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宇琳
在教学中通过分析、总结,我发现学习困难的学生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思想上有惰性,这类学生表现为缺乏学习兴趣,求知欲望低,上课听讲容易走神,课后抄袭他人作业。(2)缺乏学习技能,这类学生表现为上课听讲虽然很认真,但抓不住教师讲课的要领,知识不系统,考前死记硬背,一旦考试中遇到的试题和自己记忆的例题有变化,便不知所措。(3)学习态度消极,这类学生往往由于长期遭受学习上的挫折而导致对个人的学习能力产生怀疑,失去信心。主要表现为上课回答不出教师的提问也毫不在乎,课后完不成作业或完成作业的质量不高也无动于衷。(4)认知上的缺陷,这类学生表现为对某一类型的练习题总是答不准确或不规范,因而导致学习情绪急躁,进而转化为苦恼,直至发展为见到某一类型的练习题或考试题,便感到恐惧。对后进生这四个方面的表现进行深层分析,在诸多因素中,心理障碍是其学习困难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要促进后进生的转化,就要端正他们消极的学习态度,为他们提供和创造能够取得成功的机会,使他们通过体验成功的喜悦进而激发兴趣,树立积极的自我信念。下面结合这几年的教学实践就如何转化后进生,端正他们消极的学习态度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融洽师生关系,营造愉快的氛围
在学校生活中,学习认真但成绩总上不去的后进生有害怕教师歧视的心理负担,而那些捣蛋违纪的后进生平时受到的批评特别多,教师认为他们难以雕琢,学生则认为教师是“老虎”,教师与学生之间建立的不是一种正常的人际关系,而是各自封闭。这样长期下去,必然使后进生对学习失去信心,对学习抱着消极态度。为此,教师在和学生接触中,要把后进生当做朋友,一视同仁。在课间、课外活动中,经常深入他们中间,通过周记、作文和他们倾心交谈,主动解决他们在生活、学习上的困难,激活其闪光点,创设条件让他们品尝成功的喜悦,树立他们的信心,扶持他们更好地学习。
二、诱导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习兴趣
观察我身边的后进生,他们成绩差并不等于智力差,有的反而智商较高,他们不乏好奇心和求知欲。对那些上课好玩、不专心的后进生,要善于发现、诱导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并把这些转化为他们的学习兴趣,这样就能端正消极的学习态度。可以在语文教学中采取这些教学手段:把课文内容融入娓娓动听的故事里;提出引人入胜的问题;补充有吸引力的材料;开展竞赛等游戏活动。如在教学《鸿门宴》这篇文言文时,干巴巴地讲解、做练习对于后进生来说更是难以学进去。针对这一情况,我就安排了几个后进生扮演项羽、樊刽、刘邦、张良等人物,让学生根据译注说对白,教师在一旁指导,及时纠正一些错误的对白和动作。对这种教学方式,后进生的兴致很高,这堂课的效果也很好,学生在扮演中理解了“瞋目”(瞪眼)、“跽”(跪直身子)、“翼蔽”(像鸟一样用翅膀遮蔽)等生僻的字词。在不知不觉中,这些后进生在语文学习中表现出更积极的学习态度。
三、创设成功的情境,及时鼓励表扬后进生
教师应保护后进生的学习积极性,对他们施行一些特殊的“优惠政策”。如写作文,允许后进生选择自己喜欢的题目,在时间上也不必限其当堂交卷。如在训练以“诚信”为话题的作文时,其中一个基础薄弱的班级仅有一个学生交上作文,而且文不对题,我及时对此文题作了指导,并找出其他班级的优秀范文读给他们听。然后找了另一些文题“你想交一个什么样的朋友”、“你最爱看的一本书”让学生训练,难度降低了,这才使得全班学生都顺利地进行了作文训练。在批改作文时,及时发现并表扬后进生进步的地方,为他们创设“特殊的成功情境”,他们便自觉地融入教学活动中来。
四、通过具体实事,认识重要性,形成责任感
当一个人清晰地意识到要达到的目标,并以此来推动学习时,这种学习需要和目的就会成为一种强有力的动机。很多后进生认为学习无所谓,不过是老师、家长强制完成的任务而已,它与未来生活并无多大联系。对此,教师过多的说教,反而增加他们的厌恶,应该让他们通过具体实事认识到学习是个人生活的需要,是走向未来的需要,使之形成稳定的学习责任感。我班有一名女生,高一时表现很差,学习态度浮躁,不认真听课,常不交作业。我就有意识地安排她和另外几个后进生参与阅卷登分,并让她在一旁做记录,然后向全班汇报。虽然她的文字水平不高,但意识到这是特殊使命,因而在记录、整理到汇报的整个过程中都极为认真。高二时我又让她做了语文科代表,发挥她的朗读特长,慢慢地,她的学习态度有了很大的改善。通过这样的活动,这些后进生便不知不觉地认识到学习对个人、对社会的重要性,从而形成稳定的学习责任感。
转化后进生是一个艰难、反复的过程,教师要毫不气馁,抓住有利的教育契机,不断地探索,寻找行之有效的方法。青少年的思想远没有定型,可塑性还很强,落后只是暂时的。作为教育者,我们要掌握他们的心理特点和形成原因,采取科学的、切合实际的教育方法,为他们的心灵成长开辟出一块绿草地。
(责任编辑 陈剑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