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银
【摘 要】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它具有极强的实践性。在语文教学中正确把握语文课程实践性的特点,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笔者认为,要践行语文课程实践性特点,要把语文知识的积累和能力的提高应该落实在文本学习活动中,通过学生真实的体验过程,知识的积累和能力的提高才能真正内化。要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激发学生情感,受到审美熏陶。这样的审美熏陶,对学生的审美价值观的培养是有益的,也是新课标对学生审美熏陶的良性要求。要让学生的语文素养的发展从课堂走向社会,让孩子们在生活中做他们乐意去做的事,增长语文知识,提升语文素养。
【关键词】践行;实践性特点;文本学习;语言环境;从课堂走向社会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新课程标准倡导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正确把握语文课程实践性的特点,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下面谈谈我对在教学落实语文课程实践性的几点浅见:
一、语文知识的积累和能力的提高应该落实在文本学习活动中
语文一直是学生学业课程中的主课,在应试的语文教学中,由于过重于分数的评价,导致许多语文课堂未能把学生语文知识的积累和能力的提高更好地落实在文本学习活动中,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下,通过对文本的自读感悟和教师的引领过程得到发展,得到真正意义的提高。很多时候用形式多样的训练来机械地加强学生知识的巩固和能力提高。(这种现象在毕业年级尤其严重)这样不但增加了学生的课业负担,而且抹杀了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对文本的独特感受,长此下去学生就会产生厌学语文的情绪,这对学生语文素养的长远发展很不利。因此,我认为,语文知识的积累和能力的提高应该落实在文本感悟、体验中,这是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是以人为本的语文教学的要求,也是使学生的语文素养朝着健康方向发展的要求。比如我在小学中年级语文教学中,为了完成课程阶段目标要求的识字任务,安排学生初读课文时,我是这样做的:引导学生用已经掌握的学习方法先展开对课文的自主学习,给课文后横格里会认的生字注音,画出生字词,标出自然段,把自己学习有情况和小组的同学交流,对文中不认识的字,可以查字典,不能解决的问题,可以寻求小组同学的帮助。只有这样,老师在检查字词学习情况时,才能发现学生识字过程中真正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对症下药。学生也只有通过这样真实的体验过程,知识的积累和能力的提高才能真正内化。
二、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激发学生情感,受到审美熏陶
在语文教学中,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审美熏陶不能靠抽象的说教,必须落实到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我在上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语文》上册《孔子拜师》一课时,为让学生体会孔子的谦虚好学和老子的诲人不倦,我引导学生采用多种方式朗读课文三、四自然段,抓住重点词句“曲阜和洛阳相距上千里,孔子风餐露宿,日夜兼程,几个月后,终于走到洛阳。”孔子见了老师“上前行礼”,在学习中“每天不离老师左右,随时请教。”老子到“洛阳城外” 等候学生,把自己的学问“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他。通过对课文中这些重点词句的读悟,学生真切感受到孔子和老子身上的亮点,激发了学生向他们学习的情感。在教学《富饶的西沙群岛》一课时,我用海面、海底、海滩、海岛的图片引导学生反复朗读、交流、背诵描写这些地方的句段,感悟到西沙群岛真的“风景优美,物产丰富。”这是自然的美,这是祖国河山的美,这是人类文明的美。这样的审美熏陶,对学生的审美价值观的培养是有益的,也是新课标对学生审美熏陶的良性要求。
三、让学生的语文素养的发展从课堂走向社会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改型,语文学习的空间、资源的扩展,学生语文素养的发展不能局限于学校课堂和课本,教师应该创设更多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的语文活动,让学生在社会大舞台中学习大语文。比如适合中年级学生的“找找街道上广告牌、标语、宣传栏中的错别字”,“比比谁家的橱窗最美”,“我听到了什么新鲜事”等。让孩子们在生活中做他们乐意去做的事,增长语文知识,提升语文素养。
总之,践行语文课程实践性特点,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言:“自己摸索得来比向别人学更重要”要站在长远高度,摈弃眼前的功利,让学生在文本的真实体验中真正培养学生喜欢语文,“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读一整本书”的良好兴趣,让学生的语文素养的成长植根于语文教学的良性土壤中,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