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校内部控制建设

2013-04-29 11:08曹新梅
中国经贸 2013年7期
关键词:内部控制高校问题

曹新梅

摘要:我国正在大力发展市场经济,在充满激烈竞争和挑战的市场经济环境中,高等学校如果要适应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在竞争中胜出,就必须强化自身管理制度。本文在对高校内部控制建设存在问题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完善高校内部控制建设的对策,以供参考。

关键词:高校;内部控制;问题;对策

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高等院校招生规模和基础设施建设规模逐渐加大,办学经费的来源已经脱离了单纯依靠国家财政拨款的状况,步入了社会多渠道筹资模式。高等学校的自主权逐步扩大,在从事教学科研活动的同时,高校还积极开展合资、租赁、校办企业等一系列经济活动,经营范围不断拓宽,已经涉及到教学资料采购、基本设施建设、后勤保障、产品生产等方方面面。要使以上的经营活动健康有序地进行,就必需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加以监督。我国高等学校的内部控制制度现在还不够完善,还存在许多违法、违纪和管理混乱的问题,事实上这些问题都可以在内部控制方面找到原因。因此,高等院校建立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已经势在必行。高校内部控制是一种动态管理过程,受到主观和客观因素以及外部环境的影响,这就要求高等学校必须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不断调整和完善与之相适应的内部控制制度,以提高管理效益。

一、目前高校内部控制建设存在的问题

1.对内部控制环境重视不够。我国的一些高等学校,存在着领导层对内部控制制度建立的重要性缺乏认识,不理解内部控制的真正含义,把内部控制简单的理解成为各种制度的制定、汇总。因此,高校虽然建立了一些内部控制制度,却不认真执行,更没有建立有效的考核机制。我国的部分院校缺乏权力制衡与约束机制,工作起来不按程序操作,业务流程出现逆行。由于领导的不重视,使得具体执行人员责任感不强,使内部控制制度落而不实、流于形式、有章不循,导致内部控制制度威慑力下降。

2.高校风险意识淡薄,内部控制缺少风险应对与预警机制。由于我国发展的历史原因,高等学校的计划经济烙印较深,风险意识不高,缺乏有效的风险应对与风险预警机制。这样就使得高校在面对各种风险时显得较为脆弱,由风险引起的损失也较大。如:对于项目的投资、评估、实施等环节的控制松弛、不到位,从而不能有效地防范和控制投资风险。筹资活动的不规范,不能科学、合理地确定筹资规模、方式、结构,只注重资金的多少,而不讲求资金成本的高低,不能有效地防范和控制财务风险。

3.高校内部控制监督乏力。我国部分高校组织机构设置和职务分工不合理,缺乏内部有效地监督机制。以财务部门为例:个别院校内部财务稽核职能部门处于虚设状态,还有一些院校没有设立独立的内部审计部门,使得内部控制有效性难以保证。财务部门内部稽核和内部审计是高校内部监督的重要手段与方法,但就目前来看并未引起应有的重视,有的学校甚至没有设置专门的稽核岗,有的即使设立了专门的内部稽核岗位,但并不规范,内部监督的职能没有充分发挥,造成会计信息失真。内部审计主要通过开展计划项目的检查与监督,从而衡量、评估内部控制的实施效果。而现阶段高等院校的内部审计则处于一种尴尬的境地,首先高校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差,权威性受到质疑;其次专业审计人员缺少,知识结构单一,审计方式和手段比较落后。

4.信息与沟通渠道不畅。部分高校信息渠道不畅通,造成规章制度不能及时传达,沟通不充分,反馈不及时,无举报投诉制度和举报人保护制度等,为高校腐败案件的产生提供了便利条件。

二、完善高校内部控制建设的对策

1.加强高校内部控制环境建设。首先,增强内部控制意识,首先领导要从“重教学,重科研,轻管理”的理念中解放出来,重视内部控制建设;其次,制定合理的组织机构,明确划分高校内部各职能部门、各级领导和管理人员的职权和责任,有利于各部门和各级管理人员进行相互监督;再次,优化人力资源政策。管理中,一是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营造出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二是将职业道德修养和专业胜任能力作为选拔和聘用员工的重要标准,切实加强员工培训和继续教育;最后,加强大学文化建设。积极向上的大学文化会对所有教职员工产生强烈的凝聚力和引导作用,帮助教职员工培养良好的道德思想品质,因此大学文化是构建高校内部控制体系的助推器,对高校内部控制的有效实施有着重要作用。

2.加强高校风险评估。从我国高校经营与风险形成的角度看,高校的风险可以基本分为三大类:内部管理风险、筹资风险、经营风险。就目前的情况来看,以筹资风险最为突出。我国通过教育体制改革,“多元参与,多方投资”的高等教育投入机制正在逐步形成。但是,限于我国较为复杂的基本国情,各项资金来源存在较多的不确定性,高校大规模扩建,大规模负债,筹资风险很大。因此,高校应该建立专门的风险管理机构,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从组织机构和人员上保障风险评估活动的连续性和完整性。由风险管理机构建立一整套财务预警系统,对高校的风险进行预测和管理,并采取措施进行防范,把风险损失降到最小。

3.严格执行不相容职务分离制度,强化内部审计。不相容职务是指那些如果由一个人担任,既可能发生错误和舞弊行为,又可能掩盖其错误和弊端行为的职务。不相容职务分离的核心是“内部牵制”,它要求每项经济业务都要经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部门或人员的处理,并且相互监督和制约。高等学校内部管理应对不相容职务给予更多的关注,以此避免舞弊行为的发生。强化内部审计对高校内部控制的建设作用,内部审计要监督高校各项活动是否符合内部控制制度的要求,评价内部控制的有效性,提供有关建议,更多的参与高校的事前防范和事中控制,发现内部控制中存在的缺陷和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从而加强内部监督,降低内部控制风险。此外,高校要保持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内部审计部门必须取得领导的支持,拥有良好的组织条件;同时,高校内审机构要不断提升内审人员的业务素质,使内审人员的知识结构呈现多元化,做到既精通会计、审计知识,又具备高校管理、基建工程、相关法律法规和计算机应用等方面的知识,以满足高校内部审计的要求。

4.加强高校信息流动与沟通。内部控制中的信息与沟通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良好的信息交流、沟通渠道应该是畅通无阻的。可以是自下而上、也可以是自上而下或者单位内部部门间信息的横向流通。高等学校中所有的教职工都应该能够清楚地从高校最高管理层那里获取相应的承担控制责任的信息,并且要掌握与上级部门沟通重要信息的相关方法,一定要拥有与包括学生、同事、社会各个相应阶层、政府管理机构以及学校各级领导等有效的沟通能力。信息流动与沟通使高校内的每个教职工能够清晰明了的知道自己岗位应承担的责任及其相关的操作流程。同时,有效的高校信息流动与沟通,还可以使管理者及时了解员工的工作及思想动态,这样有助于设定的工作计划得以实现。此外,高校还应当建立举报投诉制度和举报人保护制度,设置举报专线,明确举报投诉处理程序、办理时限和办结要求,确保举报、投诉成为高校有效掌握信息的重要途径。举报投诉制度和举报人保护制度应当及时传达至全体员工。

三、结束语

由于内部控制理论在我国目前的发展和具体应用还处于未成熟阶段,而且内部控制的完善不是在短期内就能完成的,也不是单单依靠高校自身的努力就可以达到的,而作为高等学校内部控制涉及的范围很广,内容也较多。因此,高等学校甚至国家应该从长期性考虑,逐步完善内部控制的宏观环境,创建和谐的社会文化,立法机关等相关部门也应对内部控制进行全面的研究及制定准则,给高等学校的内部控制建设提供一个框架或参考依据,从而构建出适合中国国情、符合国内企事业单位实际情况、具有可操作性的“中国式的全面控制框架”,从治理、战略管理的高度,以风险管理为导向,建立起事业单位实行全过程、全方位、全员的控制体系与理论。同时,高校也应该加强自身治理,处理好与内部控制的关系,创建一个和谐的高校内控文化。

参考文献:

[1]杨有红:企业内部控制框架——构建与运行[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0.

[2]阎达五 杨有红:内部控制框架的构建[J].会计研究,2011.06.

[3]潘庆阳:完善高等学校内部控制的几点思考[J].会计之友,2012.07.

[4]佟秋利等:高校全面预算管理研究及模型体系的建立[Z].北京:清华大学财务处,2009.

猜你喜欢
内部控制高校问题
我国物流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问题及建议
房地产开发企业内部控制的认识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问题及对策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制造企业销售与收款业务的内部控制分析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