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电影《卧虎藏龙》中碧眼狐狸的形象意义

2013-04-29 14:34谢江祎
教育界·下旬 2013年7期
关键词:卧虎藏龙电影

谢江祎

【摘 要】李安执导的电影《卧虎藏龙》堪称武侠片的经典,且至今都散发着中西文化交融的审美意蕴。这部改编自王度庐武侠小说的电影改编了原小说大团圆的结局,呈现出西方悲剧意识和东方道家思想的融合。因此,不少的文章都探讨过电影里男女主人公的形象和独特的女性意识视角,而对于电影里“碧眼狐狸”(高师娘)这一形象的思考甚少。在我看来,她的形象与男女主人公同样,具有“符号化”的意义。

【关键词】电影《卧虎藏龙》 碧眼狐狸 形象意义

从人物的称谓即可看出其性格的复杂性。一方面,她是被朝廷和江湖恩怨纠缠多年的女贼“碧眼狐狸”,她的血液中流淌着复仇的因素,是黑暗与邪恶的象征。另一方面,她身为玉府的老嬷嬷,是府里德高望重、谦卑温顺的老人;私底下又是十年苦心传授官宦千金玉娇龙武功的师傅,因此她又是母性的善与爱的化身。

从“碧眼狐狸”其名可看出人物狡猾、阴险和狠毒的特点。她喜欢在晚上出没,与蔡九等人在黄土岗决斗时,身着黑衣乔扮成老太出场,脚底暗藏毒针,狡猾狠毒;树林中飞起成群的黑乌鸦正是她邪恶的象征。我们不难看出,她与蔡九私人恩怨的背后还隐藏着一个更大的对立:朝廷与逃犯的较量。当封建正统将其一步步逼向绝境的时候,她便只有以这种决绝的方式来向社会索取仅有的一点生存空间。因此可以认为,她的“毒”是整个封建社会迫害的产物,而她只是其中的最绝望的受害者。因此,碧眼狐狸的所有的“毒”都指向封建社会和男权社会,这与她对玉娇龙母性的光辉形成强烈的反差。

李慕白的加入是这场决斗的另一条线索。他称碧眼狐狸“盗走武当绝学,十年练剑,毒害师父”,要其偿还师门血债。而碧眼狐狸却反驳说“你师父太小看女人,即使入了房闱也不肯把功夫传给我,死在女人手里一点也不冤枉”。碧眼狐狸的这一重反抗无疑是对封建社会反抗的“延宕”。如果说李慕白替师报仇象征着道家文化和武当正宗对其反叛者的收编,碧眼狐狸的复仇则是对整个男权社会压抑的反抗。究其根源,这是历史的“毒”,是几千年封建文化积淀的“毒”。有一个细节足以论证:碧眼狐狸唆使徒弟玉娇龙替她打败“该来的人”,可见她们把这些人看做是整个父权社会的代表者,她们要对抗的是整个父权集团的话语,而非个人恩怨。决斗最终以碧眼狐狸的逃逸结束,邪恶一方的暂时的逍遥法外让是对封建和父权社会的反思和延宕。

我们极易片面地将“碧眼狐狸”视为邪恶与复仇的象征,而忽略她母性的善与爱。其实,对于人物多面性格的把握更容易让我们看清其形象意义与悲剧根源。

人物语言和神态的反差反映其矛盾的心理。第一次出场,她以玉府老嬷嬷的身份给玉娇龙梳头。在这一场景中,对玉娇龙无微不至的关爱与冷漠的神情精细地刻画出她复杂的内心世界。还这样一个颇具深意的情节:“立秋了,我去帮你把窗子关好”。“窗子”是玉娇龙通向玉府外世界的唯一途径,是其精神叛离原有生活轨迹的唯一出口,具体来讲也就是当晚盗取贝勒府青冥剑的唯一通道。这使观者容易想到曹禺的话剧《雷雨》。《雷雨》中周朴园坚持一定要关上繁漪的窗门,实则是遏制她灵魂深处叛逆思想和违背伦理道德行为,让她在极度郁躁的环境中备受身心的惩戒和煎熬。而很显然电影里也有同样的隐喻:玉府这个“家”是玉娇龙身心的囚笼,却是她躲避追捕的藏身之地,因而有了这种复杂心理。

虽然,她利用玉娇龙达到自己的目的,但仍然无法掩盖对她的爱和保护。当提到娇龙的婚事时,她流露出母亲对女儿未来前途的担忧:“小姐长大要嫁人了,以后真不知道该会怎样”。在影片后面,她又救起了跳入水中的玉娇龙。此时的玉娇龙已被家族和社会所不容,正是她给了玉娇龙第二次生命:“这下好了,我们可以做自己的主 ”。在绝境中她用母性的光辉唤起了玉娇龙女性意识真正的觉醒:她们都是封建社会传统秩序的反叛者,都是不甘屈从于传统女性形象的冒险家。从这个层面讲,她对玉娇龙已超越了“母爱”的范畴,而成为其女性意识的精神启蒙者。

影片结尾,碧眼狐狸误杀李慕白而将复仇的矛头指向玉娇龙的原因使许多观者费解,她为何最终选择放下江湖恩怨而刺杀徒弟呢?我们可以先从李慕白对玉娇龙的“解救”谈起。玉娇龙向往自由,追求自我实现,但闯荡江湖对她来说却只为“玩玩儿而已”;她的“江湖梦”从一开始就缺乏根基。而李慕白作为武当正宗的传承者使她终于找到了精神的归宿,影片结尾处玉娇龙主动向李慕白发出暧昧信号隐喻武当精神对玉娇龙的成功收编。而对师愿的叛离则是她真正刺痛碧眼狐狸的“痛因”。

玉娇龙的“背叛”宣告了碧眼狐狸一手造就的女性世界的惨败,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她才了悟什么是真正的“毒”:不是来自社会的压迫和生存的绝境,而是徒弟隐藏的心机,这才是她“唯一的仇”。 至此,碧眼狐狸唯有以死来宣告了她的失败:她绝望而无归属,死于触碰到了人生极度孤独的境地,这也就是李慕白所悟到的“寂灭的悲哀”—— 她是女性意识的失败者,而她的毁灭则因此拥有了非凡的升华的意义。

除此之外,碧眼狐狸也是武当正宗的叛离者,她的武功最终偏离武当正宗而走向邪恶,这也是她不见容于世的重要原因。同时,她的结局也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封建正统和男权主义的话语立场,以及扬善抑恶的价值取向。尽管这种阐释趋于从众,但仍是我们不能忽略的视点。

【参考文献】

[1]陈莉莉.论影片《卧虎藏龙》中的女性意识, 电影评介,2008(6).

[2]侯慧杰.谈《卧虎藏龙》中玉娇龙的生命悲剧, 满族研究,2008(2).

猜你喜欢
卧虎藏龙电影
好莱坞要翻拍剧版《卧虎藏龙》
李方伟 藏石欣赏
鹧鸪天·赠乡贤熊校长
从《卧虎藏龙》中“江湖”的译法看文化词语字幕英译策略
论胡玫《孔子》编剧艺术得失
莫言文学作品电影改编
汤姆?提克威影片的审美特征
解读张艺谋影片的视觉审美
后现代视域下香港电影的解构与建构
国产“现象级”影片的跨文化症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