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辰琛 李丽华
[摘 要]依据可持续发展理论和伦理学基本原理,从伦理角度分析和论述了水资源的生态价值。水资源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条件和制约因素之一。针对面临的水资源短缺、旱涝问题日趋严峻,从伦理角度审视和反省人类开发利用水资源的行为,真正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水资源;伦理分析
[中图分类号]B82-05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3)07 — 0061 — 02
一、可持续发展的伦理学含义
从伦理学上看,可持续发展观念的核心是公平与和谐。公平侧重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包括代际公平以及不同领域、不同人群之间的代内公平;和谐侧重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主要指全球范围的人与自然的和谐。具体的说代内公平必须以代内公平的实现为前提。代内公平原则是用以调整不平等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消除世界贫困、谋求共同发展的伦理原则。
保证代际间公平实现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代际间储存意思得以实现。具体的说,如果一代人愿意从公平原则出发去考虑后代的利益,并愿意为他们做出实际的努力,而后一代人的内部都不能按公平原则进行分配,那么对后代的公平意愿就会落空。另一方面,解决代际公平问题的关键在于建立“正义的储存原则”。就目前而言这一原则必须通过人与自然和谐的原则,即使人类行为与环境运动相协调。
对于水资源来说,这种可持续发展就可以理解为当代人愿意从公平原则出发去考虑后代水资源的问题,即当代人在满足自身用水的同时,应当使水资源的各种条件保持相对稳定性,从而持续供给后代,进而形成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的伦理含义。
二、中国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的伦理价值
(一)水资源可持续发展推动人类行为的根本转变
理论上讲,可持续发展能否实现的问题,实际上就是人类自身的理性能否最终战胜非理性的问题。伦理在以利益原则支配为主的世界中,常常是乏力的。但伦理之所以称之为伦理,就在于它不仅是一种观念,同时是一种现实的力量。禀承伦理观念的人一旦成为一种社会力量,必然对世界产生影响。在传统伦理学中,人与外部世界的关系的更高层次是价值关系,在传统价值观的视野里,可持续发展观对人与自然关系的重新审视导致了环境伦理的产生,它认为生物圈中一切存在物都有自主生存、繁衍和充分体现个体、实现自我的权利,第一次将传统的伦理道德扩展到社会——人——自然一体化的视野中,是对人的价值和自然界价值的双重关照。在实践中,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的伦理观要求人水价值观由传统到现代的范式转换,努力实现人与人之间和人与自然之间的平等公正;提高整个社会成员的文明程度、资源节约意识和生态保护意识;促进生产的生态化,将生态平衡的原则纳入生产活动的规范。
(二)水资源可持续发展观对我国构建和谐社会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水资源可持续发展要求从根本上体现人与自然、社会在实践基础上的统一。如何看待人与外部世界(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关系,是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的本体论前提。人与自然界作为社会、自然系统的两个要素,是互为前提、相互制约的。只有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人才获得了自己本质性的规定。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对立统一要求一方面人类在发挥能动性的同时,实现主体尺度与客体尺度的统一,协调好人与水的关系;另一方面要自觉处理好当代人之间以及当代人与后代人的关系,自觉平衡代内利益与代际利益,促进社会公平和和谐发展。
人类生存危机的出现不是天灾,而是人祸,是人类无限制地改造自然界的结果。因此,环境伦理学首先要确立的一个基本原则就是:在人与自然界的关系中,我们“有能力做的,并非一定是应当做的”。传统发展观的一个基本信条是:人是主体,自然界只是满足人类需要的对象。因此,人类对自然界的一切实践行为都是天然合理的。既然人类的一切实践行为都是天然合理的,那么,只要我们有能力做的,就一定是应当做的。可持续发展观正是以此来确立人与自然之间的伦理关系的,通过从人与环境的视阈对人本身的重新反思,进行促进人深刻的认识自己,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三、中国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中存在着问题及原因
(一) 我国水资源现状及面临的问题
根据80年代初水利部对全国水资源的评价,我国的多年平均降水总量为6.2万亿m3,除通过土壤直接利用于天然生态系统及人工生态系统外,可通过水循环更新的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2.8万亿m3。按1997年人口统计,我国人均水资源量为2220 m3,预测到2030年我国人口増至16亿时,人均水资源将降到1760 m3。按照国际上一般承认的标准,人均平均水资源量少于1700的为用水紧张国家。因此,我国未来的水资源形势是严峻的。
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极不均衡,江河水中泥沙含量高,气候条件对我国水资源的影响表现为北旱南涝。我国水资源面临的问题主要包括:防洪安全仍缺乏保障;水资源紧缺与用水严重浪费并存;水资源过渡开发造成生态环境资源的破坏严重;水质污染发展迅速,已到极为严重的程度。
(二)影响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的伦理因素
1.缺少水资源的生态伦理教育
目前,我们是以最脆弱、严峻的生态环境,供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人口,因此,我们应以积极、认真、负责的态度参与保护地球生态环境,追求全人类可持续发展。但是,长期以来,学校的环境教育过于注重环境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相应的伦理价值观与技能的培养,在培养未来公民正确的环境伦理观和社会责任感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方面显得薄弱。因此,伦理观教育的缺失,为我国的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埋下隐患。
2.相关伦理道德规范的缺失
伦理道德是社会意识形态之一,是调整人和人之间及个人和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今天,当人类面临水资源危机的时候,在人们重新审视人和自然关系的时候,开始认识到人在改造自然的同时,还必须承担人对自然进行保持的道德义务和道德责任。然而,在如何扩展道德功能的领域,把传统道德调整人和人之间关系扩展到调整人和人以及人和自然关系,重视道德保护环境、保护自然的功能,建立起相关的伦理道德规范,还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伦理规范的缺失不可避免的成为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的挚肘。
四、中国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的伦理途径
水资源是一个各种因素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系统,水资源可持续发展取决于整个自然环境的好转。在生态环境遭到极大破坏和自然资源日益减少的今天,要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除了依靠法律、法规的制定和严格执行外,加强生态道德教育也非常紧迫和重要。
(一)加强生态道德教育
环境问题是人们在错误的价值取向支配下,采取不明智的社会经济行为引起的。实行这种行为的价值取向选择的机制恰恰是品德这种心理结构的机能,而品德结构的构建是行为规范的接受过程,因此,人类要十分重视生态道德的教育和培养。
加强生态道德教育,其目的就是唤起人类对自然的“道德良知”和“生态的良知”,使人们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明确人类既有改造自然、利用自然资源的权利,又有保护自然资源的责任和义务。
(二)倡导生态道德规范
1.热爱自然以及与自然和谐发展。自然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热爱自然就是热爱人类生存的家园。保护自然就是保护人类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热爱自然以及与自然和谐发展,不仅是生态道德的基本要求。而且是每个公民应该具备的基本道德素质。
2.爱惜动植物,保护生态平衡。现代生态科学表明,保护地球现有动植物群落的完整、稳定,是保持地球上的基本生态过程和生命维持能力,保证物种遗传资源的多样性,维护包括全人类在内的整个地球生态系统平衡的重要条件。人类只有保证地球上的其他生物生存和发展,人才能在地球上生存和发展。
3.发展科学技术,保护自然资源。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不仅可使尚未开发利用的自然资源变为有益于人类的资源,而且还能综合利用原有资源和开发过去无法开发的资源。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可促进环境资源的保护,可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减少资源的浪费,降低污染的程度。
4.开发资源与保护环境相结合。地球上可供人类开发利用的自然资源是有一定限度的,自然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也是有限度的。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绝不能采取实用主义的态度和急功近利的做法,否则,必然遭受自然界的报复。由此可见,我们必须合理开发自然资源,开发利用自然资源要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前提。
(三)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生态道德观
我国是发展中国家,面临着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的双重任务,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必然选择。1992年8月,我国政府提出了环境与发展的十大对策。1994年3月,我国政府批准颁布了《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从人口、环境发展的具体国情出发,提出了中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总体战略、决策和行动方案。1996年3月召开的全国人大八次会议,把可持续发展确定为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1997年召开的中共十五大,又把可持续发展确定为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一项基本国策。
可持续发展观,其核心是要充分认识和妥善处理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之间的关系,使之相互平衡,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观,就是把人与自然看作是同一个发展系统,不仅应重视人类的生存价值,也应重视自然环境对人类的支撑与服务价值。它要求人们在生产过程中,既要重视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又要保证环境和资源获得相应发展。人类要正确处理人、环境、资源之间的相互关系,保证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可持续发展观还强调利益分配的公平原则,正确处理当前与长远、今人与后人的关系,实现机会、利益均等。自然资源是人类共同的财富,不仅属于当代人,也属于子孙后代。我们决不能为了自己眼前的利益,把资源消耗殆尽。
总之,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既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要求。水资源是有限的,人类应该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加强生态道德教育,保护自然环境,合理开发水资源,从而保证人类社会一代又一代的持续发展。
〔参 考 文 献〕
〔1〕陈家琦,王浩,杨小柳.水资源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
〔2〕王南林.可持续发展环境伦理观〔N〕.光明日报,2002-01-22.
〔3〕罗尔斯. 正义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
〔4〕王耀先,陈剑澜.可持续发展环境伦理观〔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7.
〔5〕复旦大学哲学系,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
〔6〕余诛昌.生态伦理学〔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7〕卢风,刘湘溶.现代发展观与环境伦理〔M〕.石家庄:河北大学出版社,2004.
〔8〕统计数字出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网站〔Z〕.
1998.
〔责任编辑:陈玉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