和现实的科学态度,提高创新认识和实践能力。
二、在教学中实施开放式教学
传统的历史教学方法已不适应当前高中历史教学形势的需要,所以就要打破原有的课堂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在教学中采取开放式的教学,让学生带着问题去积极寻求解决的途径,通过不断地解决问题掌握知识,也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多种途径获取有效的知识信息(如网络、图书资料、图片、相片等),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社会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方式,这也是新课程标准下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教学要求。所谓开放式教学就是指教师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按照教师提供的内容,完成必要的学习任务,实现理想的学习成果。比如,在“楚汉之争”的课程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安排学生总结楚汉之争“为什么项羽会失败,刘邦会获胜?”“假如你是项羽,你如何处理好当时的人际关系?”等观点,并要求学生写出小论文,要论点鲜明、论据清晰、句子流畅,要从正面去分析,并根据当时的历史事件总结现代企业(团队)用人之道。
在实际的教学中,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必须要把握好教学质量,注重学生的思维培养,培养学生具有创造性人格、发散性思维和独创性思维等。只有这样,高中历史教学对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郭云超.浅谈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学周刊,2012(27).
(作者单位 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宁城县八里罕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