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在新课程下构建生物课堂

2013-04-29 18:41谢剑珍
学周刊·下旬刊 2013年7期
关键词:导学学案新课程

谢剑珍

在学校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中,课堂仍然是目前规模化教育教学的主阵地,课堂教学的实效性直接关系到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优劣,关系到学生潜能的挖掘和一生的发展。在我国教育新课改的大背景下,如何才能提高生物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呢?带着这个疑问,我在生物教学中不断探索前进,通过多年来一线教学的经历,在这里我想与同仁分享一下我对构建生物高效课堂的一些浅薄的观点。

高效课堂是指在有效课堂的基础上完成教学任务和达成教学目标的效率较高、效果较好并且取得教育教学的较高影响力和社会效益的课堂。

《中国教师报》李炳亭先生指出高效课堂应具备以下的特点:

1.三高:高效率、高效益、高效果;2.三量:思维量、信息量、训练量;3.三特点:立体式、快节奏、大容量。

我认为创新生物课堂教学模式,构建生物高效课堂,应该重点落实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根据课堂教学内容和任教班级学生学情,制定导学案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由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变为学生学习的策划者、组织者、促进者、引导者,从而在根本上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导学案就是实现这一转变的最好凭借,也就是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提供了“支架”。

(一)导学案的编写要求

导学案内容的组成:一般为学习目标、重点难点、知识链接、学法指导、导学过程、学習小结(学习反思)、达标检测、布置作业八个环节。下面主要介绍六个环节。

1.学习目标。学习目标是整个导学案的灵魂,具有导向功能、激励功能、调控功能。目标的制定要明确,具有可检测性,使本节内容的当堂检测题能够与之相对应。

2.知识链接。即课前小测:扫清学习新知识的障碍,为新知学习做好铺垫。

3.学法指导。教师在导学过程编写过程中应渗透各种学法指导,或引导学生领会理解,或者提出明确的要求,也可以口头说明。

4.导学过程。导学过程编写是导学案的最核心,要体现导学、导思、导练的功能。

导学案的编写应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编写的过程中主要应注意以下几点。首先,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学习程度制定出适合学生的学习目标,以便于引导学生高效地完成课堂教学任务,并且设置的学习目标要能够适合大部分学生的认知水平,最大程度地激发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热情,学习积极性。其次,导学案的设计应注重将知识问题化,通过将教学中的主要内容转化为一个一个的小问题,激发学生探索问题,研究问题,思考问题的积极性,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锻炼思维能力。教师在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要注重方法的引导与灌输,使学生逐渐掌握正确、高效的思维方法。设计的问题要具有较强的层次性,使问题能够从易到难一步一步地吸引学生思考,又能够使学生不感到问题太难而放弃。最后,在生物教学中,实验的运用是少不了的,因此,导学案中应尽可能地设计一些可以通过简单实验或者生活常识就能验证的问题,不仅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还可以提高学生对生物的学习兴趣。

5.学习小结,即知识结构整理归纳。按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归纳出知识线索,具体的知识点要尽可能留出空由学生来填,引导学生对学习方法进行归纳。

6.达标检测。达标检测题的编写及使用的具体要求:题型要多样,量要适中;紧扣考点,具有针对性和典型性;难度适中,既面向全体,又关注差异。

(二)导学案的使用要求

对学生的要求:

1.根据导学案内容认真进行课本预习。所有学生必须自行解决导学案中基础题部分,生疏或难以解决的问题应做好标记,并做好预习笔记,课堂上与同学交流或向教师质疑。

2.课堂上注意做好纠错记录,以便今后复习,学完一课后,要在导学案的空白处写上学后心得。

对教师的要求:

1.一般不布置另外书面课外作业,认真指导学生使用导学案,在上课前必须抽批部分导学案,以便了解学情,再次进行课前备课。

2.课堂教学时要充分发挥课本范例的示范作用,努力做到以学生为主体:新知识放手让学生主动思考;重点、难点让学生议论;问题让学生思考解答;规律让学生寻找归纳等。

二、构建合作学习小组,共同学习,共同提高

这种教学组织形式就是偏重于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合作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最终达到学生终生自动获取知识的能力,充分体现了新课程的要求。我在课堂教学中是这样进行尝试的:

(一)创设学习小组,共同预习

授课前,教师先将班级学一按前后桌4人结合成一个学习小组,选出小组长,然后下发导学案,让学生边阅读教材边填写。碰到疑难、解决不了的问题,与小组成员讨论共同解决,完成后组员相互评判,查漏补缺。导学案后的基础习题让不生阅读后自主完成,存在的问题在小组内相互讨论研究,共同完成,加深对所预习内容的理解。最后,把小组内不能解决的疑问以书面形式提出来,由小组长交给教师,使教师教学更有针对性,提高课堂的时效性。

(二)培养合作能力,面向全体,关注个体

小组教学实施过程中,使教师有机会、有时间走进学生中间,在生生交流的同时,进行师生交流,拉近师生之间的情感距离,达到“亲其师,信其道”的效果。在小组学习过程中,每个学生都有表达、发言的机会,心里会产生一种满足感。同时,组内的学习困难学生和后进生遇到学习困难,也会及时地得到同学教师的帮助,使每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不断进步,避免留下学习的死角,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

(三)通过合作探究,在实践中提升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

小组合作探究方式让学生能够获得类似科学研究的体验和技能,进而培养合作能力和终身学习的愿望及能力。学生在合作小组的探究中,通过与同伴共同努力来确定目标、指定方案、收集资料,并进行分析处理、寻求问题的答案或结论,这一合作过程,既是类似科学研究的体验过程,更是学生之间能力、情感、心理不断调整互补、互动统整的过程。

三、注意课后及时反思,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课后反思主要包括四个方面:

1.反思教学中的失误,查漏补缺再提高。

2.反思教学中的成功,积累丰富经验。

3.反思教学中的机智,提升应变能力。

4.反思学生的见解和问题,强化师生互动环节。

总之,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有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本着一切以学生为中心、以快乐为根本,认真遵循贯彻生物新课程理念,才能构建生物高效课堂,获得最佳的教育教学效果。

【责编 张景贤】

猜你喜欢
导学学案新课程
2021聚焦新课程 专注新高考 欢迎订阅全新《新高考》
三角函数考点导学
“概率”导学
乡愁导学案
函数知识快乐导学
“阉割课堂”,本不是“学案导学”的错
“比例尺(一)”导学案
发挥自制教具在初中数学新课程实施中的作用
我区初中化学新课程实施中典型问题的思考
导学案不能沦落为“习题单”:以“中位数和众数”的导学案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