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是有痕却无痕

2013-04-29 00:44张晓华
新教师 2013年7期
关键词:苍苔无痕红杏

张晓华

【教学片段】(薛法根)

师:同学们读得真好,比老师要棒多了。通过刚才的朗读,你从诗文中读懂了什么?

生:我读懂了“一枝红杏出墙来”这句诗。就是说,有一枝红杏从墙里伸到墙外来了。

师:对,大家一起来看一下课文中的插图,画中的杏花开得多艳哪,它已经越过墙头。

生:我读懂了“春色满园关不住”,这句说这满园子里春色是关也关不住的。

师:对,这句浅显易懂,表述方式和现在的一样。

生:我懂了“小扣柴扉久不开”中的“小扣”一词,它指的是轻轻地敲打柴门。

生:我知道“柴扉”就是指柴门。

生:我懂了“久不开”的意思,是说很久也没有人来开门。

师:为什么很久没有来人来开门呢?

生:可能是主人不在家吧。

生:因为他轻轻地敲打柴门,所以主人听不见呀。

生:也许是因为主人在睡觉,没有听见敲门声。

生:也许是主人在园子里欣赏春色,被园的花草树木陶醉了,因而没有听到敲门声。

师:你们的想象可真丰富,那么诗人心中是怎么想的呢?请同学们读一读第一句诗。生读。

生:老师,什么是屐齿?

生:我知道,屐齿是指木头做的鞋子下面的横条。

生:我想大概是鞋子底下的纹路吧,(抬起脚,演示给同学看)

师:对,不过诗人穿的不是我们这样的鞋子,他穿的是一种木头鞋。请大家观察一下插图。

生:我知道这句“苍苔”指的是青苔,就是我们平时说的苔藓。可是我不知道这句中“应怜”是什么意思?

生:我查了资料,我知道这里的“怜”不是指现在的可怜,而应该解释为“爱惜”。

师:对,你能通过查阅资料来理解,这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式。这里的“怜”是喜爱,舍不得的意思。因为是诗人自己的猜想,所以他用了“应”字,这里解释为大概、可能。谁能说说这句诗的意思?

生:主人舍不得屐齿印在他的青苔上。

生:大概是主人舍不得我的屐齿在他的青苔上留下印迹。

生:他们说得还不完整。应解释为:大概因为主人爱惜自己的青苔,怕我的木底鞋在上面留下脚印。

薛老师的高明之处是把学习的方法渗透在教学过程中,不知不觉地暗示给学生,引导学生进行学法的实践。在学生说句意时,老师启发学生联系上下文,根据图画来理解;其次,在对重点词语理解时,帮助学生内化查阅资料理解的方法。朴实而又不着痕迹,但这也就是课堂中的亮点所在。学生在实实在在的交流学习中,得到切实有效方法上的收获。教学的过程清清楚楚,教学的意图明明白白,教学的核心——方法内化,蕴含其中,无痕地落实为学生学会学习而教的目的,起到了“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教学片段】(窦桂梅)

生:我知道苍苔是一种绿色的植物——

师接:空气潮湿的时候,春雨过后它就会贴着地皮长出来。这个贴着地皮的小植物,沿着街门的街道不断生长。所以苍就是绿,苔就是沿街而上的,贴着地皮的——生接:青苔。

师:给你怎样的感觉?

生:我觉得春天的时候,它的生命力很旺盛。

师:你发现就这么普通的小植物,它却将生命的春天唤醒了。你会这样感慨:哇,春天——一生接:好美啊!

师:请你读一读,让我们感受你看到的苍苔是多么美啊!

(生读得有点一般)

师:要是我啊,我就让人感觉到绿绿的很美的,可以再拉长,再——一生接:应怜屐齿印苍苔(轻一点,苍苔两词有点颤抖)

师生齐读:应怜屐齿印苍苔。(窦老师还在拖音,学生已读完,师继续读,苔拖得很长很长)

师:我还没看完,你们就看完了!

师:继续聊。亲爱的同学们,还有谁啊?

生:红杏。红杏是一种美丽的花。

师:那当然了!你知道红杏是什么时候开花了吗?

生:春天。

师:是早春还是晚春?

师:二月就开。这让老师想起孔子当年在四棵杏树下给学生讲课,那是春秋时期。每到二月时,学子们就进京赶考去了,抬头望,那红红的杏花就是给他们的希望啊!(出示:陆游的诗)

师:陆游写的诗句很多,他也爱杏花。我们也跟着一起夸夸吧!

生读:杨柳不争春色断,一枝红杏出墙头。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师:这么美的杏花,所以,叶绍翁也禁不住地赞叹他所见的这枝红杏。那我们把刚才感受到的送到这一枝红杏来吧!

生齐读:一枝红杏出墙来。

师:请同学们回忆一下。你看我们来游园,只遇到了苍苔、柴扉、红杏,所见的都是普普通通的景物,如此而已的园,如此而已的景物,然而却给你怎样的感觉?

生:我感觉春天到了!

生:我感觉这些景物给我带来春天春意盎然的气息。

生:我感觉春天万紫千红。

师:换一个词,那叫生机勃勃。

师:亲爱的同学们,当我们用我们的慧眼去发现,这些自然的小生物啊,这苍苔将我们的眼睛染绿了。那红杏的红啊,那是春天的生命在——

生:燃烧。

以上教学片段也是在帮助学生理解诗意,但窦老师的做法更侧重于情感的激发。她对学生情感的唤醒是很有步骤,很有方法的。比如,运用充满激情的语言过渡、深情的示范朗读、恰当的诗歌拓展,层层铺垫,层层推进,引导学生朗读、想象,由表及里地理解诗意,同时也使得学生的情感慢慢地、悄无声息地却又自然而然地随着诗意的理解、诗情的体会而被调动起来,澎湃起来,直到最后随着诗中的红杏“被春天一起点燃”而达到了情感体验的高峰点。

是侧重于方法的渗透,还是侧重于情感的激发,这也许体现的是两位特级教师的不同教学风格,或者说,反映的是他们在这节课上个性化的教学选择。但在细细品味时,我们会发现两则教例在不同之中却都有相同之处:没有生硬的标签式的反复强调,也没有脱离文本的说教灌输,而是无痕的方法内化,无痕的情感孕伏,无痕的升华提高,在潜移默化中实现学生“静悄悄地生长”,一切都是在无痕中实现,这难道不正是语文课堂最和谐的境界吗?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文萃小学 责任编辑:辛铭)

猜你喜欢
苍苔无痕红杏
新年寄友
底妆无痕
丰园红杏优质丰产栽培技术
药王谷石林
走过青春
忆春
忆春
红杏枝头春意闹
言情休息站
飞蝶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