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玲
【关键词】初中语文 阅读教学 写作训练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7B-0063-01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习阅读与作文的熟练技能。”这句话告诉我们,教材是启迪学生阅读和作文智慧的一把金钥匙。语文教材中所选用的文章,大多是集丰富的思想内涵、出色的写作技巧、独特的语言风格于一体的佳作,是学生学习写作的范文。把作文教学贯穿于阅读教学中,把解读课文与写作训练紧密结合起来,不失为一种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方法。那么,如何在阅读教学中渗透作文教学,对学生进行写作训练呢?
一、以课文精彩片段作范例进行仿写训练
不会模仿者也不会创造。教材中的选文大多都有精彩的片段,在学生充分理解课文写法的基础上,教师可以让学生“依葫芦画瓢”,以课文作范例进行仿写训练。模仿的目的是借鉴,不是抄袭;是创新,不是守旧;模仿可为独立创作打好基础。如《列夫·托尔斯泰》一文中,茨威格通过大量的比喻和夸张手法,用力透纸背又妙趣横生的文笔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大文豪托尔斯泰的肖像画,特别是他那双犀利又蕴含丰富感情的眼睛,让人印象深刻,难以忘怀。学完课文,可让学生以母亲的手、父亲的脚、爷爷的脸、奶奶的背等为描写对象,运用多种修辞方法,抓住对象特征,进行“人物特写镜头”描写练习,学会人物描写的方法。又如鲁迅的《社戏》通过多种修辞手法,动用了各种感觉器官多角度地表现了景物的特征,展现了江南水乡夏日月夜的静谧美好,教学中可让学生模仿这个例子练习写景的方法技巧。学完课文后,笔者布置学生写《故乡的 (春、夏、秋、冬)》,及时把所学的景物描写方法运用到实际写作中去,学以致用。
二、利用课文的“空白点”进行续写训练
语文教材中的许多课文,故事情节曲折生动,人物描写栩栩如生,文字内蕴丰富深刻,一些情节、语言、心理等方面的“空白”,给人无限遐想,教师在教学中可抓住这些空白点对学生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续写训练。如教学《皇帝的新装》时,可让学生展开想象,写写骗子做新装时装模作样的滑稽动作或游行大典结束皇帝回到皇宫后的轩然大波;教学《赫尔墨斯和雕像者》时,想象赫尔墨斯听了雕像者的话以后的神态、语言和动作等。又如教学《孔乙己》后,请学生设想孔乙己用手爬着“走”出咸亨酒店以后的情况,以“走出咸亨酒店的孔乙己”为题续写小说。教学科幻小说《喂——出来》后,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想想天上掉下那块小石头之后,建筑工人还会看到什么,整个城市又将发生怎样的故事,由此将故事续写下去,要求想象大胆合理,情节一线贯穿,语言风格一致,故事发人深思。这样的续写训练既可使学生对续写有正确的认识和理解,又能让学生感到写作是轻松愉快、很有成就感的事,对培养学生驰骋想象、勇于创造的能力也很有帮助。
三、变换角度对课文进行改写训练
1.改变文体。教材中有大量的古诗文,语言简练,意蕴丰富,但古诗文的文体形式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困难,如果将这些古诗文改成学生易于接受的文体,就大大方便学生理解和掌握了。新语文课程标准对初中生作文提出要求:“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的表达。”改变课文的文学样式本身就是一种再创作。如可以把杜甫的《石壕吏》改编成小品,搬上舞台,凶狠残暴的官吏和悲苦无助的老妇形象就呼之欲出了,学生在惟妙惟肖的表演中轻松地理解了作者的忧国忧民之情。还可以让蒲松龄的《狼》开口说话,讲讲它对付屠户的计策,狼的贪婪狡诈便一目了然;或把《桃花源记》改成新闻稿,将课堂变成《东方时空》或《焦点访谈》的节目现场,以新闻记者参观桃花源、采访村民的形式再现课文内容,使原本枯燥的文言文一下子变得生动有趣,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用同样的方法还可以把《三峡》改写成导游词,让学生充当小导游,带领全班“畅游”美景;将《与朱元思书》改写成优美的诗歌或散文,举行诵读会等。
2.改变人称。在教完鲁迅的《孔乙己》后,可让学生以“小伙计”的口吻来叙述故事,或者以孔乙己自述的形式讲故事。教学《老王》后,可让学生试以老王为第一人称,改写课文中老王给“我”送香油、鸡蛋这一情节。在《罗布泊,消逝的仙湖》一课的教学中,以作者去采访一位见证了罗布泊百年沧桑的世纪老人的形式,用世纪老人的口吻向人们述说罗布泊消逝的故事……这些写作训练使学生能多角度地理解课文内容,更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读写结合,相得益彰,读写分离,两败俱伤。”这句话形象地说明了阅读和写作之间的紧密关系。把阅读教学和作文教学巧妙结合起来,在阅读教学中渗透写作训练,不但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更能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掌握写作技巧,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写作水平,从而达到阅读与写作的双赢。
(责编 周翠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