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美珍
物理教学离不开实验,新课程尤其重视学生自主动手实验、探究。与以往教材相比,新义务教育物理课程中,实验所占的比重进一步增大了,要求学生必做的实验项目有20个。学生分组实验是初中学生最感兴趣的课,学生分组实验不仅能使学生把不易观察到的物理现象再现,而且通过观察、分析、归纳、综合,可加深学生对物理概念和规律的理解,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和训练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上好分组实验课是实验教学的关键,也是物理教学的关键。下面结合工作实践,就初中物理学生分组实验的各个阶段谈谈几点粗浅认识。
一、准备阶段
1.合理分组。实验课前首先对学生进行科学、合理分组,明确任务及分工。初中物理实验普遍比较简单,如果条件允许,实验应尽可能做到2人一个操作组,4-6人为一个合作组(两个操作组组成),分组时,应优差生相互搭配,以好带差,这样可以优势互补,有效促进组内合作。每次实验课,每一个小组都有明确的任务。
2.做好预习。在学生实验前,一定要让学生做好充分的预习,要使学生清楚本实验要解决的问题及要达到的目的,要让学生明确实验步骤、清楚实验目的、弄清实验原理、方法。
二、操作阶段
1.适当讲解。初中生刚开始学物理,又没有实验基础,教师就要采取全方位指导的策略,即从头到尾全过程指导。教师要从一开始,结合具体实验,采用套公式的方法讲好实验的每一个思维环节。引导学生明确每一个环节的具体内容,消除每一环节的学习障碍,突破难点,同时训练学生整体把握实验思路。实验步骤的具体化,实验记录表格的设计及数据处理,对学生来讲难度是较大的,教师要通过多问几个“为什么”,帮助学生把握重点,突破难点,还可以通过电脑模拟实验过程,把整个实验“装”在学生心中。
2.示范操作。教师,在连接和装配仪器及演示实验时动作要准确、标准,组织学生观看。教师还可以有意识地做一些典型错误操作,让学生查找,使学生领悟到错误所在。把此示范演示放在教室进行,因为学生早已适应了教师在教室讲实验原理,设计实验装置和演示实验过程,能静下心来,认真听讲,仔细观察实验操作过程。然后进入实验室,他们就能有目的、有条不紊的亲自动手操作。学生边操作、边观察、边记录,然后归纳总结,得出结论。学生通过实验,体会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
3.加强巡视。在实验过程中,教师要做好巡查和指导,对学生实验中的困难、错误和不规范的操作,教师在巡查中要及时发现,及时纠正,这是保证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同时还要加强实验过程管理,初中学生年纪小,可塑性大,好奇心强,理解力差,他们中有一部分学生胆大、好动,听说上实验课就振臂高呼,跃跃欲试,但这仅仅是在好奇心驱使下产生的,难以长久保持。另一部分学生,特别是女生胆小、害羞,害怕上实验课。当学生在做实验中遇到不能克服的困难,或做实验没有成功时,学生的兴趣就会减弱,有时甚至会产生惧怕物理实验的心理。有的学生之所以不喜欢做实验是怕不会做或出错,让教师和同学嘲笑,这种心理一旦形成,就会形成不良循环:害怕做,就不做;越不做,越不会;越不会,越害怕。时间久了,这类学生的动手能力得不到培养提高。因此,教师在实验教学中,一定要注意学生的这种心理倾向,帮助学生克服实验中的心理障碍。在指导学生实验时,不能蔑视这些学生,而应和蔼耐心,允许学生犯错误,并细心指导他们,帮助他们树立做好实验的信心,激发他们学习物理的兴趣。
三、总结阶段
实验的及时总结和反思,可以说是至关重要的。实验做完后,学生总是有许多问题和感受要问、要交流。教师要让学生分享同学实验后的一些新的思考,从中受到启发,及时帮助学生解答疑惑,教师还要不失时机地点评实验的得与失,引导学生反思实验。通过反思,总结实验规律,优化实验方案,创新实验设计。在学生实验时,教师应引导学生进行全方位、多角度反思,以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
(责任编辑易志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