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国掀起新一轮反腐战役,一直被奢侈品行业视为“香饽饽”的中国内地市场也开始显得“精神不振”起来。
“选这款吧,比较低调,没有钻石和Logo,很难被看出价格”。在了解记者的送礼需求后,宝格丽品牌销售顾问熟练地介绍道,自从“八项规定”发布之后,一些高调的品牌纷纷收敛奢侈风格,Logo悄悄隐藏起来,手表更加朴实,低调的奢华受捧。“手表最好买这种不镶钻的,这样不容易引起注意;不过皮包可以选择奢华一点的,因为开会的时候可以放在桌子下面或者房间里,不会被看到。”在这家店里,很多皮包的价格都在2万元以上。
事实上,近年来奢侈品在中国销售的增速可谓迅速,不过2012年第四季度以来,增速则明显放缓。瑞士钟表联合会早前发布的数据就显示,由于一些“特定”因素,2012年对中国大陆出口明显放缓,同比出口额仅增长了0.6%,同期远低于香港和台湾市场6.8%、18.4%的增速。
“八项规定”等措施出台以来,诸如“表哥”“房姐”等一系列腐败丑闻被曝光于众。
“本来打算十几万的手表送人,现在也换成三四万的基本款。而且,奢华款已经不再受宠爱,反而是比较低调的款式更受欢迎。”一位腕表资深人士郭鸣说。
记者近日走访上海多家奢侈品专卖店了解到,前来购买的人数有所“缩水”。一家派克专卖店的销售人员告诉记者,以前来店里的消费者绝大多数是出于送礼目的,所以,即便是上万元的限量版也有销路,还有一些公司甚至会一次性购买上百支。但如今,明显感到一丝寒意。
网友“凉菜_李杰”就说,“反腐带来的影响可不小,周边已有深刻体会,也显示了以前的三公消费占市场的份额。若反腐长期,各高端可要做好转型准备了”。
事实上,除了上述一些已经“遇冷”产品,古驰、路易·威登、历峰等奢侈品牌在华放缓扩张的消息也陆续传来。路易·威登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截至目前在中国共拥有43家专卖店,其中2012年公司新增了4家。目前,除了上海虹桥于4月份新增一家外,2013年其他地方是否还会扩增,目前还不知。
“类似于古驰、路易·威登等中国消费者已经耳熟能详的奢侈品牌,2013年在中国放缓新增门店的策略,符合业内预期。”财富品质研究院院长周婷说,一是它们过去扩张的速度太快,二是部分受到反腐新政的制约。
不过,这并非意味着奢侈品在华消费将会永久“降温”。毕马威中国合伙人兼亚太区零售和消费品业主管合伙人戴力行就表示,中国消费者越来越追求奢华体验,以及独一无二的奢侈品牌。
“早先进入中国市场的奢侈品牌,未来增速会放缓,采取‘收线策略,但一些针对高端小众人群提供定制服务的奢侈品牌,将在接下来一段时间,仍旧有非常大的增长空间。”一位研究人士表示,这些品牌将采取“圈层营销”战略,即通过对富有阶层提供公关服务、举办小型聚会等形式,反倒是能满足一些高端人群的个性化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