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阳光体育开展至今已经五个多年头,审视阜阳市中小学篮球教学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我们也看到存在的一些问题。本文对阜阳市中小学篮球课的教学进行反思,让我们的学校体育能够更好的贯彻阳光体育的理念,让学生在体育课的教学中体会到体育运动的快乐,从而建立终身体育的意识。
【关键词】阳光体育;阜阳中小学;篮球教学
为切实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下发了《关于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决定》,并从2007年开始,结合《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全面实施,在全国各级各类学校中广泛、深入地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阳光体育运动的目标是“达标争优,强健体魄”。篮球课作为学生了解和掌握运动项目的重要载体,其教学水平直接决定了学生对该项运动的兴趣,对中小学生运动兴趣的培养,养成终身体育的意识具有重要的影响。
1、阳光体育背景下阜阳市中小学体育教学的现状
1.1 教师对阳光体育开展的理解。据调查,99%的阜阳市中小学篮球教师对国家开展阳光体育体育运动有所了解,95%的教师对开展该运动的原因也都知晓,但是对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目标是什么以及开展的理念是什么很少了解,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学校及教师对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重视程度不够,没有将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落到实处。
1.2 学生锻炼时间问题。在中考、高考指挥棒的压力下,学生必然成为中考、高考制度的牺牲品,根本无暇顾及“身外之物”的体育锻炼。据调查显示,“大部分的学生表示体育课上学生不会专心于篮球的学习,课余时间更不会去练习篮球。周末及假期时间,很大部分的中小学生很去多参加各种形式的奥数班、理化班、考级班,而且往往是至少上两个班,导致他们根本就没时间进行体育锻炼。
1.3 教学理念问题。现在的体育教师大部分都是专业体育院校毕业的,都受到过专业的体育教学能力培训,但是在高校的教学主要是针对大学生的,大学生在身体素质、心理和思想方面都和中小学生有很大的区别。这样,我们的体育老师在教学中,就会脱离学生的实际,教学理念高校化这是当前中小学体育中存在的主用的问题之一。
1.4 教学方式与器材问题。篮球运动与其他运动相比较的一个特点就是竞技篮球的器材并不适合中小学生,中小学生力量小,爆发力弱,使用竞技篮球器材,容易造成技术变形、成功感不足。符合学生身心特点的器材同样影响着学生对篮球的热情。
表1 阜阳市14所小学和10所中学的篮球场和篮球数量
表1显示:在器材方面,有8.4%学校有50个以上的篮球,同样,这些学校也是篮球传统学校。79.1%的学校有不到20个篮球,而且,据调查发现,这些篮球器材磨损、掉皮、干瘪情况很严重,有些就根本不能使用。场地方面,有3个以上篮球场的仅有两所学校,大部分只有2个场地。
1.5 比赛的趣味性问题。比赛是每一个篮球初学者所盼望的。经常或者定期举行比赛能够充分的激发学校学习的积极性,对学生篮球兴趣的培养具有重要的作用。
表2学校举办和参加比赛情况N=24
从表2可以看出,没有一所学校定期举行篮球比赛。只有8.3%的学校经常参加校外,这些学校都是篮球传统学校,其他很多学校都很少参加比赛或没有参加。
2、阳光体育理念导向下阜阳市中小学篮球教学的思考
体育兴趣是体育行为的基础,学生一旦产生了强烈的兴趣,他就会对体育活动乐此不疲,教师应该在阳光体育理念为指导,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
2.1 采用多制式篮球的课堂教学。中小学体育课使用的器材设施应该符合中小学生自身的生理和心理特征,我们可以在篮球教学中引进多制式篮球。包括有小篮球、娱乐篮球、三人制篮球等。多制式篮球降低了篮球的技巧性,能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到其中来,在学生中间普及了篮球运动知识。
2.2 安排趣味性的练习方式。由于篮球课的教学大多数在室外进行的,且篮球的技术不宜掌握,学习难度较大,单调、枯燥的练习很容让学生的注意力分撒和产生厌倦的情绪。在篮球的教学练习中,应该强化技术练习方式的趣味性。练习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怎样选择适合中小学生特点的趣味性练习方式,需要符合以下几个原则。
2.2.1 淡化竞技性原则。阳光体育的基本理念是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而竞技运动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赢得比赛的胜利,有时候不惜牺牲运动的健康为代价。所以在中小学体育课中一定要淡化篮球运动的竞技性,以激发学生兴趣为主,选择适合学生实际的练习方式。
2.2.2少量与多次原则。由于中小学生的注意力和耐心较差,所以在安排一项练习的时候,不能连续练习太久,这样学生很容易产生懈怠情绪,不利于学习的效果。最好就是在安排练习时,把不同的技术穿插起来,少量、多次。这样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效果。
2.3 比赛法教学思路。由于多制式篮球降低了初学者进行篮球比赛的门槛,我们可以在教学中以比赛为中心,以比赛带动练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动性。通过比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这个时候再进行基本技术的教学,学生的学习热情也会很高,学习效果就会事半功倍。
3、小结
基于阳光体育背景下对阜阳市中小学体育教学的现状调查存在的问题,分析认为应在阜阳市中小学篮球教学采用多制式篮球的课堂教学、安排趣味性的练习方式等方法,促进其发展。体育教师应该深刻理解阳光体育的理念,扎实工作,刻苦创新,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在教学实践中勤思考,多总结,找出更多更好的培养学生阳光体育思想,养成终身体育习惯。
【参考文献】
[1]杨小帆,史兵,胡柏平.“阳光体育运动”推进不力的原因及解决对策[J].体育学刊,2011(3):95-97.
[2]冯欣欣,王晓春,荆俊昌,等.论阳光体育运动政策系统存在的问题及其完善[J].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010(2):52-55.
[3]杜世全,盛治进.安徽高校“阳光体育运动”开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0(11):98-100.
[4]孙明利.阳光体育长效机制的构建及保障[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2):154-155.
作者简介:孙伟(1983.11—),男,安徽阜阳人,中学二级教师,主要从事中学体育教学研究。