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兆兵
随着时代的发展,竞争日趋激烈,交流、合作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对丰富信息的阅读和处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语文能力的重要性更见凸显。但相反的是,学生的语文能力却日见薄弱,一看什么都懂,一考许多窟窿,这在中职生身上更是明显。我揣测,学生对语文不重视,一方面,可能是现代传媒发达,他们从小就从诸多渠道接受语文熏陶,知识面广,懂的东西多了,好像什么都懂了,就不愿再深究,广而不深,比较肤浅;另一方面,语文知识因为常用,“迫在眉头常不见”,感觉没有学的必要,或者不学也没感觉到日常交流的困难,对那些明显感到困难的数理化学科却倒非常重视。
面对中职生语文基础和习惯都处于劣势的情况,如果提高语文的教学效果呢?我以为,根本还得从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入手。
一、自由选择方法
现在使用的教材,没有学习方法的介绍,但以前使用的苏教版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审定语文教材非常重视学生学习方法的培养,四册教材分别有八个学习方法的知识专题,比如查辞书、列提纲、制卡片、编文摘、绘图表、加圈点、作批注、写心得等。这些学习方法,我认为对学生非常有好处,于是在学生刚进学校时,或者第一册开始教学之前,把以前旧版教材的这些学习方法提供给学生,让学生有所了解并选择。
中职生从初中毕业后,有了一定的学习习惯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在初中应该不同程度地接触过这些方法,在中职学习过程中,主要是对这些学习方法做系统的了解,强化性地掌握。从这个意义上讲,提前让学生接触旧版四册教材上的八种学习方法,在新教材的学习中有效渗透,让学生自由选择,对某一种或几种方法有所侧重,是完全可行的。之后再随着新版教材的教学进度和文体特点,分册重点强化、提高。这种提前接触、分册强化的教学方式,能让学生一开始就有目标、有追求,而不是盲目,没有重点。
二、坚持一日常规
提供方法让学生接触、了解后,把对这些方法的自由选择、运用纳入语文教学的一日常规的要求之中,就是要求学生在每天的语文学习中,自由地尝试、选择运用。通过每天的学习,让学生频繁接触、试用这些方法,自由感受各种学习方法的优点,独立去摸索、领悟、细化,甚至可以根据自己的习惯、特点来调整、创新。
中职生的语文学习也是围绕字词句篇展开的,与普通高中稍加不同的,就是要结合中职生的培养需要突出语文的实用性。我要求学生每天争取从字词句方面积累,个数不限,也许今天只有字词,没有句子,也许明天只有句子,没有字词,不做硬性规定,只要每天有相关的积累就行。很明显,学生在字词的积累中,就要用到查辞书、制卡片的方法。为便于积累,不容易丢失,我建议学生把笔记本的某部分纸张设计成卡片的样式,专门收集。将教材或课外阅读中碰到的好句子摘抄下来,用彩笔加圈点,或者作批注,或者简洁地写写阅读心得,这也是鉴赏能力的自由训练。
每天坚持,自然容易博观约取、厚积薄发。在知识的增进中掌握方法,在方法的运用中提高效率,互相促进,学生感受到了方法的好处,对语文的学习也就有了信心、有了目标,也就有了更高的追求。
三、课文分析实践
如果说前面是由学生对学习方法自己摸索扑腾的话,那么这里的课文分析实践,就是发挥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带领学生对方法中的某一种或几种做精细化的感悟。教师通过将学习方法用于新版教材的示范分析,引导学生剖析课文,走入文章的意境,走进作者的心灵,学会灵活地运用方法,高效地理解篇章,提高阅读鉴赏能力。
如《赤壁战》《赤壁赋》《长亭送别》等文言文的教学,在疏通词句时,对生难字词、重点句式等,自然少不了加圈点、作批注的方法;阶段学习完成后,最好再投影、示范,通过制卡片来对活用、通假、一词多义、古今异义等知识进行整理、总结;当然,掌握这些知识的规律,也可以通过写心得的方式来加深理解。分析文章的写作特色、思想内容,就需要对它们进行层次结构的梳理,列提纲,沟通文章的前后关联,然后才能深入发掘。
现代文的知识点没有文言文那么多、那么密集,实践分析时主要运用列提纲、作批注、写心得等方法。如教学《故都的秋》《富春江上》等,对那些不着痕迹地隐藏着感情的文辞要重点分析鉴赏,作批注。当然,教无定法,学无定法。课文实践分析时也不求面面俱到,全员上场,具体的课文侧重点各有不同。
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中职生也许在中考时分数较低,处于劣势,但其实他们的头脑反应比较快,有胆量,易交流,只是在学习习惯上相比普通高中生差了些而已,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弥补其学习习惯上的不足,应该是中职教学面临的主要问题。
(责任编辑 陈剑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