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对中国大学生政治社会化负面影响的规避对策

2013-04-29 01:13:28张少山
学理论·下 2013年7期
关键词:政治社会化负面影响互联网

张少山

摘 要:政治社会化对社会成员的成长、政治的稳定和政治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都有着重要影响。互联网因自身特性而对中国大学生的政治社会化有着一定的负面影响,主要有:导致一些大学生现实政治参与技能不足、政治价值偏差、政治思想混乱、政治行为失范。笔者有针对性地提出如下规避对策:丰富大学生的政治实践活动;提高大学生的政治分析和政治鉴别能力;加强互联网管理,为大学生政治社会化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

关键词:互联网;大学生;政治社会化;负面影响;规避对策

中图分类号:D0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1-0030-02

互联网(Internet)又称因特网,是指由全球的计算机等终端通过采用传输控制协议和网际互联协议(TCP/IP)连接而成的一个庞大的带有共享性的全球信息系统[1]20。互联网具有快速便捷、信息丰富、自由、开放、互动性、受众对信息的选择性和一定的匿名性等特性。

当代中国大学生与互联网联系密切,互联网为其政治学习和政治参与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但互联网的一些缺陷与不足对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健康发展也产生了显著的负面影响。政治社会化是社会成员学习政治知识、政治技能、形成政治价值、政治心理和政治思想的过程以及政治组织塑造其成员政治心理、政治思想、政治人格的过程的辩证统一[2]73。政治社会化的主要作用有:使社会成员获得适应社会政治生活所必需的政治知识、政治立场、政治技能和政治人格;传承和更新政治文化;影响政治稳定,维持或改变政治体系[3]。而大学生是祖国的希望和未来,其心理、思想和人格尚未成熟定型、政治社会化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

一、互联网对中国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主要负面影响

(一)导致一些大学生政治价值偏差

互联网的自由、开放、匿名和监管不足使得互联网上各种政治价值、政治观念、政治思想传播和泛滥,而很多大学生的政治价值、政治心理、政治思想尚未完全成熟,外界环境对其最终成熟定型有显著影响。一些大学生受其影响全盘接受了西方的政治价值和政治观念,其中包含一些不适合当代中国的事物,如三权分立、直接民主、联邦制、多党制,同时对中国现行的政治制度、现存的政治文化持否定甚至批判的态度,政治价值的取向无疑严重偏离了我国坚持社会主义和弘扬传统文化的方向。

(二)导致一些大学生政治思想混乱

互联网为各种政治价值和政治思想的传播提供了土壤。一些信仰某一政治思想或别有用心的人在互联网上采用各种手段来大肆宣传某些思想学说,而许多政治价值、政治思想尚未完全定型的大学生难免会受其影响,导致政治思想出现混乱、偏激,例如一些大学生原本认同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单一制、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但后来在互联网上各种思想学说的影响下逐渐怀疑我国上述制度的合理性与优越性,对其将信将疑,不知所措。

(三)导致一些大学生现实政治参与技能不足

互联网政治参与毕竟只是对现实政治参与的模拟,虽然贴近实际,但却有着显著的差异。互联网政治参与相比于现实政治参与简化、省略了一些政治程序,互联网政治参与消除或解决了一些现实政治参与的影响因素,如天气、场所、礼仪、特定纪律、会谈交往技巧等等。长时间的以互联网政治参与为主的政治参与方式往往使人们认识不到现实政治参与的复杂性和存在的诸多困难问题,导致一部分大学生现实政治参与的技能不足。

(四)导致一些大学生政治行为失范

当前政府对于互联网的监管还存在不足,互联网在一定意义上仍是一个匿名的平台,人们在匿名状态下往往对自己的言行不太负责,这就为一些道德素质较差、不顾及他人合法权益的大学生发表一些虚假的、煽动性和攻击性的言论提供了条件,再加上当前政府部门和许多网站对互联网政治言行的引导重视不够、引导的方法不当,就使得一些大学生肆意而恶毒地攻击我国政府、政策、政治人物和政治制度[4]。

二、互联网对中国大学生政治社会化负面影响的规避对策

(一)通过丰富大学生的政治实践活动来提高其现实政治参与技能

大学生的主要活动场所是校园,因此丰富大学生的日常政治实践活动主要通过高校来实现。首先,各高校应在党和政府的领导、支持下认真贯彻落实大学生的选举权、监督权等政治权利,使大学生在投票、选举中增强作为公民行使政治权利、参与国家和社会公共事务管理的内心体验,从而提高相应的政治技能。其次,各高校要结合时政鼓励、支持大学生开展各项有关政治问题、政治热点的社会调查。再次,应畅通大学生政治意愿的现实表达途径,大学生通过现实途径表达政治意愿可以使其深化对政治角色的认识、提高政治技能、积累政治经验、促进政治参与。还有,学校应为大学生提供参加政党、政治社团和以团体或组织的方式去解决社会问题、政治问题的畅通的渠道和便利的条件。

各高校还可通过辩论赛、演讲赛、茶话会等活动来提高大学生的现实政治参与技能和政治素质,以减小政治社会化对互联网的依赖。

(二)通过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来加强大学生的政治分析和政治鉴别能力

1.加强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教育,使大学生掌握分析政治问题的正确方法

思想政治教育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对于提高大学生的政治素质,增强其政治鉴别能力起着重要的作用[5]。

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是科学的世界观,它科学揭示了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加强对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使其掌握分析政治现象和问题的正确且科学的方法。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分析政治问题的基本方法,它要求用辩证的、历史的、阶级的观点和方法认识、分析政治现象。

2.加强社会主义政治观教育,强化大学生对主流政治文化的认同

政治观是指人们对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根本立场、根本态度和根本方法。加强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政治观的教育,就是要对大学生进行基本国情教育、党的基本路线教育、形势政策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引导他们正确认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历史和现状,正确认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正确认识社会发展规律、国家的前途命运和自己的社会责任。

强化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政治观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强化大学生对我国主流政治文化的认同。在政治认知层面,要加强大学生对党的指导思想的学习,深入开展关于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的教育;在政治情感层面,引导大学生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培养爱国主义情感,培养对党、对社会主义的深厚情感;在政治态度和政治价值取向上,要坚持以共产主义、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教育大学生,使他们确立在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理想和坚定信念[6]43。

通过上述对策能够有效提高大学生的政治分析和政治鉴别能力,减小其政治价值的偏差和政治思想的混乱。

(三)通过加强互联网媒介管理为大学生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

1.加强互联网立法

互联网的开放性、匿名性、弱规范性、信息丰富、内容更新快等特征,使互联网的管理存在很大困难,因而互联网上违背道德和法律的政治行为时有发生。进一步加强互联网立法工作,首先要端正思想,提高意识,充分认识到依法保障和促进互联网政治信息传播和规范互联网政治行为的重要意义。其次,要加强和完善互联网立法,进一步加大《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互联网国际联网管理暂行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互联网站从事登载新闻业务管理暂行规定》等法规的宣传贯彻力度,根据现实和发展的需要修改和完善网上信息发布和网上信息审查监督等规范。最后,要学习和借鉴各国在互联网立法方面的经验和成果,加强与世界各国在互联网立法、执法和司法方面的研究与合作[6]36。

2.加强对互联网政治行为的引导

首先加强对大学生互联网政治信息获取的引导。互联网上的政治信息良莠不齐,既有与社会主流政治价值、政治文化相关的各类信息,又有居于次要地位的政治亚文化信息,还有各类与主流政治价值、政治文化相抵触、相对立的政治观念、政治学说。政府、学校、家庭要教育、引导大学生正确地鉴别、筛选政治信息,客观、正确地认识和评价中西方政治思想和政治学说,自觉抵制偏激狭隘、违背科学、与我国实际不符的各种政治学说。

其次加强对大学生互联网政治参与的引导。当前不少大学生的互联网道德意识和法律意识还比较淡薄,再加上互联网的匿名性、弱规范性和难以监管,导致一些大学生存在不文明互联网政治行为甚至违法行为。各级政府互联网管理部门及学校要大力宣传、教育、引导大学生文明、依法政治评论、政治交流、发布政治信息、宣传政治学说及留言,并使大学生正确认识互联网政治参与与现实政治参与的显著差异,不过分依赖互联网政治参与。

3.加强对互联网政治类信息的监控管理

严密监控互联网政治类信息。对互联网政治类信息动向的严密监控对于查找和控制互联网不良政治信息源,切断其传播途径,减少其影响范围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要建立专门的制度,通过技术、行政、法律等手段对电子邮件、BBS、QQ聊天群、各种论坛等信息来往频繁的渠道进行监控;各级互联网管理部门应配备专门的人员,投入专门经费对不良政治信息的来源和去向进行严密的追踪与挖掘,为过滤和降低有害性处理提供良好条件;广泛发动社会成员抵制互联网不良政治信息,对接触到的不良政治信息及时反映和举报;对法律规定应承担监控义务而没有履行职责或没有认真履行职责而造成严重后果的互联网运营商和服务商,要依法给予严肃处理,以实现监控的有效性[6]33-34。

技术屏蔽不实政治信息。首先应配备专业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应积极利用互联网技术对互联网政治信息进行积极监控和处置,防止有害信息进入大学生视野。其次,要建立系统完备的监控检查体系。应建立起科学、开放、完善的监管机制,做到条理清楚,责任明确,落实到具体的部门和个人,形成对互联网监管的合力。最后,要积极开发和研究相应的软件,对互联网进行网址拦截、文字拦截、图像审查、程序屏蔽,有效地阻拦黑色和灰色政治信息。

参考文献:

[1]吴风.网络传播学[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4:20.

[2]杨光斌.政治学导论:第三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73.

[3]王浦劬.政治学基础[M].第二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282-294.

[4]黄燕华.论因特网对当代中国青年政治社会化的影响[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07:21-22.

[5]张耀灿,陈万柏.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4.

[6]刘维.互联网对我国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06.

猜你喜欢
政治社会化负面影响互联网
网络暴力对大学生思想的负面影响及其治理
网络时代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问题探论
理论导刊(2016年12期)2016-12-27 17:29:19
长征时期工农红军革命政治文化传播实践的多维分析
理论导刊(2016年12期)2016-12-27 10:35:53
对晚清儒学政治社会化危机的概论及思考
东方教育(2016年4期)2016-12-14 12:59:25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今传媒(2016年9期)2016-10-15 22:06:04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考试周刊(2016年79期)2016-10-13 23:23:28
以高品质对农节目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中国记者(2016年6期)2016-08-26 12:52:41
思想政治教育的当代价值
考试周刊(2016年17期)2016-03-31 01:24:43
劳动报酬偏低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负面影响
学习月刊(2015年14期)2015-07-09 03:37:58
当代流行文化的负面影响
人间(2015年21期)2015-03-11 15:2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