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文敏 邱曼华 姚晓敏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大学生的心理状况从总体看,还是具有与时代相适应的,但值得关注的是,在社会转型期,特别是广东沿海的高校中,普遍存在的学生特殊群体中,很多学生存在不同程度、不同情况的心理健康问题。从不同的特殊群体中随机抽样进行个体访谈,旨在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培养合格人才出发,通过深入分析,找出不同特殊群体的共同心理因素,从而提出有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和健康教育措施。
高校大学生特殊群体教育引导高校大学生特殊群体一直是备受关注的对象,其特殊性一直以来众说纷纷,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变迁,特殊群体的种类也将随着百花争艳萌发新芽。甚至,因为国内外对高校大学生特殊群体的类型区分不明显,在各种研究中,我们发现研究者更多地是把特殊群体等价为贫困生系列,有些区分为贫困生、学习困难生、网络成瘾者等。然而,大学生中的特殊群体更多的是指由于家庭、社会环境等因素造成的具有各种不良行为特征的群体,而现实中这些因素并非单独促发,而是综合作用于这些学生。
为了更好地、全面地了解特殊群体形成的原因并提出初步有效的教育和引导方式,我们对医学生不同年级的特殊群体进行个体抽调访谈并实施干预策略,观察其大学五年的变化情况。
一、高校大学生特殊群体的界定
高校大学生特殊群体是一个与大学生普通群体比较而言的相对概念。本文探讨的大学生特殊群体是由于自身、家庭、社会等不同原因以及面临的前所未有的新情况、新环境和新压力而引起在学习、生活、心理、纪律等方面存在困难或障碍的那部分正在高校就读并形成一定特点和人数的非正式群体。这种“非正式群体”只是为了教育者研究需要,而并非要在大学生个体中制造差异。
二、学生情况简介
该生是2005级一名特殊的女生,从入学开始,表现就让老师和家长非常不可理解。
1.工作方面,不积极,不主动。
2.纪律方面,有个别时间逃课,在老师和同学督促下出勤率还过得去,课堂纪律能遵守。
3.学习方面,经常逃课并离开学校,偶尔上课接受提问时无论老师怎样言语鼓励或是激将法提示,她都没有表情,平时学习效果很差,但期末考试基本都可以通过补考及格。
4.生活方面,在人前总像抬不起头来,不愿与同学交往,眼神漂浮不定,好像对周围的任何事都很不屑。
5.思想方面,心理负担沉重,不愿与老师、同学及家长敞开心扉,2007年迁入新校区后,周末就找不到人,手机处于开机但无人接听状态。被接受咨询时一开始表情漠然,随后倾听心理老师的开导后情绪很激动,会痛苦,但拒绝发表个人意见。
6.形象方面,虽为女生,但装束打扮和动作与男生无异。据同学反映其在中学一直有稳定的男友,一直保持联系。
三、引起异常表现的原因分析
据和学生家长沟通,该生在小学和中学期间学习成绩都比较好,2000年期间,父母因生意需要离开英德,在韶关市区工作,该生一直和奶奶生活在一起。期间母亲因怀疑父亲有外遇,频繁吵架,父母双方甚至当着女儿的面打架。这些事甚至传到该生的同学中,成为大家平时私下议论的话题。该生不愿意和父母见面。虽然,后来转学到父母身边,但是经常偷偷跑回英德奶奶家。据父亲讲,每次找不到她,都可以在英德奶奶家找到。但是上大学后,经常发现她离开学校,说请假回家而没回到父母身边时,也不能在奶奶家找到她本人,但可以确定该生当时是回到了英德。
在大学同学的印象中,该生大一时还比较健谈,不像现在这么内向、沉闷,和宿舍的同学也相处很好。个体变化的转折在于大一第一学期末的时候,和她关系比较好的一名舍友无意间向其他同学说她有男朋友的事。这事让她听到后,她和那名同学吵了一架,就再也不理任何人。那天她逃课消失在校园中,手机一直开机却无人接听。3天后,父母在英德通过她的中学同学找到她,才带回学校。
在大学期间,辅导员找她谈话。每次还没怎么开始聊,她就泪流满面,但是对任何事情她不作出回答或解释。对此,辅导员只有希望通过让她投入学习或是校园活动来打开心结。每次谈话后,该生都会在接下的一两周内很认真上课,按时作息,但是过了一段时间,她又开始不明原因“失踪”,而且平时成绩特别不好。临近期末,在老师督促下,她又可以顺利通过考试。
当事人在学习、生活等方面的态度还是相对积极的,其实她内心深处是想学好的,但是自己缺乏积极主动性,自我控制能力比较差,自我封闭的行为趋向严重。
原因分析:
1.个性敏感,一听到有人说起她的事就想起中学同学讨论她的父母关系的事,觉得很难面对现实,觉得受到冷嘲热讽或侮辱,不知道如何去和同学沟通,无法融入班集体。
2.自我效能感差,缺乏对自己行动的控制和主导,不肯面对现实,无法摆正自己在父母关系中的位置,却被这些负性事件困扰。
3.父母的教育方式不当。当该生出现逃避事件时,父母没有反思事件原因,一味紧张却责怪女儿,甚至打骂。(该生在之后的某次电话中请求不要告诉父亲她逃课时说,很怕父亲打她)。
经过分析,笔者认为该生的这些异常表现归根结底还是心理上出现了偏差,人格敏感、紧张,自我效能感低,从而导致思想和行为上也出现了偏差。
四、辅导方式
在该生中,集中反映了“学习倦怠”“感情困扰”“行动消极”和“人际敏感”等特殊群体的交叉和重叠。但无论从哪种特殊群体出发讨论原因,我们都可以发现,现实中的特殊个体都有人格缺陷和自我效能感低的特点。对此,我们尝试通过个案的辅导治疗提出对特殊群体的心理调适方式。
1.与家庭互动。通过和该生父母交谈,帮助其父母认清孩子的问题最初原因在于家庭。如果是父母感情问题,不能在孩子面前表现,更加不能在孩子面前公然吵闹,要给孩子营造一个健康完整的家庭环境。双方的问题需要平心静气解决,传到外人口中不仅仅是大人面子问题,更加使孩子在同龄人中倍感羞愧。在辅导员多次电话沟通下,父母双方都改变很多,可以在孩子面前“和平相处”。很明显看到,该生逃避父母的时间少了很多。
2.赏识教育。通过老师和同学两方面的鼓励和赏识,激发个体的学习和生活兴趣。通过和学校负责心理咨询的老师沟通,与该生通过短信、面谈、网聊等方式进行交流,一方面,倾听该生近期烦恼;一方面,对其能动性进行鼓励和指导,帮助该生在面对环境时树立正确的认知,从而提出问题的解决方式,不断提高该生的自我效能感。同时,联系与该生比较好的中学同学,让这些同学平时多和该生交流,了解其近期情况,同时给予她合理、积极的建议。
3.增加社会支持度。辅导员同时和该生宿舍同学及班上同学交流,指导同学们用包容的心迎接她,用坦白的说话方式与其交流,用事实慢慢消磨该生敏感的个性,改变其悲观、多疑的人格特点。
4.从家长、老师和同学三方面对其进行督促,使其养成积极的学习和生活态度。
通过以上的处理方式,该生年度的平时成绩良好,期末考试也无不及格现象,2010年顺利毕业。经与其家人、单位的同事联系反馈,该生明显有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和阳光态度。
五、引发的思考
从某种角度看,大学是学生到社会人的过渡时期,此时的人格发展和思想动态就如走在一段平衡木上,如果能够掌握好发展的平衡与协调,就能顺利通过,走好人生之路的开端;但如果调节不好,失去了平衡,也很容易形成创伤。
许多研究表明,心理疾病发病的高峰阶段是青少年时期,特别是大学生,正是人格形成期,又是从学生到社会人的重要转型阶段。对他们进行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引导有着关键的作用。作为教育者我们对他们的教育和引导更应该是携爱同行。有爱我们才有关注,有爱我们才能倾注耐心,有爱我们才可以锲而不舍地努力。经过这次个案教育,笔者认为有以下几点值得思考:
1.要经常深入了解学生,及时掌握情况
在和学生进行交流时必须是抱着平等的姿态。处于成长中的个体内心是很敏感的,们对周围的一切都存在着戒备,一旦我们有点高姿态或是偏见都可能中断我们的了解工作,甚至引发对方更深沉的心理压力。如果我们是以一个朋友的身份选择一个适当的时间和地点去和对方聊天,也许他可能会对我产生信任感,起码每次见到我目光没有躲闪,可能他也会向我吐出他的真心。
2.加强和家长、学生方面的情感交流
特殊学生的形成有着学校方面的原因,更存在于家庭方面的影响。真正与家长真诚、和谐地沟通,才能客观、全面地了解和评价学生的心理成长过程,减少教育的盲目性,提高教育效果。
3.多进行赏识教育方式
特殊群体的学生普遍存在自我效能感低的情况。对此我们要善于发现学生闪光的地方,创造条件,给予学生成功的机会,增强他们战胜困难的信心,提高个体的自我效能感。
4.关注是一剂良药
一个关爱的眼神,一句关怀的话,会让学生感到我们在留意他。持续的让对方感到我们一直都在留意他,他们才有持久的动力,积极的心态,才有可能进步。同时,我们只有多留意他们的一举一动,才能了解对方的心理变化,才可以有效的调整和改善对他们的教育方式。
基于多次个体的访谈所总结出来的高校学生不同特殊群体的共同特点,也基于大学生正处在人格趋于完善、稳定的最佳时期的生理成长阶段考虑,不管外界环境如何变化,特殊群体类型如何增加,只要我们能确实做到从学生个体心理健康基础的培养出发,提出个性培养或重塑等有针对性的防治策略,就可以帮助这些特殊群体大学生走出心理迷圈。
本文系广州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第十一次(2009年)资助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