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柯佳
【摘 要】中语文的教学任务是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使学生具备一定的理解和表达能力。但是,我国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由于存在程式化的特点,束缚了初中生语文能力的发展。本文试图找到一些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转变传统的程式化教学模式,以帮助教师采用恰当的方式展开语文教学活动。
【关键词】初中语文 讲读 教学 程式化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3.07-08.026
语文课是具有很强工具性特征的课程,这就要求教师要在语文课程教学中教会学生掌握语文这个工具,帮助学生获得丰富的语文知识,掌握听读说写的语文能力,使学生具有一定的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而恰当的语文课堂教学正是提高学生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比较恰当的途径。
叶圣陶先生曾就教师的教学作了个比喻:就像小孩子走路,不会走的时候要大人扶一扶,大人扶孩子走路的目的不是要永远的扶下去,而是帮助他自己学会走路。“教是为了不教”,初中语文教师的教学就是要帮助学生获得语文能力,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一部分是学习知识的能力,其目的是提高学生的文化水平,比如掌握一些文学知识;另一部分是为培养学生语文学习能力服务的工具性学习能力,比如语法、修辞、逻辑的学习能力。
初中语文教学的重点应当从转变程式化的教学模式入手,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要求学生亲自动脑、动口、动手。这并不是说初中语文教学要忽视知识的教学,而是要把知识放在一个恰当的位置,讲解知识的目的也是为了培养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提高学生吸收和表达的能力,即听说读写的能力。下面我们具体地说明如何打破传统初中语文讲读教学的程式化模式,进而把语文教学教活,最终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一、灵活多变
语文教学是一门活的学问,最忌讳的就是机械、呆板、“条文化”,教师应当在“活”字上入手,把语文教学当作一门科学、一门艺术,把握语文中确定性的一面和灵活性的一面。这就要求,教师的初中语文教学活动的开展要从实际出。所谓的从实际出发,就是说要采取的教法应当因篇而异、因教学要求而异、因学生而异、因教师而异。不同的课文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相同的课文,教学要求不同,教学方法也可以不同;不同的学生对象也要采取有差异的教学方法;教师在教学中更要注意扬长避短。
二、突出重点
在语文教学中,并不是要面面俱到才是最佳的教学模式。教师要根据所教授内容突出一两个重点进行讲授,不要从第一句讲到最后一句,而是抽取其中的一段或者一部分来讲。截取的文章内容,需要教师经过分析确定,这并不是说学生要放弃其他内容,而是要通读全篇或从整体上把握学习内容,然后根据教师讲授的重点内容辅助自身的语文学习。教师还应当把生字、生词给学生讲清楚,有些要采取抽查的方式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这些都要求教师具备一定的钻研教材的能力。课堂知识中的另外一些方面也很重要,但不是重点,教师要求学生做到了解即可,这就是我们常常说的“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
三、角色转换
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有一个比较明显的缺陷就是无效教学,即学生已经懂得的知识内容,或者学生可以自己做的,常常由教师包办了。这里我们强调,初中语文教师的角色应该是导演,而不是演员。教师要指导学生多动脑、动口、动手。试想一下,在初中学习阶段,语文重点是非常多的,假如全部让学生坐在课堂上当听众,只用耳朵听,或者学生只是稍微想一想,不动手写,不动口说,这样度过几百个课时;还有另一种情况是学生至少有一半的时间自己动手写、自己用口说,这样度过几百个课时。相较而言,哪一个教学效果更好呢?恐怕任何一个教师都明白,学生动口动手的教学方式才是更好的教学方式。这就是我们上文提到的“教是为了不教”,只有让学生自己动口和动手,才能逐步做到“不教”。
四、启发式教学
很多初中语文教师经常讲要在培养学生的“兴趣”上做文章,比如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开发学生的智力,使学生聪明起来,这是有道理的。初中语文课的教学,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非常重要的,学生只有对语文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才能真正地学好语文知识。而老师也只有对语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才能真正地教好语文。这就面临一个问题:教师应该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语文教学呢?是当一项工作?当一项任务?还是当一种谋生手段,当一项事业呢?这里我们建议语文教师将语文教学作为一项非常有趣的事情来看待,达到“不可一日无此君”的境界,这样语文教学就有保证了,而且也助于教师采取各种措施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
五、打破程式化
尽管新课改已经实施多年,但是,众多初中语文教师还是采取原先的程式化的教学模式,好像语文教学必须遵循一个模式、一个程式,往往以介绍文章的时代背景、作者、生词、分段、串讲、布置作业的顺序开展语文教学。每一篇课文都要采取这几个步骤,如果缺了哪个步骤就好像教学不完美。篇篇如此,既浪费时间,又比较呆板化。这就违背了我们上文提到的教学要“活”这一要求。
当然,并不是说这些项目不重要。有的课文不介绍时代背景学生就不能很好地理解课文主旨。而作者,绝大部分课文不必介绍,有的参考书将课本上没有提到的作者经历补充了进去,教师仅需将其作为教学的参考即可。但是,有的课文作者是非介绍不可的,比如司马迁、李白、鲁迅等。有的课文没有必要归纳段落大意,但有的文章却要着重讲文章的段落。教师要根据讲授的内容区别对待,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总之,要抛弃过去程式化的教学模式。
六、综合性训练
任何教学内容最终都要落实到学生的训练上,只有通过训练,才能检测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学习程度。而综合性的训练是比较恰当的训练方式,主要是指将日常教学中的单项训练、分解训练等综合的运用。比如字、词、句、篇就可以在作文中综合起来,从而表现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语言的能力。而且综合性的训练模式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逐步提高学生运用语文知识的能力。语文教师要切记在综合训练中给予学生恰当的指导,避免盲目地要求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而浪费掉宝贵的训练时间。
要提高初中语文的教学质量,不仅仅是靠改进教材就能完成的,而最重要的是教师要掌握正确的教学方法。教师不论采取何种形式的教学方法,都要与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教学目标、教学对象、教学内容、教学环境等相适应,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教学的最终目标,从而多角度、多层次地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