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静林
习惯,是一种长期养成的比较巩固的机械地完成的自动化了的行为或动作的特殊倾向。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这是完成阅读目标的根本保证。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就要引导学生从最根本、最普通的事情做起,严格按照良好阅读习惯的要求,循序渐进,不放松任何细节,从而使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阅读——积累——应用——阅读,这是一条循环链,阅读、积累是吸收、消化,应用于实际是把知识转化为能力,在应用中会发现缺陷,于是又在阅读中吸收营养,知识和能力逐渐增强和提高。具体地说,有如下诸方面的内容:
(一)根据材料选择阅读方式
知识海洋展现于我们眼前,若想每一本书也不放过,步步为营,就会葬身于汪洋大海;若对每一本书只想跑马观花,也可能一无所获。所以必须根据不同的材料选择不同的阅读方式。
1、朗读与默读
朗读也叫诵读,这是一个将无声的文字转化为有声的言语的过程,它把“目视”与“口读”结合起来,声情并茂,有利于理解、体验和记忆,便于培养语感。
默读是不出声的目视,文字符号通过视觉直映大脑,为大脑提供思维材料。默读的视觉度大,阅读速度快,可以重复看、反复看,有助于理解,便于思考。
2、粗读与精读
(1) 粗读
“浏览”和“略读”都是粗略地大致地读。
浏览是侧重从阅读材料中查找所需要的内容或关键信息即拿到一本书后,先大略地翻一遍。比如先看一下书的序、跋、目录、图表、照片等,以求对全书有一个初步印象,把握全书的梗概,又可确定精读、略读的内容。浏览的方法有两种:一是“扫描式”,即一目十行地读,迅速了解全书的内容;二是“跳跃式”,即把书中无关紧要的引文、图表、推理过程等整页整页地翻过去,抓住书的筋骨脉络,重点掌握各个段落的观点。
略读是侧重于主要内容的了解和把握,是粗知文本大意。它们的优势在于快速捕捉信息,在于发挥自觉思维的作用。对于有些名著大略地读一下,了解大意即可。略读对增大阅读量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叶圣陶先生曾说:“如果只注重精读,而忽略略读,功夫只作了一半。”
(2)精读
精读是针对当确定了重要的信息后,对精词、妙句、好段的揣摩、鉴赏。在读中触发思考,产生自己的见解,才能转化为自己的知识,这才是活的知识,有用的知识。对于重要的、自己喜欢的文章,要逐字逐句研读,掌握要点,吸取精华,要培养学生边阅读边思考的习惯,以求对内容的透彻理解与把握。
粗读课文,往往只能了解文章大意,寻找到一些浅显易懂的问题答案。但要真正消化文章内容,撷取精髓,还得靠认真精读。只有把精读与略读相结合,才能撷取丰硕的果实。
(二)利用工具书、参考书辅助阅读
在阅读过程中,可以指导学生利用工具书和参考书辅助阅读。除了利用字典、词典等工具书学习生字、新词外,还可利用《中国人名大辞典》、《中学生文库》等参考书,了解所读书籍的作者的生平、时代背景等。例如读老舍的《骆驼祥子》,就可借助《中国现代作家辞典》,了解老舍的生平。
(三)在阅读中思考、质疑
1、在阅读中思考
阅读思考就从提问开始,教师选择一些有价值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快速略读课文,既有目的性,又节约了时间。阅读中的思考,既发挥了个人主体性,又能激发学生寻求答案的成就感。在交流时,还可以最大限度的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和交际能力,学会能言善听。“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思维都是从思考问题开始的。
2、在阅读中质疑
(1)质疑题目。题目是整篇文章的眼睛,透过它,可以发现文章概要、写作主旨。
(2)质疑句子。理解句子是理解课文的基础,应重视培养学生理解句子的能力。
①中心句。质疑中心句,有助于我们理解文章(或段落)的重点,准确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
②“矛盾”句。有些句子,与我们的情感体验或生活体验相悖,表面看似有悖常理,自相矛盾,实则别具一格,蕴含着深的意义。只有从悖理处质疑,才能消除疑团,体会出此类句子的独特作用。
③反复句。有些课后题要求认真体会某些句子的含义,质疑这类句子有助于加深理解课文,培养我们深入思考问题、挖掘语句和文章深意的能力与习惯。
④过渡句。质疑过渡句可以了解作者的写作思路,分清文章层次,便于归纳上下段(或层)的段(或层)意。质疑过渡句的方法是:过渡句中哪部分承上?哪部分启下?两部分各为何意?
(3)质疑课后提问。有些课后题要求认真体会某些句子的含义,质疑这类句子有助于加深理解课文,培养我们深入思考问题、挖掘语句和文章深意的能力与习惯。
(四)做读书笔记
读讲究眼到、手到、口到、心到。“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读书笔记可以加深对读物的理解,增强记忆,能促使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同时引导学生经常翻阅,以便巩固记忆,加深理解。读书笔记的方式多种多样,如圈点批注、摘抄、剪贴、做卡片等。
1、圈点批注
画出重点的词语、句子并发表自己对人、事的看法、观点,阐释理由。这样可以提高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训练逻辑思维能力。
2、摘抄、剪贴
收集名句箴言、段落、精彩文章,让学生养成自我吸收、自我积累的习惯。名句箴言、段落用摘抄;整篇文章而言,摘抄费时,文章又确有保存价值,用剪贴。
3、做卡片
主要记录经典的语段,收藏价值大的史实、事件等。收藏资料可按类别整理以便于归类整理、管理、使用。
(五)心得交流
让学生交流读书的内容,畅谈读书的体会。在交流中,尽量营造出宽松的、自由的氛围,创造出一种“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氛围。学生在交流中不仅加强了对作品的理解,而且思维也得到了发展,语言也得到了演练。
语文学习很大程度上要靠积淀、感悟、熏陶,读得多了,习惯也就养成了。只有读得多了,积累多了,语文阅读水平才会提高,人的素质也才会得到升华。带着吹糠见米、立竿见影的想法来估价阅读效果是行不通的。因些,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是十分必要的。我们要使阅读成为学生文化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内容,成为终身学习的手段和人生成长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