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庆英
[摘 要]美育和德育自古就有着紧密的联系,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高校德育教育的主阵地,尤其需要注重教学效果,在具体教学过程中,融入审美教育,易于促成师生共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本文立足以美育促德育的必要性分析,探寻提升高校思政课实效性的具体途径。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美育;德育;实效性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3)07 — 0148 — 02
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新形势下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指明了努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我国大学生思德育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其授课质量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政治素养和道德品质。自“05方案”实施以来,思政课教师们越来越重视课堂实效性的研究,我们认为在具体教学过程中融入美育,有助于形成师生共情,激发学生兴趣,提高思政课实效性。
一、以美育促德育的必要性分析
以美育促德育有着悠久的思想渊源、内在的学理依据和现实需要。
1.以美育促德育有悠久的思想渊源。从教育的传统看,我国向来就有“以美促善、美善结合、真善美一体”的教育传统。儒家文化重视“礼”、“乐”对人的教化作用,孔子主张以“诗”和“乐”作为教育手段,提出“乐相济”的观点,意在说明“礼”和“乐”等美育内容对人的感化和影响。王国维在《论教育之宗旨》一书中指出:“美育者,一面使人之感情发达,以达完美之域;一面又为德育与智育之手段。此又教育者所不可不留意也。”说明美育不仅能提升人的审美能力,促进人的性情发育,蔡元培更是提出“以美育代宗教”、“所以美育者,与智育相辅而行,以图德育之完成”, 认为美育在道德观形成的过程中可以起到宗教般的教化功能。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教育一直坚持德智体美劳共同发展的目标。《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及实施意见、《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等文件都强调高校教育要将美育贯彻到教育方针政策中去,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的人才。以美育人,美善结合的思想在西方也同样被重视。早在古希腊时期,柏拉图就指出音乐如能教育得法,就可以净化心灵;德国古典哲学奠基者康德认为“美是道德的象征”;前苏联教育家霍姆林斯基认为“美是一种心灵的体操,它使我们精神正直,良心纯洁,情感和信念端正”。
2.以美育促德育有内在的学理依据。美育与德育自诞生以来就相互交融,善的东西一定是美的东西,而让人产生美的感受的也一定是具有善的东西。真正的美是内在美与外在美的统一,这就决定了美育德育的重合。美育借助生动、感人、优美的画面、歌声等具体的形式,去感动人,提升人的境界。德育以明善恶的来感动人,提升人的素质。美育除了要让学生了解什么是“美”,怎样欣赏“美”,如何创造“美”之外,更主要的任务是引导学生在感知美的基础上形成正确的生活态度、形成良好的行为规范,塑造健全的人格。正如霍姆林斯基所说的“美———是道德纯洁、精神丰富和体魄健全的强大源泉。”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点和审美能力的过程,实质上就是用美育的方法培养提高学生道德分析、道德评价能力的过程。
3.以美育促德育,符合高校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教育要求。培养和造就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素质创新人才是当前高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客观需要和终极目标,对此,国家和教育部先后出台《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等文件强调学校教育要注重内涵式发展,将美育贯彻到教育方针政策中利于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的人才。高尚、健康的审美情趣,能提高修养,增强抵制各种不健康思想侵蚀的自觉。美育可以帮助主体在美的对象中理解人类和自身,引导主体从不同方面自觉地塑造自己。不仅如此,美育还有助于调节学生的情绪,缓解学生在各方面的心理压力,提高学习效率。清华大学通过实验得出“8-1>8”的结论,即每天坚持进行1小时艺术活动的学生,学习效果高于全天8小时做功课的效果。保加利亚心理学家洛加诺夫通过实验得出,高度紧张的脑力劳动之余,用音乐加以调节,记忆力可以提高2.17-2.50倍。更为重要的是美育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研究表明美育尤其是艺术训练有助于提高人的创造性。
4.以美育促德育,利于提升高校思政课实效性。自“05”方案实施以来,全国各地高校的对思政课的重视都普遍提高,但从总体看,思政课依然存在以宣教为主的色彩,忽视学生在接受思政课时的主观意识,对学生主动吸收思政课的精神和思想关注不够,在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学生越来越实际的今天,思政理论课对学生的打动远不足专业技能课的吸引力,有学生把思政课视为“枯燥乏味、抽象空洞”但又不得不学的课程,因此对思政课存在抵触心理和厌学情绪。我们认为,导致这种局面的原因之一在于教与学的结合中缺少有效粘合剂。要想达到教与学的粘合,就需要教师找到学生乐于学习的方式和兴趣点,与学生形成共情。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而美又是无处不在的,这就为师生形成共情提供了基础,在思政课中融入美育,可以拉近师生距离,增强教与学的粘合度,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实践已证明具有形象性和感染性的教育活动往往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以美育促德育的有效性分析
思政课实效性是由教和学两方面共同促成,对于教而言主要看教师对教材内容展示的生动程度;对于学而言,主要看学生对课堂内容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兴趣。提高思政课立德树人的效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提高思政课表现的艺术性。思政课要想把理论传授得好没有教学艺术是很难实现的。教学艺术是教师为了有效地达到教育目的而创造性运用的具有感染力的教育技能和技巧的总和,它是教师学识、才能、智慧、品格、经验、胆识和灵感的综合体现。思政课教师在实现“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知识体系向信仰体系转化”的过程中,总要借助一定的方式和手段,而此过程,如果能充分运用美育的方法,如实物展示、艺术再现、艺术点评等可以使沉闷的课堂生动起来,在思政课教学过程中,教师完全可以借助隽秀的字体、生动的课件、得体的肢体言语,丰富的感情等让理论的魅力与美的形象、美的情感结合起来,使学生感受到语言上的美、课程内在逻辑的美、哲理美等,从而影响学生形成高尚的思想品德和健康的心灵。在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爱国主义内容时,我们尝试以课件和视频展示了祖国山川的秀美,再现了充满魅力的民族文化、独特的民族习俗,动人的同胞真情,加深了学生对“爱祖国”的理解,也借助充满激情的语言颂读“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样的诗句,并娓娓道出文天祥精忠报国的壮举触动了学生,激发了学生的爱国情怀。实践证明,这种综合自身艺术手段的方式改变了思政课传统刻板的政教宣讲印象,增加了学生的兴趣,提升了思政课实效性。
2.借助校园文化,搭建以美育促德育的平台。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指出校园文化具有重要的育人功能,要建设适合大学生身心特点的校园文化。校园文化凭借其渗透性、感染性、隐蔽性等特点影响着学生,从这个意义上看,校园文化承担着必要的德育功能。良好的校园文化不仅包括优美的环境,还包括积极健康的精神风尚,这往往通过多样的校园活动来表现。校园活动是学生自愿参与的活动,对学生思想观念行为方式有着课堂说教所不能及的影响,因此,思政课教师要积极介入学生的社团活动,如通过观看学生剧团、书法协会、合唱队的表演了解学生审美情趣,通过参与优秀活动的评选等引导大学生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方向开展文化活动,也可以帮着相关社团组织学生参观各类展览、阅读优秀作品等激发学生的审美能力,也可以结合课堂教学内容通过举办生态环保类主题演讲、图片展示让学生在活动中亲历美、想象美、创造美。这样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将德育寓于美的形象中提升学生对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确立,达到以德育人的目的。
3遵重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推动以美育促德育的结合。“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大学生正是思维活跃、求知好学的阶段,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材内容高度概括、抽象,很难满足学生广泛而多样的需求,面对这种现实,思政课教学就要从了解学生的需要入手,尽量满足学生对思政课的需求,使学生变成乐知者。过去的德育注重学生认知能力,忽视学生的心理和情绪和习惯的养成,容易出现理论与实践脱节的现象,事实上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是一个复杂渐进的过程,都要经历知情意行的环节,我们可以充分借鉴传统的融善于美,美善并举的作法,实现以美育德、以美动性、以美化知、以美炼意和以美致行的效果。
4.在实践中提升美感,促进德育实效性。实践是人类认识形成的来源,是认识发展的动力也是认识活动的目的。美是劳动的产物,是人类文明的结晶。正因为如此,要认识美,就需要实践的环节。参与社会实践可以帮助学生更直接地了解国情、更深刻的体验社会,开阔师生视野,更好理解教学内容。经过几次教改,高校思政课普遍加强了对社会实践环节的重视,鼓励学生以多种方式参与到实践中,在这种背景下,思政课教师可以大胆组织学生利用寒暑假游览祖国山河、参观历史遗迹、瞻仰革命圣地、体验民族风情, 其中在实践中开展红色旅游这种极富时代特征的教育形式,不仅符合大学生的接受心理,也满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要求,使学生在领略祖国的自然风光的同时,通过对“历史”的再现,对比历史人物的功过,反思人性的“美与丑”,进而反思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在感受风土人情和社会的变迁的过程中,可以加深对“中国梦”的认识和追求,从而增强融入社会建设的自觉,实现高校思政课以德树人、服务社会的教学宗旨。
〔参 考 文 献〕
〔1〕冯刚.抓好贯彻落实着眼提升质量,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J〕.思想教育研究,2013,(03).
〔2〕 曾萍.美善结合;提高高校德育实效性的有效途径〔J〕.凯里学院学报,2012,(10).
〔3〕张鹏,虞岚.论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对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塑造〔J〕.南昌高专学报,2012,(02).
〔责任编辑:侯庆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