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物理的公式记忆方法

2013-04-29 01:09:06黄坤铭
新课程·中学 2013年7期
关键词:举一反三灵活运用

黄坤铭

摘 要:初中物理公式比较多,初学者一般容易记住,但是也容易忘记,且特别容易混淆。在教学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一些对于初中物理公式的记忆方法。

关键词:理解记忆;灵活运用;举一反三

初中物理公式比较多,初学者一般容易记住,但是也容易忘记,且特别容易混淆。在教学实践中就初中物理公式的复习谈一些自己在教学中的做法:

一、形似对比法

在2012年新版初中物理中,有许多物理公式,比如浮力公式

学生在记忆公式和进行计算时,经常会搞错,容易写成形如:所以这一类十分相似的公式,学生就要在理解意义的基础上,通过对应的练习多加巩固,不易混淆,牢牢记忆。

二、定义公式法

质决定的,ρ是物质本身的特性,与它的m和V无关,但可用这个公式来计算。在教学中,学生常错误地认为ρ与m成正比,与V成反比。同样对于公式R=的理解,也容易错误地认为R与电压

U成正比,与电流I成反比,而实际上导体R与U和I无关,但可以利用R=进行计算电阻的大小。

对于物理的定义公式有特定的含义,不能一味地利用数学表达式来理解物理公式,所以要从物理意义上加深理解记忆相关的公式,才不会得出错误结论。

三、单位反推法

在做计算题时,忘记速度公式,但是你只要记住了速度v的单位是“米/秒”,米是路程S的单位,秒是时间t的单位,所以能够推导出速度的公式为:。同理,如果忘记密度公式,但是你只要记住了密度ρ的单位是“千克/立方米”,千克是质量m的单位,立方米是体积V的单位,所以能够推导出密度的公式为:

所以当你只记得某物理量的单位时,也可以用“单位反推法”推导出对应的物理公式。

四、同类记忆法

两计算式中的物理量基本相同,但两者的含义却大不相同,前者排分别表示液体的密度和排开液体的体积,而后者ρ和V分别表示物体的密度和体积。

五、表格对比法

在串、并联电路中,计算有关的电流、电压、电阻的特点时,物理量较多而且容易混淆,采用表格对比法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六、推导公式法

此方法关键是熟悉各量之间的代换计算,利用一定的数学技巧就可以达到有关公式的推导。通过公式的推导,加强了各物理量之间的联系记忆,对相关的公式记忆更加牢固,不易忘记。

七、数学变换法

V=这两个公式分别计算出质量m和体积V,这个方法“举一推三”从中可以节省大量时间,也加深了对公式的理解。

此法好处多多,只记了一个公式,就可以用数学的方法对公式进行变形,得到另外的几个其他物理量的计算公式,使公式记忆得特别牢固,运用起来更加灵活,在公式记忆过程中,避免了死记硬背,容易忘记又容易混淆。

八、定义记忆法

初中物理概念中,有许多形如速度的定义:“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叫速度,对应的速度公式就是v=”。这种形如“单位……的……叫……”之类的,还有“单位时间内物体所做的功叫功率,对应的功率公式就是P=”;“单位体积某种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谬该物质的密度对应的密度公式就是ρ=”等等。

这些公式就可以利用“定义记忆法”,用这个记忆方法,同样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九、同式异义法

在教学中我们会发现物理公式中,表达式用相同的物理量,计算出的却是不同的物理量,对此我们就要依据题目的要求选对应的公式,不然就会出错。

十、比例记忆法

有些公式利用比例的方法加以记忆,印象更加深刻。例如,斜面中的省力计算公式:可以得出省力费距离的关系;再如关于力与力臂的计算公式,依杠杆平衡条件:这样此公式的比例关系就不易弄错。

以上是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一些对于初中物理公式的记忆方法,这些方法要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记忆,才能记得牢固。

(作者单位 广东省珠海市斗门区横山中学)

猜你喜欢
举一反三灵活运用
灵活运用放缩法,提升证明数列不等式的效率
吃透内涵 灵活运用——对“三线合一”性质的探讨
灵活运用导数知识,快速解答函数问题
灵活运用转化思想 引领学生深度学习
提高初中数学课堂例题教学的有效性探索
初中科学复习课的有效性探究
高中物理的“举一反三”学习法
考试周刊(2016年88期)2016-11-24 14:31:26
提升学生数学思维方式的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33期)2016-11-19 17:30:39
举一反三中引导学生灵活解题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30期)2016-10-31 09:59:13
如何灵活运用电子白板进行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