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莎莎
重庆市万州区太安镇位于凤凰山海拔1000米处。
2013年5月23日,一株千年桂花树下,太安镇党委书记龚元建抬头仰望良久:“等到桂花飘香时节,可以办个桂花节……”
正当他琢磨着如何办桂花节时,85岁的陈代珍和她有智力障碍的儿子孙光明凑了过来。
“陈大娘,您身体还是那么硬朗呀……”龚元建同他们拉起了家常。
“龚书记,给根烟呗!”一向怕生的孙光明对龚元建却是例外,每次见到龚元建,都会向他要烟抽。
龚元建为孙光明点上烟,一种温暖的情愫随着烟雾飘散开去。
自从太安镇推行联系服务群众的“乡里乡亲工作法”后,镇村干部从办公室走向田间地头,干群关系更和谐了。
然而,两年前,这里却是另一番景象。
隔阂
2011年底,龚元建履新太安镇党委书记。
报到第一天,龚元建没有在办公室开会,而是把镇领导班子成员拉上凤凰山,准备深入群众进行调研。
让他没想到的是,这次调研让他碰了不少钉子。
“咦,真是稀罕了,你们不都是坐在办公室等我们去求你们吗!”
“不过是做做样子吧,会真关心我们呀?”
“就是一阵风,刮过去了就没我们啥事了!”
几天下来,调研没有任何进展,群众的冷脸倒见了不少。
在此后的一次镇党委会上,龚元建坦诚地说出了自己的担忧:“干部脱离群众,群众疏离干部,这让我们怎么做工作?”
一时间,会议室鸦雀无声。
“是呀,干部作风不实,没有主动服务的意识,群众多少天都见不到一个干部,隔阂自然就产生了。”镇党委副书记、镇长梁继福的话打破了会场的沉默。
“干部自身确实存在很大问题,整天在机关里呆着,很少深入群众!”镇党委组织委员冯进也开始反思。
“我们丢了党多年的老传统——群众路线!”龚元建心里沉甸甸的。
“丢了,那我们就重新拾起来!”大家纷纷表示。
会后,如何创新群众路线的载体,太安镇党委开始了探索。
探索
2012年初,春节刚过。
“谢谢你哟!这个事给你添麻烦了。”
“没得啥子,乡里乡亲的,互相帮忙是应该的。”
一天,路过村里的龚元建无意间听到两个村民的对话,心头灵光一闪:“如果干部和群众能像乡里乡亲的关系该多好呀!何不以此为突破口,创建一套联系服务群众的工作法?”
经过多次讨论和调研,2012年4月,太安镇推出了联系服务群众的“乡里乡亲工作法”方案,决定先在河堰村试点。
“乡里乡亲工作法”的核心是“六进门”和“三行动”:大学生升学必进门、80岁以上老人过生日必进门、邻里纠纷必进门、离任干部病亡必进门、孤寡老人病亡必进门、留守家庭必进门和田间助耕行动、代理服务行动、“山村夜话”行动。
对河堰村80岁的李明生来说,2012年8月19日这个晚上是一生难忘的。
这天是李明生的生日,一家人刚吃过晚饭,正在院坝里闲聊,冯进和几名村干部来了,还带了生日礼物——一场电影。
“老人家,祝您寿比南山!这是镇里给您发的福利……”冯进拉着老人的手说。
很快,一旁的电影机搭好,引来了周围的一些村民。
这一晚,李明生家光影闪烁、热闹非凡。
在“乡里乡亲工作法”推动下,镇里的干部纷纷走进群众家门。
龚元建每年的最后一天都会带着钱,到留守儿童谭林家陪她过年;2013年初春,镇人大主席牟奇亮带领镇村干部,连续一周帮助包翠莲、何洪珍等多户村民田间助耕120亩;2013年4月上旬,梁继福先后九次跑到魏光芬家,调解因旅游开发而牵涉的搬迁纠纷……
随着“乡里乡亲工作法”的推开,干群关系热了起来。
融情
龚元建每次去胡人林家,都会被这位60岁的老人拽着不让走。
胡人林家住凤凰社区,由于股骨头坏死,瘫痪在床。2012年,他老伴因中风去世,只剩下他孤身一人。
2012年10月的一个周六,龚元建提着一口袋东西来到胡人林家。
看着胡人林家徒四壁的惨淡光景,龚元建不禁鼻头发酸,离开时,他留下了身上所有的钱。
“可这只能解一时之需呀!”龚元建开始寻找长久之计。
经多方打听,龚元建联系到重庆龙武建设集团董事长牟建兴,后者的老家在太安镇。
经过协商,牟建兴承诺由龙武集团每月资助胡人林老人300元。
“谢谢……”第一次拿到资助时,胡人林老泪纵横,激动得只挤出了这两个字。
干部走进田间地头直接服务群众,让群众的难题迎刃而解。
2012年3月,凤凰社区村民李德兵在干部帮助下,及时拿到了近三万元的补助金,他的鑫三角农家乐得以及时开张营业。
2013年春节前,冯久生与邻居因修道路产生纠纷,在干部耐心细致的调解下,双方和好如初……
难题解了,干群之间的鱼水情也浓了,更重要的是,随着干部对基层实际的深入了解,为镇领导班子的长远决策打好了基础。
双赢
2012年国庆节,柏湾村一组村民向德松很开心。
“一个节日就收获了一万多元!”向德松骄傲地说,而一年前他还要靠政府救济,“这可得感谢何镇长哟!”
太安镇有3000亩高山茶园,15000亩“千层梯田”,还有千余年的“中华金桂王”及司南祠、丁家楼子等近代特色建筑,旅游资源丰富。
2012年初,太安镇决定发展“三峡乡村旅游”,并动员群众发展旅游产业。
“景区公路已修到了你家门口,不开办农家乐你就亏了。”联系向德松一家的副镇长何光成不厌其烦地劝说。在何光成的鼓励下,向德松终于决定一试。
于是,从房屋如何装修、设计,到厨房如何改造、卫生怎么搞,何光成都手把手地教向德松,直到农家乐走上盈利的正轨。
在“乡里乡亲工作法”的推动下,太安镇已经创办农家乐16家,开办特产超市8家。
“接待能力有了,要是没游客来,那不白忙活了么?”向德松等农家乐老板又有了新担忧。
群众的担忧,太安镇党委、政府早就想到了。除了打造景区的硬件建设,从2012年春季开始,太安镇还推出了一系列招揽顾客的节庆活动。
2012年3月,为期一个半月的中国三峡首届茶文化节在太安举办,此后,又相继举办了中国三峡首届茶乡放歌活动、帐篷节暨消夏音乐会、乡村旅游节和美食文化节等。
2012年,景区全年接待游客超过1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近10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7686元,增速高于全区七个百分点。
“乡里乡亲工作法”不仅解了民忧民困,还磨练了干部。
2011年8月,刚大学毕业的谭春燕作为大学生“村官”来到凤凰社区做社区主任助理。
“妹儿,唱首山歌给我们听嘛。”社区居民的打趣,令入户走访的谭春燕脸变得绯红。
然而,在“乡里乡亲工作法”的倒逼下,一年后,谭春燕完全变了样。
“清早起来去哟,放牛哟……”现在,每次碰到曾经打趣她的村民,谭春燕就主动吼几嗓子,惹得大家一阵欢笑。
而今,太安镇的“乡里乡亲工作法”不仅受到全镇老百姓的欢迎,也得到区委领导的肯定。2013年5月30日,区委副书记李庆利到太安镇调研“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主题活动开展情况,对太安镇探索的“乡里乡亲工作法”给予充分肯定。李庆利说,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关乎党的生命、人心向背和事业成败,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就是要切实解决作风上的突出问题,以优良的作风凝聚起推动各项事业发展进步的强大动力。
“太安镇的‘乡里乡亲工作法密切了干群关系,化解了民忧,历练了干部,效果很好,接下来我们会在全区推行!”万州区委组织部副部长谭大松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