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率市场化趋势下商业银行转型思考

2013-04-29 17:20范德玲
中国经贸 2013年7期
关键词:利率市场化商业银行转型

范德玲

摘要:去年央行宣布调整存贷款利率浮动区间,我国的利率市场化又进入了一个新的进程。本文分析了利率市场化给商业银行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并针对商业银行如何应对利率市场化问题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商业银行应对利率市场化的策略,具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

关键词:利率市场化;商业银行;转型

我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遵循的是渐进式改革模式,其进程可以概括为:谨慎设计,稳步推进。我国利率市场化整体上是按“先外币、后本币;先贷款、后存款;先大额长期、后小额短期”的步骤展开的。经过10多年的改革,我国利率市场化已经取得了明显进展。银行间市场利率、国债和政策性金融债发行利率的市场化基本实现;贴现利率基本实现市场化定价,并与市场利率形成较好联动关系;在人民币存贷款方面,放开了贷款利率上限和存款利率下限,2012年6月进一步扩大利率浮动区间,存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上限调整为基准利率的1.1倍,贷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下限调整为基准利率的0.8倍,扩大了银行的贷款定价权和存款定价权;放开了外币存贷款市场, 实现了外币存贷款利率的市场化。从以上对我国存款利率上限的放开,对商业银行的风险防范能力提出了巨大的考验,商业银行利差缩小也是必然趋势,盈利模式受到挑战,转型迫在眉睫。

一、利率市场化给商业银行带来的机遇及挑战

在利率市场化改革过程中,将会对整个社会的各个主体产生重大的影响。 对于商业银行来说,利率市场化带来的既有机遇,也有挑战。

1.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提出的挑戰

(1)银行利差收窄,盈利模式受到冲击

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的最大冲击是经营模式的变化。在管制利率的保护下,近年来我国银行利差基本保持在3%左右,银行单靠吸收存款、发放贷款就可以获得高额利润。根据中金公司测算,利率市场化环境下我国银行业的可持续净息差水平为 2.1%至2.2%。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历史经验指出,在利率市场化初期,银行净息差通常会下降到原先水平的80%至90%,甚至更低。由此可见,利率市场化过程中,我国银行业存贷利差水平必将向国际水平靠拢,对于大部分银行来说,息差收益将会大幅减少,银行躺在利差上盈利的模式将难以为继。

(2)存款业务发展压力加大

去年央行上调存款利率浮动区间后,各家银行存款利率定价表现为一波三折。个别城商行率先将存款利率一浮到顶;大多数股份制商业银行先是下调存款利率,但一天之内将存款利率上浮后维持降息前利率,一周后部分股份制银行又将存款利率上浮至基准利率上限;与此同时,大型商业银行反应沉稳,上浮后维持降息前利率,但是如果四大行对公客户流失巨大,不排除会有所调整的可能。利率市场化初期,各家商业银行所表现出来的“六神无主”,朝令夕改,更多的反应出商业银行揽储压力。尤其是中小银行资金面紧张,存款压力较大,存款流失一点都会有一定影响。

(3)商业银行经营风险的能力受到挑战

利率市场化将挑战商业银行的利率、信用等风险管理能力。在管制利率体制下,利率相对稳定,银行的成本、收益主要受资产负债变动影响,波动相对平稳。利率市场化后,存贷利率由资金市场供求关系决定,变动频繁且可预见性差,必将导致商业银行经营成本和收益的不确定性增加,利率风险由此加大。利率市场化也会使潜在的信用风险逐步增加,因为金融市场存在信息不对称现象,由此产生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将随着利率市场化的进程而表现得日益明显。

2.利率市场化给商业银行带来的机遇

(1)银行具有更大的经营自主权,实施主动资产负债管理

利率市场化全面实行后,商业银行获得了定价自主权,确立自主经营地位,真正做到“自主经营、自担风险、自负盈亏、自我约束”。在资产方面,商业银行可以充分地考虑目标收益、经营成本、客户的风险差异等因素,从而确定不同的利率水平,实行优质、优价与风险相匹配和有差别化的价格战略;在负债方面,银行能更好地实施主动负债管理,优化负债结构,降低经营成本。

(2)促使商业银行开展金融创新,发展中间业务

利率市场化的过程本身也是银行不断推进金融创新的过程。利率市场化后,利率的差别与波动将会更加剧烈,商业银行利率风险加大,必然带来大量利率风险管理要求。商业银行只有通过持续有效的金融创新行为才能规避利率风险,为资产提供增值、保值的机会。同时,利率的放开减少了商业银行利差的收入,这也会激发商业银行开展中间业务,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的动力。

二、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发展现状

利率市场化的最终目标是建立健全由市场供求决定的利率形成机制,形成央行调控货币政策工具引导市场基准利率,基准利率引导各市场利率的基本格局,逐步提高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十二五”规划确立了“十二五”期间我国推进利率市场化的总体部署,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可望稳步推进,在逐步放开央行存贷款利率的同时,建立起一套高度关联的利率体系,形成统一的基准利率并完善传导机制。

1.建立统一的银行制订存贷款利率基础的基准利率

成熟的利率市场化形成机制是,基于同业拆借利率的央行基准利率影响货币市场利率,货币市场利率影响银行存贷款利率。目前,上海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Shibor)已具备了作为基准利率的重要条件,未来可能会将其作为短期基准利率来指导市场。基准利率形成之后,在利率完全市场化运行下,央行只公布基准利率目标,通过公开市场操作等手段使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维持在基准利率附近,从而影响商业银行的资金成本,进而影响商业银行的存贷款利率。

2.逐步扩大存贷款利率浮动区间

目前,银行贷款利率上浮区间已不受限制,下浮区间仍有最大边界,未来利率市场化最可能采取的方式是继续扩大贷款利率下浮的幅度,到一定时期取消下限规定。目前市场上资金需求较旺,贷款利率下浮占比相对较低,利率浮动下限扩大影响不大。存款市场涉及政府、企业和广大民众,需要平稳运行,存款利率的市场化可能要经历较长的过渡期。根据国外利率市场化经验,未来存款利率上限取消的步骤将可能是先中长期、大额存款,后短期、小额存款。只要保留对活期存款利率的限制,存款利率市场化改革对银行的冲击将相对有限。

三、商业银行应对利率市场化的策略选择

利率市场化是一个循序渐进的长期过程,将会促进行业优胜劣汰,鼓励创新,提高经营效率。商业银行应从现在开始增强危机感和紧迫感,提前谋划、及早准备,以业务经营转型来迎接利率市场化的挑战。

1.坚持科学发展理念,实现经营战略的转型

在利率市场化背景下,商业银行应积极实现经营战略的转型。在经营理念上,必须改变重规模、轻质量,重存款、轻贷款的经营思路,从单纯的“存款立行”片面追求规模扩张的粗放经营方式,转变为“以效益为中心”的高质量集约化经营模式;在业务模式上,建立多元化的盈利渠道,分散经营风险,要重点加大资本依赖性低的业务,提高中间业务的收入占比;在资金运营上,从现在的以存定贷,转变为以效益为目标和按照资金需求来决定负债规模。通过经营战略转型,能够减少商业银行对利差的过度依赖,加强自主定价和利率风险管理的功能,提高综合管理水平和核心竞争力。

2.加快业务创新,增加新的盈利增长点

银行未来业务创新的方向,应在中间业务和增值服务方面。财富管理、理财顾问、资产托管等中间业务,都可以在不占用或少占用经营资本的前提下,使银行获得低风险的稳定收益,因此应该得到大力研发与推广。信用卡业务、理财服务、咨询业务、担保类业务、承诺业务、金融衍生品交易类业务等这些不受利率波动影响且不占用银行自身资金的中间业务或表外业务,要成为重点业务开拓方向。

3.完善产品定价机制,降低经营风险

利率市场化使贷款利率成为贷款市场竞争的关键因素,贷款定价过高会在同业竞争中处于劣势甚至失去市场,反之则可能使竞争到的贷款业务无利可图甚至出现亏损。因此,建立科学合理的贷款定价机制,是商业银行应对利率市场化的迫切需要。在确定存、贷款利率水平时,应综合考虑风险补偿、费用分摊、客户让利幅度、产品收益相关性及因提前还款、违约和展期等导致必要的价格调整等因素,最终确定价格水平,减少价格和风险不匹配带来的损失。

4.调整客户营销策略,提升客户综合贡献度

商业银行应该结合利率市场化的大背景,及时调整客户营销策略,从综合效益和长期效益两个角度来衡量客户的贡献度。从资产业务来看,既要继续做大做强大企业大客户的信贷业务,通过积极拓展财务顾问、现金管理、国际结算、企业年金等业务,提高客户综合回报;又要从应对利率市场化的战略高度重新审视中小企业、“三农”、消费信贷等领域金融业务的重大意义。从负债业务来看,银行应继续优化业务流程,提高服务效率和水平,提升客户满意度;加大对现有存款客户开发力度,除了存款,还要尽可能向客户提供包括支付结算、工资发放、缴费、基金、保险、信用卡等多种服务,提高客户转移成本,增加客户粘性,通过为客户创造收益来吸引和留住客户的资金。

参考文献:

[1]闫兆虎:我国利率市场化发展方向.《金融经济》,2011(8).

[2]周茂清:利率市场化给商业银行带来的机遇、挑战及其应对,《当代经济管理》,2012(6).

[3]杨志群:浅析利率市场化改革中商业银行经营策略的转变,《金融经济》,2011(4).

猜你喜欢
利率市场化商业银行转型
转型发展开新局 乘风破浪向未来
商业银行资金管理的探索与思考
航天器在轨管理模式转型与实践
转型
关于加强控制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探讨
商业银行受我国利率市场化的影响分析
我国商业银行的收入结构转型分析
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的挑战及对策分析
利率市场化对中小银行的影响及对策
沣芝转型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