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六·二八”工程战略开展高师文科实践教学建模研究

2013-04-29 20:46:59赵忠山
理论观察 2013年7期
关键词:实践教学

[摘 要]随着高师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高师文科建模实践教学成为高师实践教学的改革的热点。研究高师实践教学现状,探求高师实践教学建模研究的理论依据,确立高师实践教学建模要素组合的基本原则,实施高师实践教学 “六·二八”工程战略,是我们近年来一直孜孜以求的目标,也是我们高师文科建模实践教学主要内容。

[关键词]“六·二八”;实践教学;建模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3)07 — 0136 — 02

实践教学是高校教学的重中之重,它肩负着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重要使命。通过实践教学,不仅要使学生受到教育及教学工作的锻炼,加深对专业基础知识和教育理论知识的理解,而且要培养他们从事教育工作的优良品德和教师的职业技能,为将来从事教师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由于高校文科人才培养的专业特点,要求课程设置广泛而又要成体系。两者的矛盾一直困惑着高校的实践教学改革进程。能否在课程体系建设中进行实践教学的模式格局设置,是高校近年来研究的热点问题。高师文科实践教学建模研究,可以打破常年困扰高校文科实践教学的尴尬状况,克服过去教师劳心伤神,学生疲惫不堪,而实践教学效果却不如人意的状况,同时它可以充分发挥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调动自由学习的热情,进而实现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一、高师文科实践教学建模研究的理论依据

“教学模式是指在教学理论指导下,抓住教学活动的共性,对教学过程及组织方式进行简要的概括或对教学实践经验中的共性特点,进行归纳概括形成的一种教学模型。”〔1〕顾名思义,高师文科实践教学建模,就是构建高师文科实践教学模式,是对高师文科实践教学的规范化和定型化。构建高师文科实践教学模式,也就是探索如何使高师文科实践教学有序化、优效化。以适应当代社会对高师教育和高师应用型人才的要求。那么,如何构建高师文科实践教学模式,首先就要确立其构建的理论依据,其主要理论依据有:

(一) 元认知理论

所谓元认知,又称反审认知,就是对认知的认知。它是美国心理学家费拉维尔于上世纪70年代中期提出的。 元认知包括主体知识、任务知识和策略知识三个部分。“元认知策略是指学习者作为一个主动的个体,有意识地使用元认知知识对学习任务进行合理的安排、计划、监控、调节和评价,通过不断的调整与完善,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过程更加合理、高效。因此,有效的学习过程应该同时也是一个运用元认知策略对学习过程本身进行积极安排、监控、调节的过程。”〔2〕

运用元认知理论构建高师文科实践教学模式,使学生自觉认知自身的专业知识水平,检验学习成效、激发学习兴趣、提高自身求知欲望,进而达到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互助学习、提高学生元认知能力的目的。

(二)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源于认知加工学说,以及皮亚杰和布鲁纳等的认知观点──解释如何使客观的知识结构通过个体与之交互作用而内化为认知结构,维果斯基的“文化──历史”发展理论。建构主义认为:知识并不能简单地由教师或其他人传授给学生,而只能由每个学生依据自身已有的知识或经验主动地加以建构。其基本学习理论是:学习过程并不是学生被动接受过程,而是积极建构知识的过程。它强调学生作为主体的主动参与、探究发现、交流合作和对知识的主动建构。学生的学习环境应当具有“情境”、“协作”、“会话”、“意义建构”四大要素构成。换言之,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生的学习过程,就是在一定的学习情境和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他人的帮助或借助于人际间的协作活动来完成意义建构的过程。

构建高师文科实践教学模式,就是借助于实践环境和协作会话来有效完成高师生学习的意义建构。充分发挥高师生的主体能动性,强调高师生自我知识建构与合作学习,强调真实的学习任务的设计与完成,强调学习的情境与知识应用情境的有机结合。

(三)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要代表人物是马斯洛(A.Maslow)和罗杰斯(C.R.Rogers)。人本主义的学习与教学观深刻地影响了世界范围内的教育改革,是与程序教学运动、学科结构运动齐名的20世纪三大教学运动之一。 它强调“学生中心”,重视“自我概念”的发展,主张有意义的学习,提倡敦促学生学会学习。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重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强调学习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强调学生在原有认知水平上促进有意义的学习,这些观点正是我们构建高师文科实践教学模式的主要依据。

构建高师文科实践教学模式,我们能够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在高师生开展实践教学的同时,相信、鼓励学生,发挥其潜在素质,为其“自我实现”创设环境,搭建有效平台。构建高师文科实践教学模式,调动高师生实践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意识,并尽可能让他们自主发现、理解、掌握、评价进而完成教学任务,敦促学生学会学习,使高师生的潜能释放、人格健康全面发展。

(四)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

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霍华德·加德纳(Howard Gardner)在大量科学研究的基础上指出人的智能结构是由七种智能要素组成。这七种要素是:(1)言语——语言智能,指听、说、读、写的能力。(2)逻辑——数学智能,指有效利用数学进行推理的能力。(3)视觉——空间智能,指准确感知视觉空间世界的能力。(4)肢体——运觉智能,指善于运用整个身体的能力。(5)音乐——节奏智能,指感受、辨别、记忆、改变和表达音乐的能力。(6)交流——交际智能,指与人相处和交往的能力。(7)自知——自省智能。

高师文科实践教学,就是一项多元统整的教学模式。智能的发展,多元统整是高师文科实践教学的综合性基本特征:它主要包括多元智能的统整和听说读写多元能力的统整。

高师文科实践教学既然是多元智能的统整和听说读写多元能力的统整,培养高师生在听说读写方面的综合能力是重中之重的任务。必须将文科实践教学中的阅读教学、写作教学、口语交际教学、识字与写字教学进行综合的实践整合训练,应当创设丰富的实践教学情境,统整听说读写多种语言能力,让高师生充分地开展听、说、读、写训练,提供给充分的展示机会,使其语言方面的综合智能得以全面发展。

多元智能理论认为,“在人的一生中,各种智力不断地受到先天及后天的影响,启发或阻抑。因此,教育的主要目的不只是在知识的传授,更是在发掘并指引这些智力的发展。“多元智力”论提醒教师应从多元渠道切入教学,提供不同的课程内容。实践教学中,综合性、实践性素质训练,这与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不谋而合。”〔3〕

如上所述,基于对加德纳理论这样的认识,在一年多的实验中我们力图构建一种有操作性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模式。“建模是一种高度创造性的活动。一方面,它依赖于建模者的经验、直觉和创造力;另一方面,现代教学模式又极大地依赖于一定的教育理论。”〔4〕在多元智能平台上构建高师文科实践教学模式,要求尊重高师生个体差异、倡导个性化的学习方式,让高师生利用其多元智能优势获得最大限度的发展。这也要求构建高师文科实践教学模式必须建构一种多元化的、灵活的、弹性的模式。

二、高师实践教学 “六·二八”工程战略实施

近年来,我们从高师培养目标出发,依据高师文科实践教学建模研究成果,制定了培养高师生素质技能的六项指标,二十八个细则,简称“六·二八”工程,强化高师生的素质训练,提高高师生实践创新能力。这种实践教学模式实施,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等报刊媒体均给予报道和高度评价。这“六·二八”工程实践教学模式内容如下:

(一)口语表达能力训练

采用学生课内与课外配合,学生与教师合作的方式举办诗朗诵会,讲演会。比赛成绩记入创新与素质学分。既丰富了校园生活,同时也为学生提高普通话水平、陶冶情操提供了机会。 提高普通话水平,在加强现代汉语教学之外,组织专门的课外培训班,针对某些地方方言和个别农村学生普通话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专门训练,直到达标为止。实施细则:

1.读单音节字词100个。此项主要考查应试者声母、韵母、声调。

2.读双音节词语50个。目的是除了考查应试者的声母、韵母和声调的发音外,还要考查轻声、儿化和变调的读音。

3.朗读作品。主要考查应试者使用普通话朗读书面材料的水平,除测查声韵调读音外,重点考查语音、连续音变、语气、语调以及停顿、断句、语速和流畅度。

4.话题演讲。目的是测查应试人在无文字凭借情况下普通话言语能力和演讲水平,着重测查语音标准度、词汇语法规范度、言语流畅度和口语表现的艺术性。

(二)文本解读能力训练

文本解读能力是高师学生将来从教的基本功。多年来我们把培养学生的文本解读能力作为素质与技能培养的重要目标。在古代文学、现代文学、外国文学的教学工作中有计划、有步骤、科学系统地培养学生作品分析能力和文本阐释能力,培养深厚的国学功底。实施细则:

5.背诵古代文学作品: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25篇),唐宋(115篇),元明清(20篇)和中学现行教材中优秀现当代散文。

6.能熟练地分析解读中学课本的所选现代、古代作品,并能完成1000以内的分析报告。

7.精通一部中国古代经典著作。

(三)作文能力训练

作文能力训练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衡量语文教学水平的重要尺度.作文是一种填密的思维活动,要求有丰富的知识,很强的港汇贯通和表达能力,所以,做好作文能力训练是高师生提高整体专业水平的重点所在,也是高师专业培养人才的需要,也是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我们在加强学生作文训练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实施细则:

8.写作课堂教学既要对学生进行写作理论教学,又要注重能力训练。每学年大小作文训练不少于20次。

9.一年级和二年级学生利用寒暑假,深入生活,写5篇文章。文章的体裁应为记事、散文、杂文、随笔或调查报告。

10.从二年级下学期,开始撰写学年论文。大四下学期开始撰写毕业论文。

(四)课堂教学能力训练

由学生与教师共同组成模拟课堂,学生逐次模拟讲课、评课,训练效果记入成绩,有效地提高了学生课堂教学能力。实施细则:

11.学生把握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准确,教学目标明确。熟悉教材

12.熟悉中学教材,经典文章能够背诵。

13.传授知识准确无误,体现扎实的专业基本功。

14.思想教育潜移默化。

15.教学理念新,教学方法先进。

16.课堂反馈好,师生互动配合得融洽。

17.教学改革意识强,教学思路创新。

18.教态自然,大方、不拘谨。

19.板书简洁,工整、有章法。

20.能熟练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五)“三笔字”能力训练

“三笔字”即软笔字、硬笔、粉笔字的练习,系内开设了书法研究、创作美学等专业课,并面向全校开设了硬笔书法等公共选修课。实施细则:

21.通过书法选修课,能够写一手漂亮的毛笔字、钢笔字

22.开展持续性的粉笔字板书训练和板书设计。

23.每学年举行一次粉笔字比赛。赛前各班推出参赛选手,现场书写,现场打分。三、每学年举办一次书法展览(硬笔、软笔两种),时间在九月下旬。

24.每学年举办两次全系学生书法定级大赛。比赛成绩分为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五级。优秀者可以参加下一次的定级赛,成绩突出者滚动升级。

(六)艺术创作能力训练

加大力度培养学生的艺术创新能力,每学年组织1-2次诗歌、戏剧、小品创作表演活动,提高了学生艺术创作的热情和能力。每学年举办1-2次书画展览、美文展览、摄影展览、漫画展览、诗文朗诵会、演讲比赛等活动,全面提升学生的艺术素质和修养,提高学生的艺术创作能力。实施细则:

25.学生要具有艺术作品原创能力,原创作品获奖可获得学校奖励学分。

26.具备较强的诗文朗诵和演讲能力。

27.具有戏剧、小品的表演才能和课本剧创作能力。

28.培养书法、绘画、篆刻、摄影、漫画、剪纸、动漫设计、网页设计、课件设计等多种艺术能力。

〔参 考 文 献〕

〔1〕 陈龙泉 ,郑妹.语文现代课堂教学建模的思考〔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1,(03).

〔2〕 江山,等.元认知理论在专业德语写作教学中的运用研究〔J〕.科技信息,2009,(14).

〔3〕 赵忠山.论多元智能理论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07).

〔4〕 伊道恩.中学语文建模〔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3:7.

〔责任编辑:侯庆海〕

猜你喜欢
实践教学
高职高专《旅游电子商务》实践教学环节的研究
基于体验式教学的管理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中国市场(2016年35期)2016-10-19 03:11:23
客户关系管理课程实践教学模式初探
中国市场(2016年35期)2016-10-19 02:58:48
地方高校城乡规划专业实践教学的特色化探索
科技视界(2016年21期)2016-10-17 17:25:51
茶学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探索
考试周刊(2016年79期)2016-10-13 23:35:16
《电气工程毕业设计》 课程的教学设计
考试周刊(2016年79期)2016-10-13 23:26:02
基于卓越计划的金属结构材料课程实践化改革与建设
大学教育(2016年9期)2016-10-09 08:49:28
基于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模块式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大学教育(2016年9期)2016-10-09 08:46:17
研究型学习在传热学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大学教育(2016年9期)2016-10-09 08:34:10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述评
大学教育(2016年9期)2016-10-09 08:1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