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传播与文学的发展关系

2013-04-29 21:08李建立
现代语文(学术综合) 2013年7期
关键词:文学作品媒介文学

摘 要:文学自身的发展,不但受到文学内部因素的影响,也受到外部因素的影响,其中媒介的影响颇为显著。媒介变迁对文学影响可以分为三个时段,不同的时段,文学的文体及创作者、读者都发生不同的变化。

关键词:媒介 文学

文化史家把文化传播的漫长历史做了精致的分期,大约可以分为口传文化阶段、印刷文化阶段和电子媒介文化阶段[1]。媒介的不同形式,对文化自身的变化起到了重要的影响。在不同形式的媒介影响下,文学的各个层面都显著不同。

一、口头传播时代的文学

口头传播时代,“说话”是独特的信息传播方式,它准确、方便、迅速,与身体语言紧密相连。这种媒介,往往稍纵即逝,对口语信息的接受与保存只能依赖接受者的即时理解和记忆。它受到时空的限制,具有很大的不稳定性和不可靠性。在传播过程中,文学往往会出现不同版本,有的还会失去原来说话者的意思和来龙去脉,最终变成不可理解的言说或者一种隐喻。

这个阶段的文学,就其文体上而言,只能产生包括神话、史诗、民间传说等特定的文体类型。此一时期的文学,往往是原始宗教的一个组成部分,包含着祖先崇拜、图腾仪式、膜拜神灵等宗教祭祀。就创作主体而言,重要的在于“谁在说”,“言说者”大都是部落长老之类的权威。“作者是谁”无关紧要。此处,“说”与“听”相关联,一些流传下来的作品,往往附带“如是我闻”之类的词语。比如在《论语》之中,往往冠于“子曰”的开头,孔子成为重要的言说者,是权威,而具体到《论语》的编撰者尽管一直争论不已,但无关紧要。先知“述而不作”成为这一时代的文化惯例。

从创作主体来说,这一阶段的文学作品,属于一种集体创作。文学作品的主体自我被包嵌在面对面的总体性之中,作品中的自我消失在民族共同体验之中,个人的爱恨等情感不被重视,只重视行为的记述。比如神话故事,是远古一代代人集体创作的结晶,表现某一民族自身发展的经历,它既包含着一个民族的宝贵精神,又凸现着一个民族的优良品格,其中很少凸出个体的位置。

二、印刷文化时代的文学

文字媒介时代,由于传播媒介的物质性,信息开始走向固定化,信息能够久远传播;在传播空间上,文字媒介突破了时空的局限,文化文本能够远距离、长时间地流传和保存。

这个阶段的文学,就其文体而言,由于对文字媒介的依赖性,出现了诗歌、小说、剧本等。

就作者和读者关系而言,此一阶段,文学的写作和阅读开始出现分离。对于作者而言,作者可以精心构思,反复推敲、修改,直接推动了文学创作的发展和成熟,文学的思想性与艺术性获得极大提高。列夫·托尔斯泰修改《复活》中玛斯洛娃的肖像达20多次,《红楼梦》的成书,按照作者曹雪芹的说法是“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唐代诗人贾岛有“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的感慨,更有杜甫“为人性癖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的自豪。这在口头传播时代是不可能的事情。从读者角度来说,由于读者的阅读行为与文本的最初语境分离,读者不必像口语时代面对面的听人言说,而是可以进行较为自由的阅读,对作品可以进行反复的吟咏和品味,并且不会受到阅读方式、时间和地点的限制。从解释学的角度来看,甚至可以进行二度创作和阐释,从中获得丰富和深刻的审美感受和文化视野,从而能够更加充分地释放出作品的审美价值和思想价值。

从内容与形式角度来看,文字媒介为文学作品提供了固定的可视性物质载体,促使文学创作在形式和内容上进行不断探索,开拓了文学表现的新境界。比如从南北朝沈约的“四声”理论开始,一些诗人开始追求诗歌的声律,讲究诗歌的格律美,追求诗歌形式的创新。魏晋南北朝的几百年中,中国的古体诗慢慢被淘汰,出现新的格律诗,最终演变为唐代的律诗。

印刷术发明以来,文字改变了原来手工抄写的传播方式,文字成为可复制性的媒介。这就为数量和篇幅巨大的文学生产提供了物质条件,同时更有利于文学的广泛传播。到了机械印刷时代,文学作品的传播更为迅速,文学文体从诗歌占主导地位变成了小说为主导地位。文学作品中的主体建构成为显著特点。

印刷时代的文学作品,注重对个人经验的记录,其中表现的是孤单的个人,个人记忆得到凸出,空前挖掘了个人的感受与体验,正是书写行为的出现,才为近代社会个人观念的确立提供了基础,西方近代文学才开始转向了对个人内在性的挖掘,表现出高度个人化的思想内容。[2]

三、电子媒介时代的文学

电子媒介更进一步超越了时空的限制,使得信息得以跨区域瞬间传播,距离与速度的变化成为其显著特点。同时,图像、声音、文字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更加逼真地呈现出事物的形貌特征。这一时期产生了大量的新型文体,诸如网络文学、手机短信文学、电视广告文学、电视散文、电视剧、电影之类,文学从可读性到可视性、可听性转变。[3]

这一时期,由于传播媒介的变化,文学载体和创作手段在一定程度上回到了原始时期诗乐舞三位一体的形态,传统文学观念受到了极大挑战。从某种意义上说,文学回到了新的口头传播时代,电子媒介把观众拉回听和说的时代,更为公众化,更加强调公众记忆。在这种文学形式下,世界事件成为一种被复制的事件。传播的瞬时化,导致这种公共记忆又不同于早期口语时代关于民族记忆的言说,它并不能进入内心世界,印刷时代的个体内心深刻体验消失,复制、拼贴的后现代性碎片特性开始凸现。时空距离的消失,个体身份的分离,导致了一个“谣言时代”的诞生,一个无作者时代的出现。“作者之死”成为一种无可否认的现实。

由于电子媒介传播的及时性、广泛性,文学作品开始出现平民化倾向,大众文化成为这一时期的主流显学,文学作品更能深入社会人群,千家万户。“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就文学的本源而言,它本来就是兴起于民间社会之中的,“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何休《公羊传解诂》),反映的就是民间普通民众的喜怒哀乐。只是到了文字时代,随着文化权力的转移,文学成为一种专业文人的特权,慢慢脱离大众而走向精英,成为一种精英文化,进而被统治者利用为“传经载道”的工具乃至政治的奴婢,从本质上说,这种文学的变种,却成了正宗,民间审美意识被悬置和边缘化。电子媒介传播条件下,文学的大众化、平民化,在一定意义上可以看作是文学原生意义上的回归。不仅如此,这种平民化、大众化也使得先前的经典作品通过电子媒介的转换得到全方位的普及,如古典四大名著改编为电视剧,就极大地激发了人们对文学文本重新阅读的兴趣,使之开始重新热销。

注释:

[1]马克波斯特:《第二媒介时代》,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2]彼得·毕尔格:《主体的退隐》,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3]欧阳友权:《文学理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李建立 河南省商丘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476100)

猜你喜欢
文学作品媒介文学
当文学作品扎堆影视化
为什么文学作品里总会出现“雨”
我们需要文学
媒介论争,孰是孰非
“太虚幻境”的文学溯源
书,最优雅的媒介
欢迎订阅创新的媒介
反思媒介呈现中的弱势群体排斥现象
文学作品中不可忽略的“围观者”
我与文学三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