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珺
摘 要:《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指出:“高中物理课程应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积极参与、乐于探究、勇于实验、勤于思考。”所以,教师要认真贯彻落实新课程“以人为本”的理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促使学生获得更大空间的发展。
关键词:高中物理;学生;主体性
高中物理是普通高中科学学习领域的一门基础课程,然而,在物理教学中开展主体性教学,有助于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促使学生在感受物理知识的变化过程中,找到学习物理、探究物理的兴趣,同时,也为实现高效的物理课堂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创设自主探究的情境
对于高中生来说,虽然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自学能力,但是,我们也非常清楚,传统模式下的“满堂灌”“一言堂”已经将学生的这种自学能力逐渐打磨得只知道等待教师。因此,在授课的时候,教师要创设一些有效的问题情境,使学生愿意探究物理现象,愿意走进物理世界。
如,教学“生活中的圆周运动”时,我借助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了火车过轨道的视频,并引导学生思考了下面的几个问题:(1)请根据你所了解的以及你刚才从图片中观察到的情况,说一说火车的车轮结构如何?轨道结构如何?(2)如果内外轨一样高,火车转弯时做曲线运动,所受合外力应该怎样?需要的向心力由哪些力提供?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思考与讨论,让学生在自我释疑的过程中感受到成功探究物理知识带来的快乐,进而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二、借助实验提高参与度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主的学科,实验形象、直观的特点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突破教材中的重、难点,而且精彩的实验还可激发学生的参与欲望,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例如,在教学“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时,我引导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走进实验室,亲自操作测量速度。这样不仅可以满足学生的学习欲望和好奇心,还可以使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感受实验在物理教学中的价值。同时,在实验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并对于偏差较大的学生小组给予指导即可,切不可将实验流于形式。因此,教师要充分发挥实验在自主性教学模式的作用,真正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总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培养其科学探究能力,使其逐步形成科学态度与科学精神,使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主体性,最终为高效课堂的实现做好铺垫。
参考文献:
许方锐.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主体性发挥的实践研究[J].华章,2011(08).
(作者单位 甘肃省徽县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